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05 10:1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罪行及结果?
影响?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谣里所说的“红头军”指的是什么吗?
太平军
金田起义,纵横大江南北,成为清政府10余年挥之不去的噩梦,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与地半封建社会
1851年---1864年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外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直接原因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做过乡村教师。四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1843年,洪秀全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小册子《劝世良言》。在该书的启示下,洪秀全萌发了信仰上帝、追求众生平等的思想。于是,他拆掉家中的孔子牌位,并换成上帝的牌位。他还将基督教称为“拜上帝教”,创立了
“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他劝说同学冯云山和族弟洪玕率先加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在山区贫苦民众中发展了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分子。
2、起义的准备——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材料一: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上帝视之皆赤子。
——《原道救世歌》
材料二: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醒世训》
特点: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为正处在苦难中的
百姓,描绘了一幅人间天国的美好画卷。
洪秀全
(1814年—1864年)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3、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称号
东王
东王
杨秀清
西王
萧朝贵
南王
冯云山
北王
韦昌辉
翼王
石达开
4、初建政权: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建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意义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5、定都天京
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1853年)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建制
围困桂林
全州之战(冯云山牺牲)
长沙之战(萧朝贵牺牲)
攻克武昌
定都天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6.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7、全盛时期:北伐、西征(1853——1856年)
目的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意义
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结果
8、由盛转衰:
天王府妃嫔与女官共2300人,均为洪秀全一人所有,共有88个后妃。
帽子变“高”了
房子变“大”了
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
(天京事变)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洪秀全去探视东王杨秀清的病情时,坐的是64人抬的大轿。
8、天京事变
1)原因:
领导人享乐腐化,争权夺利(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根本原因)
洪、杨矛盾(直接原因)
2)概况:








处死

3)影响: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洪仁玕
《资政新篇》
9、挽救措施:
a.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b.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年轻将领。
未实施
陈玉成
李秀成
浦口、三河两役的胜利,在风雨飘摇中暂时稳定了局势。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书面。
c.提出《资政新篇》(1859)
.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文献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质是消灭私有制
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
符合历史发展方向
1、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2、都脱离实际;
3、未能实施。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探究研讨
内容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1852年创建湘军,1854年始与太平天国军作战,1860年升任两江总督,次年节制苏、皖、赣、浙四省军务,派李鸿章、左宗棠分两路,他居一方指挥,分三路围攻天京,1864年7月陷天京,太平天国亡。后从事洋务运动,举办军事工业。1870年任直隶总督。
10、安庆陷落、进逼上海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
李秀成率军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鸿章率领的淮军和华尔率领的洋枪队的抵抗和反扑。(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镇压太平军的淮军首领——李鸿章
华尔率领的洋枪队
经过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天京陷落。(意义: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了。)
11、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
null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
发展阶段
时间
1851
1852
1853
1864
定都天京
全盛:北伐和西征(1853-1856年)
发展:永安建制
转折:天京变乱
后期防御战1857—1863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性质
为什么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中外反动势力能够勾结起来?
(1)外国列强:鸦片战争后,英法两国不满足既得利益,决定利用中国国内发生太平天国运动之际,强迫清政府修改条约,并以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交换条件。当他们遭清政府拒绝后,便在美、俄两国的帮助下,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之时,清政府遭到太平军沉重打击,使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必须借助“洋人”
。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决定“借师助剿”,有此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雇用美国人华尔组织的“洋枪队”镇压太平军。
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1、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
2、领袖:洪秀全等
3、过程:1851年,广西金田村,金田起义。(开始标志)→永安建制(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西征北伐(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4、纲领:
①《天朝田亩制度》: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②《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③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两个纲领的主张都不可能实现。
5、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的新情况: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6、评价:①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②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材料一
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
材料二
洋枪队是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天国组成的武装。1860年(咸丰十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战略上的失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失败教训: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①主观:
③客观: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②根本:
1.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的领袖是(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华尔
D.洪秀全
2.太平军初步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拥有中国的半壁山?????????????????????
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3.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4.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是


A.
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军事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C
D
B
C
5.“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指中国近代的(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6.《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有历史进步性,主要是指它


A.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B.更加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
C.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发生
D.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7.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1万多拜上帝会会众,蓄发易服,头裹红巾,掀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次运动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标志是(

A.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
B.太平天国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C.太平军在江苏青浦打败华尔洋枪队,但进攻上海时损失惨重
D.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天京事变”
B
D
D
8.马克思说:“推动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9.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农民战争截然不同的是(

A.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
B.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D.带有宗教色彩
10.下列史实都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确的是(

①太平军占领南京
②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③北伐西征
④天京事变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③②④
A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