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四、浮力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四、浮力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07 12:2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
第四节
浮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
(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3)会用弹簧称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4)通过探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并会用来解决简单的浮力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实验操作、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重视实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
 会用弹簧称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2.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
3.计算压强公式?计算液体压强公式?
二、引入课题:
课件引入书中图片,并提问这些物体为何会浮在液体表面?不会游泳的人掉到河里将会怎样?启发学生思考,液体或气体中有一种向上的力的存在。
但如果抱着救生圈就不会下沉。船、木块会浮在水面上;而潜水艇却可以浮在水面也可以沉入水中;等等的这些现象都与浮力有关,那么什么是浮力?浮力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有的物体沉下水底,却有的浮上水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浮力的知识。
三、进行新课: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在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
(2)演示实验:把圆柱体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问:下沉的圆柱体受浮力作用吗?
实验完毕,组织讨论,教师总结。
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是怎样的?说出圆柱体在空气中重多少牛。
小结:圆柱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就是圆柱体所受的重力。
  ②挂在弹簧秤上的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的读数是多少牛?此时,浸没在水中的静止圆柱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多少?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两次弹簧秤的读数之差说明了什么?
  小结:圆柱体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拉力,施力物体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石块静止不动说明:圆柱体受到的重力=圆柱体受到的拉力+圆柱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于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时弹簧秤的读数。所以圆柱体受到的重力=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浮力。弹簧秤两次读数的差就是浸没在水中的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浮力=圆柱体重-圆柱体在水中秤的读数(也可叫做圆柱体在水中时的视重)。以上实验,说明浸入水中的圆柱体也受到浮力。
2.
阿基米德原理验证:用小桶吊水,装满水的水桶在水中会下沉。比较水桶露出水面前、后,手用力的大小。说明了什么?活动:9.8
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大小
教师提供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盛有水的烧杯、细线、橡皮筋等。讨论:怎样用实验来验证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哪一种最合理?最可信?(用手来感觉、用橡皮筋来拉、用弹簧测力计来准确地测量等)
分组实验:验证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注意观察现象并思考,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提问:当铁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什么会变小?减小的数值有什么意义?(就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活动:9.9
浮力的大小
教师提供弹簧测力计、盛有水的烧杯、细线、小塑料袋等。
分组实验:利用上面的方法,测量出装满水(袋内无空气)的塑料袋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分析:装满水的塑料袋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零,说明什么?装水塑料袋浸没在水中时排开的水多少与装在塑料袋里的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推导:F浮=G排液=m排液g=ρ液?V排液g
说明: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浮力的大小跟物体运动状态、在液体中的深度等无关。
四、课堂小结:
1.什么叫浮力?其中“浸在”的含义是什么?浮力的方向怎样?浮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2.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公式。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测量或计算浮力的方法?
板书设计:
第四节:浮力
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的大小:
(1)称重法:
F浮=G-G’;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F浮
=G排液。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去参与课堂,积极的去思考去猜想,且在我所教班级中我不断强化小组学习模式,在学习上互帮互助,相互监督,彼此为师,增强集体荣誉感和求知欲达到齐头并进,共同提高。而在课堂引入上,我也放弃了课本上给的那种机械的引入,用气球、水果等器材通过小游戏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在猜想环节也要解放学生的思想,敢于让学生去猜去想,而老师在本节课上所担负的角色不是演员,而是导演。把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完成每个环节的探究。存在的问题是:这种开放式教学势必在时间控制上比较困难,课堂驾驭能力我还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