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为什么这次战争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想一想
这次战争其实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因此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
、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仍难在中国市场倾销
西方列强却认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他们享受的权益太少”。
提出“修约”要求
战争爆发的原因
中国社会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
直接原因(借口)
扩大侵略权益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根本原因
第二次
鸦片战争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
时间:
1856年—1860年
经过:
爆发: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6年10月~1858年6月,攻陷广州,逼近天津,威胁北京。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侵略者:
主犯—英法联军
从犯—俄国、美国
《天津条约》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时间:1860年
国家:英国和法国
过程: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初,对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
1、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占地面积约5200亩,有150余景。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被西方人誉为“万园之园”。
它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开凿湖泊,堆积土山,再点缀些亭台楼榭,形成许多秀丽的景点。
乾隆先后六下江南,每见美景名胜便命人在圆明园中仿造。
在这里人们可以观赏类似庐山飞流直下的瀑布,类似杭州西湖的波光水色,也可以领略神话传说中仙人出没的海岛宫阙。
长春园最北边有一组西式宫殿建筑——西洋楼,是乾隆时期根据西方传教士朗世宁的设计,由中国匠师精心建造的。
西洋风格的大理石和上面雕刻的中国传统图案,显露出中西合璧的风格。
清朝皇帝和皇宫贵族们都很喜欢在圆明园里休养。
类似杭州西湖的波光水色。
能工巧匠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把祖国的锦绣河山集中到一座园林里来。
清人画中的圆明园
谐奇趣
装饰有十二生肖喷泉的海晏堂
文昌阁。三层,楼顶大钟指向6点30分。据推测这张照片可能就是在此阁被毁当天或前一天拍摄的
圆明园规月桥
圆明园琉璃塔。当时唯一一座铜鎏金覆钟锦罐式的琉璃塔,也是圆明园最高的一座塔。
它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宫殿中,而是在圆明三园。
圆明园仅有的一套金编钟中的两枚。
景泰蓝麒麟
漆器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不能搬运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
★圆明园大水法和远瀛观残迹
圆明园遗址
2000年,原属于圆明园“大水法十二生肖铜像”之列的三件动物铜首——铜牛首、铜猴首和铜虎首在香港拍卖,最后以3100多万港币的“天价”被保利集团购回。
圆明园文物回归祖国怀抱
贪婪的士兵
雨果的愤怒
(1)夏宫指的是什么?它在那一次战争中被焚毁?
(2)材料中“两个强盗”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
流落到世界各地的原圆明园珍贵文物(物证)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
大英博物馆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可能毁于战火,没有留存下来,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
看着圆明园原来的辉煌、被焚毁的惨烈和近年来圆明园文物的回归,你有怎样的感想呢?
说一说
落后就要挨打
要避免再次遭受侵略,就要强大起来
中国人民有着高超的智慧与工艺
2.《北京条约》的签订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大幅增加。
想一想:结合地图指出清朝疆域的四至并思考今天我国的疆域有哪些变化?其中鸦片战争前后被沙俄割占的领土有哪些(时间、条约、区域与面积)?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条约名称
地理范围
面
积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西北部
共计
150多万平方千米
平方公里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主凶:英、法
帮凶:美、俄
签订不平等条约
火烧圆明园
签订不平等条约
俄国蚕食中国领土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小结
拓展延伸
总理衙门的设置
1861年,清政府为适应形势的变化,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
1、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似点是(
)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教训清朝使其顺应要求
C.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2、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了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我们的眼里中国人是野蛮的,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的是(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4、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俄国
D
A
C
C
5、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
)
A.
火烧圆明园
B.
占领香港岛
C.
割占台湾
D.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6、清朝时候,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里的“清政府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7、2019年11月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京举行,马首铜像与其它六尊普首铜相聚首北京,在展出后正式归减圆明园,重续断裂的历史记忆与情感链条。下列历史信息与材料中“断裂的历史记忆”无关的是
(
)
A.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林则徐在虎门禁烟
C.北京城首次被列强控制
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8、清朝咸丰帝在批准《天津条约》后就心生反悔,企图用免除进口关税的方式,换取外国公使不进驻北京,而当时清朝关税收入为3000两白银,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4。这说明清政府
(
)
A.开始采取措施反击侵略
B.经济实力十分雄厚
C.国家主权意识严重不足
D.外交政策灵活善变
D
B
C
C
分类比较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继续
战争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
战争性质
?侵略战争
?
?
?
?
扩
?
?
大
战争
过程
侵略国家
?英国
?英、法、美、俄
侵略时间
?1840、6----1842、8
?1856、10---1860、10
侵略范围
主要在长
江以南沿
海地区
从沿海一直到北京
?
战争危害和影响
开放口岸和割地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割香港岛
增开十一口;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俄割占150多万平方公里)
主权破坏
?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
主权进一步丧失,侵略势力
由沿海深入内地
社会性质变化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1、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
2、领袖:洪秀全等
3、过程:1851年,广西金田村,金田起义。(开始标志)→永安建制(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西征北伐(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4、纲领:
①《天朝田亩制度》: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②《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③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两个纲领的主张都不可能实现。
5、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的新情况: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6、评价:①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②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