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3课 硕果累累
一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种子发芽了》和《茁壮成长》这两课内容之后进行的。黄瓜,是学生常见的瓜果,这就为学生认知背景打下了基础,再指导他们用实验的方法,去和同学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并作记录,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结构的层面。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对黄瓜的果实进行解剖、观察、记录并能用用科学的语言描述;
2、能初步依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进行关于黄瓜果实的探究活动,做好简单的记录。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2、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等;
3、描述植物的一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知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2、乐于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对黄瓜的果实进行解剖、观察、记录并能用用科学的语言描述;
教学难点:能初步依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进行关于黄瓜果实的探究活动,做好简单的记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
问题:植物的花是怎样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呢?(学生举手回答)
2.
小结:在光合作用下,植物雌花里的子房发育成了果实,胚珠发育成了种子。
二、观察、记录果实的生长过程
1、讨论活动:
(1)教师拿出一根成熟的黄瓜出示,同时质疑:它是怎样形成的?
(2)小组讨论:黄瓜果实的形成过程。
(3)小组汇报,教师小结:黄瓜果实的形成过程是先开花再结果后成熟。
2、实验观察活动:
(1)解剖黄瓜,观察黄瓜的内部结构;
(2)学生得出结果(成熟的黄瓜内部有果肉、种子,外面有一层果皮)。
(3)引导学生估算,一个成熟的果实里面有多少粒种子?推算我们种下的一粒种子共长出了多少粒种子?(成熟的黄瓜内部有无数粒种子这一概念的形成应运而生。)
这时,教师顺势问:“这些种子有什么作用?”从而导出“黄瓜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很自然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探究——
三、探究植物生长的主要过程
1、小组讨论,黄瓜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2、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3、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我们知道的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吗?(同时渗透植物适应环境的特性:向水性、向光性、向地性)
4、问题:像黄瓜这样结出果实之后,它的植物体后来会发生什么变化?
6、小结:导出“植物的生命周期”概念。
四、阅读:植物的一生
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一年生植物,什么是多年生植物,还要学会比较常见植物的六大组成部分的异同点。
五、拓展活动:种萝卜
这是一个趣味的制作活动,需要一定的技能,还需要耐心细致的观察。从萝卜的变化中,感悟到、了解到植物的一些特性。
六:阅读:科学自助餐《美丽的猪笼草》
七、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