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上苏教版3.2《导体和绝缘体》同步教案2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
电和磁
2.
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内容分析
预期教学效果
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2、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的性能。3、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4、知道人体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5、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难点: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
教时
1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盐水、电笔、学生电源、电学实验盒学生准备:干电池、铁尺、文具盒、铅笔等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研究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三、研究水是否能导电。四、联系生活拓展。
1、出示上节课学生连接的简单电路,如果我们在这些电路中接上一些物体,电路中的小电珠还会亮吗?2、教师出示:铅笔、钢尺、文具盒、橡皮等材料,要求学生进行预测。3、请同学们领取材料进行实验验证。4、组织汇报交流:有些能让小灯泡亮,那就是导体;不能使小电珠亮的是绝缘体。5、教师进一步提问:水是液体能否导电呢?我们该如何预测呢?6、教师提供给每组一杯盐水和一杯自来水请学生分别实验。7、教师演示实验:用学生电源连接自来水,使小灯泡亮起来。8、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是导电的,在检测电路时人们是怎么做的?9、教师示范使用方法,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质疑:电笔中的灯亮了,说明什么呢?10教师给与肯定。11、总结:生活中的物体一般情况下分成导体和绝缘体,可是有些物体当情况改变就改变性质,可能导体不导电,绝缘体导电。望同学们多观察,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2、学生预测:钢尺、文具盒连接上能亮,而橡皮和铅笔不会亮。3、小组进行实验验证。并做好记录。4、学生展示实验记录卡和研究成果。5、学生预测,并设计实验。6、小组实验,盐水导电,而自来水却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7、学生惊讶。8、电笔。9、有电流通过,带点。还说明我们人体也是导体,大地也是导体。而我们不能用手接触前端的金属杆,因为那会触电。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