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教
案(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消化和吸收》是本章的知识核心,也是本章的重点。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教材先简单介绍了消化系统的结构。在这里,教材并没有系统地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自的功能,而是从消化系统的第一站“口腔”开始。首先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实验去了解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个方面,其中重要的是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认识食物消化的全过程做了铺垫。
教学目标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尝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难点】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材料。
2.
学生:(1)查阅关于消化系统的资料。
(2)课前完成分组,由组长负责收集唾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教材中“想一想,议一议”设计的情景。提问:根据画面中一家三口的对话,请同学们说一说母亲说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学生】说出经常这样做不利于消化,肠胃容易患一些慢性病。
【教师】提问:你能试着说出食物为什么要被消化吗?
【学生】尝试回答,分析出食物中的某些营养物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利用。
【教师】这一事实说明我们每天吃的粮食、蔬菜、肉和蛋等食物,必须经消化才能被吸收,消化和吸收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讲授新课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教师】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使用交互动画:消化系统的组成,请同学们思考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学生】进行知识交互的过程中,说出消化系统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教师】使用交互习题:消化系统的组成练习。帮助学生总结消化系统的组成。
【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总结消化系统的组成。
【教师】请学生们快速记忆消化系统的组成,然后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回答各器官名称。
【学生】集中注意力,快速记忆消化系统的组成器官。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食物被消化,第一步需要进入口腔,那么口腔中与进食有关的结构有哪些?它们有哪些作用呢?播放演示动画:口腔——食物消化的第一步。
【学生】观看演示动画,说出口腔中与进食有关的结构及其作用。
【教师】口腔是不是仅起到嚼烂食物的作用呢?下面让我们研究一下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师】提供馒头,请学生仔细咀嚼、品尝。提问:刚开始嚼馒头时,并没有觉得甜,而细细品尝就能尝到甜味,这是为什么?馒头变甜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鼓励学生拓展思维,作出不同的假设。并将学生的假设一一写到黑板上。
【学生】大胆设想馒头变甜的原因。
【教师】多媒体展示实验设计提示,引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探究计划。
【学生】小组围绕所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自行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确定变量,讨论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并完善实验计划。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探究实验的参考方案以及注意事项,并请各小组在等待实验结果时,讨论以下问题:
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取唾液前为什么要用凉开水漱口?
为什么馒头咀嚼时会感觉有些甜味?
【学生】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讨论教师预留的思考题。
【教师】播放视频:食物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mp4。组织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询问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一致的小组有哪些?组织学生分析原因,对学生探究得出的结论作出合理评价。
【学生】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通过视频中展示的试管中发生的颜色变化以及填写的实验报告单,并进行解释。同时回答讨论的结果。
三、随堂练习
建议使用:【同步练习】《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doc。
四、小结
【教师】课堂小结,多媒体课件展示。
2
/
3《消化和吸收》教
案(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人体生理部分,内容抽象。这部分教材主要通过“教材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一结论,并了解营养物质随血液被运输到全身各处。教学中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创设让学生体验、探究的机会,利用实验、多媒体及视频等手段,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达到面向全体、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的目的。
教学目标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分析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准备好观察鸡小肠结构实验的所需材料。
2.
学生:完成课前的相关预习任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的探究可以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也就是说,淀粉是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消化的。那么到底什么叫做消化?哪些物质需要被消化呢?
【学生】回忆探究实验。
二、讲授新课
(一)消化的概念和消化液的作用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找出消化的概念以及需要经过消化才能吸收的营养物质。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消化的概念以及要消化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
【教师】研究证明一部分淀粉在口腔中转化成了麦芽糖,麦芽糖是不是最终产物呢?
【学生】进行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给予肯定回答:淀粉的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通过淀粉的消化过程,我们可以把食物的消化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碎、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教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那么蛋白质和脂肪的初始消化部位又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从中寻找答案。
【学生】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说出蛋白质和脂肪的初始消化部位。
【教师】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动画。
(建议播放演示动画:西瓜子冒险记。)
【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观看演示动画,从中捕捉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的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可见,食物的消化是在消化系统中逐步完成的。
(二)探究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教师】提问:食物被消化后营养物质是如何被吸收的?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否相同呢?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资料,比较大肠、小肠的特点有何异同。请你推测,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大肠还是小肠?作出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学生尝试推测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最后达成共识: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部位。
【教师】为了进一步检验我们的推测,下面让我们来分组观察一下鸡小肠的内部结构。
(建议使用:观察鸡小肠的结构——活动卡片。建议播放视频:胃液的功能.mp4。)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快速地完成实验观察。
【教师】现在你对先前的推测还会存在疑惑吗?
【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点评。
【教师】播放视频:观察小肠的结构.mp4,总结小肠易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
三、随堂练习
建议使用:【同步练习】《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doc。
四、小结
【教师】课堂小结,多媒体课件展示。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