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
师生共勉
第8课
百家争鸣
春秋时期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
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一)老子简介
(二)老子有哪些思想主张?
道家
时期、国家——
姓名——
人物评价——
学派的创始人
李耳
春秋后期楚国人
无为而治
1.思想——
2.政治——
一、老子
(三)学说集中在——
《道德经》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看到一个妇人在坟前哭泣。孔子派子路前去问询。子路问道说:“你因为什么事哭的那么伤心?”那个妇人说:“我的公公和我的丈夫以前都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听说后走上前问:“那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P37页材料研读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注释:
①北辰:北极星;
②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③道:治理;
④政:政令;
⑤齐:约束;
⑥免:避免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
积极意义?
结合P42页课后活动1,说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你的学习有哪些指导意义?
小组合作——分析讨论
(一)孔子简介
(二)孔子有哪些思想主张?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时期、国家——
姓名——
人物地位——
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春秋后期鲁国人
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推崇西周的制度
1.核心思想——
2.政治上——
“仁”
家,
家。
儒家
大思想
大教育
(三)孔子有哪些教育成就?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注重德育与文化知识教育
(四)孔子有哪些文化成就?
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
《论语》
1.创办——
2.教学中——
1.整理——
2.思想记录在——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如《春秋》、《诗经》
孔子故居
孔子讲学图
(五)孔子的学说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指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展开激烈的辩论,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百家”
指诸子百家,期中影响最大的是墨、儒、道、法四家学派。
三、百家争鸣(战国时期)
墨子
兼爱、非攻,选贤能、倡节俭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反不义战争
荀子
礼治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
韩非
反空谈仁义、主张以法治国;树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百家争鸣的影响是什么?
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智慧启迪
1.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我们应该结合时代的需要,去创新和发展这些传统文化。
1、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
)
A.“仁”的思想
B.“兼爱”的思想
C.“非攻”的思想
D.“无为”的思想。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行被记录在(
)
A《论语》中
B《诗经》中
C《道德经》中
D《春秋》中
3、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4、秦始皇建立我国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此制度的理论来源是战国时期的(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当堂诊学
课堂小结——梳理结构
生产力发展
社会变革
思想活跃
老子孔子
诸子百家
思想文化发展
引发
出现
促进
让我们拥有“仁”(儒家:孔子)的美德,
抱一颗“兼爱”(墨家:墨翟)之心
,
用发展“辩证”(道家:老子)的眼光,
为维护世界和平,呼吁“非攻”
(
墨家:墨翟)
,
树立“环保”
(儒家:孟子)意识,
为“改革”
(法家:韩非)开放的中国努力学习吧!
早日成为“一子”“一家”
,
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师生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