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下期周练
-----------地理必修3第一章测试2020.5.26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
浙江某棉纺织龙头企业投资2.18亿美元在美国东南沿海南卡罗来纳州开设工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该集团在美国投资建厂的因素是( )
A.
矿产与技术
B.
能源与技术
C.
矿产与交通
D.
土地与劳动力
2.部分纺织产业转出对浙江省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推动企业战略调整 ④加剧环境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
A.
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
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C.
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
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4.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
市场广阔
B.
劳动力价格低
C.
交通运输方便
D.
原材料丰富
5.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
A.
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B.
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
C.
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D.
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2016年1月26日,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授牌仪式在株洲(位于湖南省东部)芦淞区举行。株洲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大力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服饰产业转移,预计5至8年内打造成拥有4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布辅料市场、400家以上品牌服饰企业、10万从业人员的现代化服饰产业智慧园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服饰产业向株洲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东部沿海地区土地租金、劳动力工资等生产成本高
B.
东部沿海地区能源枯竭,满足不了生产需求
C.
株洲服饰产业的科技实力强
D.
株洲接近国际市场
7.东部沿海地区服饰产业向株洲转移将( )
A.
增大株洲的就业压力
B.
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
C.
利于株洲产业结构的调整
D.
促进株洲生态环境的改善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8.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
A.
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
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
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
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我国反映地理知识的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
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
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11.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
①②③
B.
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⑤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以下二题。
12.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①甲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②甲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乙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③甲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④甲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
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
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
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
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
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15.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
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6.我国人们的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最,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关图中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地的辣文化与当地气候多阴湿寒冷有关
B.
b地的醋文化与当地水土中的磷含量多有关
C.
c地的辣文化与当地地处盆地,气候湿热有关
D.
d地的甜文化与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有关
17.我国的民居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有关下图
中四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地门窗很大,坐北朝南
B.
b地开凿窑洞,冬暖夏凉
C.
c地平顶瓦房,通风排水
D.
d地斜顶瓦房,通风排水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据此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8.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19.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
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
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
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20.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性,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
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
三、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21.读“某区域能源调配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电力构成以________电为主,________电为辅。
(2)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优质的晋煤,原因是什么?
(3)2018年1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渤海冰情严重,晋煤外运受阻,导致图示地区电煤供应形势严峻,缺口日益加大。请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22.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2012年10月16日开工,首次引入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建设,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下图为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气东输管线支线经青海进入湖广地区的原因是什么?对青海的发展有何意义?
(2)分析与第一条输气管线相比,第二条输气管线的优点有哪些。
(3)除了从国外进口天然气外,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措施还有哪些?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原理,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办法,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成功地建成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工程。
(4)从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
答案解析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B5C
6A7C8B9D10C11D12B
13B
14D15B16B17C18B19C20D
21【答案】(1)水 火
(2)运输距离短,运费低。
(3)提高节能意识,节约电力消费;做好破冰工作,保障海运畅通;加强电煤陆运;加大西电东送,增加核电发电量。
【解析】第(1)题,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起点为云贵高原,该地区落差大、降水丰富,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也是长江以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以水电为主,兼有火电。第(2)题,越南煤与晋煤相比较,品质不占优势,但其与珠三角地区距离近,运费相对低廉。第(3)题,采取的相关措施如提高节能意识,节约电力消费;做好破冰工作,保障海运畅通;加强电煤陆运;加大西电东送,增加核电发电量等。
22.【答案】(1)原因:青海柴达木盆地为我国主要天然气分布区之一,可以补充气源、增强天然气供给的稳定性。
意义:可促进该地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该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推动该地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广天然气的使用,减少对薪柴的需求,减轻环境压力。
(2)与第一条西气东输管线相比,第二条输气管线气源充足,覆盖华南能源短缺区;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因燃烧煤炭造成的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有利于从供给多元化方面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将促进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拉动相对较为落后的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3)建立能源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力度,增加石油产量;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加快技术革新,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发展乙醇汽油等。
【解析】(1)西气东输管线支线经过我国四大气区中的青海(柴达木盆地),可以补充气源,增强天然气供给的稳定性;并且将该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该地经济发展,同时对基础设施建设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2)
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的优点可从气源地、经过的地形区、接受天然气的地区、对我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意义方面考虑。(3)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应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考虑。
(3)
23.省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