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宝镜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9个:扶、递、盒、将、钱、拨、抚、摔、砸;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并记忆5个汉字:递、盒、将、拨、抚;听写句子:我在镜子里清楚地看到教师出的考试题,我想这样得到的成绩是假的,我才不要呢!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内容。
3.通过读文能够理解“我”对待宝镜的态度,明白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成绩和财富都应该靠自己的努力获得。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读好重点段落,特别是读好“我”说话时的语气。
2.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我”对待宝镜的态度为什么前后不一。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个拨浪鼓实物。
2.生字卡片。
3.简单媒体:带生字的词语、说话提示、关键句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先板书“镜”,再板书“宝”。镜子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用品,可是加上个“宝”字,就完全不同了。
2.齐读课题。
3.你认为宝镜应该是怎样的?
说明:
本环节板书时先板书“镜”,再板书“宝”,目的是突出一个“宝”字,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提出自读要求,组织学生自读。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自学课文的生字。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宝镜的一件什么事呢?
2.组织交流自学情况。
(1) 认读生词,读准生字字音。
★出示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fǔ dì hé jiānɡ fú
抚摸 递还 盒子 将来 扶起来
bō shuāi zá
拨浪鼓 狠狠地一摔 砸得粉碎
★理解词语。
“拨浪鼓”可以结合实物或简笔画,再结合做动作理解“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抚摸”“递还”“扶起来”“狠狠地一摔”“砸”都可以做动作来理解。
★去拼音,指名读——齐读
★只留下生字,开火车读——齐读
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填空提示:
一位老婆婆下坡时( ),我( ),又( )。于是老婆婆先后要送我两件宝物。一件是( ),我坚决没要。另一件是( ),起先( ),可后来我( )。
说明:
本环节生字的认读是从易到难,由带拼音连词出现,到除去拼音,最后到独立生字。这样的安排是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也是为了照顾一些学有所困难的孩子。当然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
三、理解关键词句,朗读重点语段。
1.读文并完成练说。
(1) 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7——8小节,边读边想:这面宝镜神奇在哪里呢?
(2) 组织交流并出示填空:宝镜可以 ,谁有了它,谁将 。
2.画句子,练习朗读。
(1) 提出读书要求:“我”的态度是怎样的?默读课文9——13小节,找出文中两句句子。
(2) 组织交流,并指导朗读,读出“我”的语气。出示句子:这样的成绩是假的,我才不要呢!我一听,立刻说:“我要,我要!”指名读,并组织学生互评。
3.完成说话练习。看了宝镜后,起先,我想 ,所以我坚决不要。可是后来,听了老婆婆的话,我又想 ,于是我立刻说:“我要,我要!”
4.分角色朗读7——13小节。
5.理解最后一小节。
(1) 出示最后一小节: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
(2) 组织质疑:读了这句话,注意加点的词语,你有什么问题吗?
(3) 相机出示说话练习: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在心里对宝镜说:“ 。”于是把宝镜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 说明:
本环节的朗读指导要突出重点。在指导朗读文中“我”的两句话时可以先让学生自由练习读,给学生一个品读的时间,然后再指名读,同时组织学生互评,教师在此基础上再相机进行点拨:
第一句要读出我的态度的坚决,第二句要读出我的迫不及待。教师不要越俎代庖。另外,文中的后两处说话练习,目的都是引导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难点。如果教学中学生出现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再读文中相关的语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所任教的班级学生们的阅读、表达水平较强,第二处说话提示可以变为问题:为什么开始时“我”坚决不要宝镜,后来却又迫不及待地想要呢?
四、朗读全文,评价总结
1.组织分角色朗读全文。
2.组织评价文中的“我”:你喜欢文中的“我”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尽管老婆婆的两件宝贝神奇无比,可是不劳而获的财富,虚假的成绩是不能要的,成绩和财富的获得都应该付出劳动。
说明:评价文中的“我”要让学生自由评说,但是如果出现和文本的价值取向相背的观点,教师要及时引导、拨正。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巩固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交流生字记忆方法。比较:拨和拔 抚和扶
2.指导书写课后五个生字。
说明:
本课课后共有五个生字要求学生书写,教师可以重点指导三个不同结构的字:递(半包围)、盒(上下)、将(左右),最好能让学生分别当堂练写一个,教师要及时评价、指导。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内容比较浅显,但是篇幅比较长。那么教学中如何做到长文短教,提高课堂效率呢?我主要采取的是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关键的句子,文中看似矛盾之处,设计读的训练、思的训练和说的训练。根据本文的主题和难点,我确定的重点段落为和宝镜有密切关系的7——13小节。教学中我紧紧地抓住这一部分内容设计了语言训练。
首先是说和思的训练,教学中我围绕文中看似矛盾之处,利用说话提示,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一会儿坚决不要宝镜,一会儿又迫不及待地想要宝镜呢?为什么“我”拿起宝镜先是轻轻地抚摸一阵,然后又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在练说中,有些学生开始的确存在困难,只能说出只言片语,于是我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再去读、去思、去表达,这样学生们越说越明白,越说越精彩,既理解了文本的难点,又提高了说的水平。朗读的训练我也没有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先抓住表示“我”对待宝镜态度的两句话,请学生在自读、互评中读出“我”不同的语气、态度的变化。突破朗读上的难点,然后再组织学生回到整体,分角色练读这一部分。虽然教学时,我集中精力围绕重点部分进行语言训练,但是并没有忽视整体。从初读课文的主要内容填空,到分角色朗读全文,再到对文中“我”的评价,都是从整体出发设计的。这样使全课的教学仍然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
总之,我觉得在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上,教师要学会忍痛割爱,要善于抓住重点组织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语言训练落到实处,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练习设计
一、听写句子。(课后)。
二、选字组词。
1.递 第 等( ) 传( )
2.摔 率 ( )领 ( )倒
3.抚 扶 ( )摸 搀( )
4.拨 拔 ( )水 ( )河
三、照样子写词语。
例子:笑呵呵 笑 笑
清清楚楚
四、选词填空。
扶 揭 拾 摔 摇 砸
我看见一位老婆婆( )倒了,忙过去( )她起来。老婆婆拿出一个小盒子送给我,她( )起一块石头放进盒子里,( )开盒盖一看,石头变成了金子。我( )头坚决不要这种不劳而获的东西。老婆婆又拿出一面镜子,镜子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老师出的考卷。我可不要这种假的成绩,但是也不能让它去害别的小朋友,于是我就拿起宝镜把它( )了个粉碎。五、照样子写句子。例子:我不同意。我的头摇得像拨浪鼓。
六、把《宝镜》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听一听。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