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找空气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在不同地点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东西。
2.通过做将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3.通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教学重点】
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相关视频。
学生材料:塑料袋42个;牛皮纸袋1个;棒棒糖
1个;安全图钉、水槽、抹布;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把空气装进袋子里
1.小朋友们,瞧谭老师给你们带了一个神秘的袋子,这袋子里装着谭老师带给你们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礼物是什么啊?
2.好,现在我请一位小盆友上来伸手进去摸一摸,看看是什么礼物
3.你摸到了吗?
预设:没有。
4.那怎么办呢?摸不到的话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礼物吗?
(预设:用眼睛看)
5.你看到礼物了吗?(学生没有看到)那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礼物是什么呢?
预设:是空气
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空气(板贴:找空气)
6.(装空气)老师这里有一个空袋子,你有办法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找出来装进去吗?
预设:挥动袋子抓住。
7.方法知道了,你能找到空气吗?注意时间只有一分钟。大家可要抓紧哦!开始!
8.你找到空气了吗?把你的袋子举起来,人人找到了空气,真棒。好,把袋子放桌上。
你在哪里找到了空气?还有哪里有空气呢?(预设:校园、课桌里等)
9.看来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板贴:我们周围有空气。)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用塑料袋把它找出来了。
二、用多种感官感受空气的存在
1.如果我们现在把袋子里的空气慢慢放出来,你有办法让小伙伴感受到它的存在吗?
现在请你们将袋口对准同桌的脸,然后松开袋口,同桌说说你的感受。
有什么感受?(有风)有风就是里面的空气在跑出来。还有别的方法感受空气吗?(板贴:感受到)
2.(出示装有空气的袋子)如果给你一盆水,你有办法让我们看到空气跑出来吗?你准备怎么做?
预设:把袋口浸入水里,慢慢松开,可以冒出气泡。
谁想来试试吗?
学生活动。
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什么?
预设:(有小气泡冒出来)是呀,空气从袋子里面跑出来了。
3.你们真是太棒了,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小朋友们想到了好多方法让我们“看见”“听见”“感觉到”空气。老师给你们点赞!
三、空气是生命之源
1.小朋友们,在我们身边到处有空气,我们能不能离开空气呢?
2.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感受一下。一手捏紧鼻子,一手捂紧嘴巴,憋气30秒,实在难受你就结束游戏。做完后说说你的感受。(预设:不能呼吸,很难受)
如果憋气一分钟、三分钟会怎么样呢?时间再长一点呢?
小结:是呀,人是不能离开空气的(板贴:人离不开空气。)。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空气,我们在一些特殊的环境里要及时吸气、换气。
3.谭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观看视频注意观察运动员的头和嘴巴,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你看到什么?(游泳时运动员将头露出水面,大口换气)如果不这样做会怎么样?运动的时候也离不开空气。
4.谭老师还请来了两位客人来到我们的课堂,他们是潜水员和宇航员,仔细观察为了保证足够的空气,他们是怎么做的?
下面一起来帮老师看看这两个小朋友的做法对不对呢?为什么?
睡觉时要注意什么?如果要一个人呆在汽车里应该怎么做?
小结:我们不能长时间待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5.小朋友们,这节课你有啥收获啊?
(1)知道哪有空气。
(2)知道找到空气的办法。
(3)知道人离不开空气
是呀,这节课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找到了空气,知道我们身边有空气,又用各种方法感受到了空气,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关于空气,下节课我们还将继续研究。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7.找空气
我们周围有空气:看不见
摸不着
感受到
人离不开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