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考点】选修4 总结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规律性总结 思维导图+知识梳理+过关练+提升练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考点】选修4 总结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规律性总结 思维导图+知识梳理+过关练+提升练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05 14:57:1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规律性总结
【思维导图】
(?http:?/??/?www.21cnjy.com?/??)
【规律总结】
一、正确评价古代历史人物(政治家)
1.方法
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为结合政治家的活动一分为二地评价。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归纳评价:
(1)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2)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3)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4)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5)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2.原则
(1)清除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确定评价标准:以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21教育网
(3)特定的历史背景: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www.21-cn-jy.com
(4)防止以偏概全: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注意分析其阶级性和时代性。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
1.全面性原则: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方面全面评价。2·1·c·n·j·y
2.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从
(?http:?/??/?www.21cnjy.com?)纵的关系上,历史人物有时间阶段上的划分,从不同阶段上作出不同评价;在横的关系上,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物是英雄与暴君集于一身,评价时应采用方面论的方法。
3.发展性和长远性原则: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角度去评价,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角度去评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主流性原则:要分清历史人物的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的标准。21·世纪
教育网
5.适度性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标新立异,不能违背主流学术观点,不能违背一般人的善恶标准。
6.阶级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但反对贴阶级标签,反对苛求古人。
7.实践的原则:从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实践效果好坏及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评价。21
cnjy
com
三、历史人物评价过程中的几个常见误区
1.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要明确以下四点:首先人民
(?http:?/??/?www.21cnjy.com?)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总之,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能任意夸大。【版权所有:21教育】
2.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
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http:?/??/?www.21cnjy.com?),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所属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正确处理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之间的关系
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
(?http:?/??/?www.21cnjy.com?)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这样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历史的复杂性所要求的,动机和后果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矛盾的,“好”的动机有可能带来“坏”的后果;“坏”的动机在特定条件下又能带来“好”的后果。
4.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
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
(?http:?/??/?www.21cnjy.com?)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而应着眼于他的历史作用。如有人把曹操说成是“汉贼”,就是从封建正统的道德观出发,用道德评价取代历史评价,是错误的。
【基础过关练】
1.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
(?http:?/??/?www.21cnjy.com?)终始五德说。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采用终始五德说旨在
A.辩护政治法统
B.宣扬以德治国
C.推动经济交流
D.加强民族融合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秦朝使用五德的
(?http:?/??/?www.21cnjy.com?)顺序来进行统治,这象征着王朝的传承有着合法性,故本题选A选项。B选项错误,秦朝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C选项和D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可以直接排除。
2.康熙帝一直被誉为康乾盛世的开
(?http:?/??/?www.21cnjy.com?)创者。但有学者提出应当重新评价他,认为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下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该学者评价思路相类似的是:
A.康熙帝捍卫了国家主权
B.唐太宗奠定大唐盛世
C.明太祖废除丞相高度集权
D.秦王嬴政顺应潮流实现统一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其主
(?http:?/??/?www.21cnjy.com?)旨在于赞成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之事,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故D选项符合题意。由材料可知,康熙帝处在巨变的时代,应该顺应世界历史潮流,事实却没有,应对康熙帝否定,A选项排除。“唐太宗奠定大唐盛世”只是在固守旧的封建制度,B选项排除。“明太祖废除丞相高度集权”不能体现其顺应历史发展潮流,C选项排除。21
cnjy
com
3.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
(?http:?/??/?www.21cnjy.com?)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梁启超认为儒家(

A.借助仁爱之心和谐人际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发展私立教育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改革教育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四个
(?http:?/??/?www.21cnjy.com?)选项说法都符合孔子的思想特点。材料中梁启超认为孔子重视美术、戏曲演出、改良戏曲、音乐会等对教育的影响,据此可以联系到孔子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故选C项。A项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有教无类;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借鉴不同文明。
4.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记载了埃菲比亚军
(?http:?/??/?www.21cnjy.com?)训制度。参加军训的青年在暂时放弃一些权利、服役两年后,才正式取得雅典公民权。这一制度的存在说明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的范围较狭窄
B.对外殖民扩张战争频繁
C.履行义务是获取权利的前提
D.城邦体制漠视个体权利
【答案】C
【解析】“暂时放弃一些权利、
(?http:?/??/?www.21cnjy.com?)服役两年后,才正式取得雅典公民权”说明青年人要想取得公民权必须先对国家履行相关的义务,C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的范围较狭窄,A错误;材料也没有说明对外殖民扩张战争频繁的信息,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民权获取的条件,而不是说明城邦体制漠视个体权利,D错误。
5.英国历史学家艾诗立写过两部克伦
(?http:?/??/?www.21cnjy.com?)威尔的传记,其早年著书《克伦威尔——保守的独裁者》,将克伦威尔说得几乎一无是处;20年后出版的第二部名为《克伦威尔的伟大》,之前那个专横独断的篡位小人成了民族英雄,作者承认自己过去是有眼不识泰山,作者的观点认为
A.仅凭道德的名义,不足以解答历史问题
B.所有的历史结论,都需要后人来重新考证
C.历史现象复杂,不可能获得正确的认知
D.道德情感,不能用于历史现象价值判断
【答案】A
【解析】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
(?http:?/??/?www.21cnjy.com?)阶级革命的领袖,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确立资产阶级统治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后来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对保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具有重大意义,故仅凭道德的名义,不足以解答历史问题,A正确;B、D表述过于绝对化,错误;历史现象是可以通过多方考证得出认识的,C表述错误,排除。
6.孙中山在《民权初步》中提到,会场
(?http:?/??/?www.21cnjy.com?)里每做一事,都需要经过三道手续:一是动议,二是讨论,三是表决……但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即:在一项动议表决之后,有的会员想推翻表决,提出复议,这叫做复议动议。这表明孙中山认为在会议决策时
A.集思广益但也应该提高效率
B.利用直接民主形式实现宪政
C.维护会场秩序是必要前提
D.注重程序性和充分民主性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一是动议,二是
(?http:?/??/?www.21cnjy.com?)讨论,三是表决……提出复议,这叫做复议动议”可知他十分看重程序并充分发扬民主,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决策过程中的程序性和民主性,而不是强调决策的形式——直接民主,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决策过程中的程序性和民主性,而不是强调维护会场秩序,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决策过程中的程序性和民主性,而不是强调决策的利弊,故D项错误。
7.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
(?http:?/??/?www.21cnjy.com?)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③为印度的民族独立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④在不合作运动中,甘地始终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干,诗人给了甘地极高的评价,
(?http:?/??/?www.21cnjy.com?)一般情况下,要以历史人物所做的事件为依据进行评价。联系所学可知,甘地一生都在为印度的富强和独立奔走,其中包括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加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为印度的民族独立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他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①②③正确,故A正确;“始终谴责人民使用暴力”表述太绝对,④错误,故排除BCD。
8.恩格斯在1895年指出:我们当
(?http:?/??/?www.21cnjy.com?)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加以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做斗争的。与1848年相比,恩格斯此时的观点变化体现为
A.工人阶级可以利用议会进行斗争
B.暴力革命理论不再具有指导意义
C.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渐趋消失
D.资本全义制度的衰退日益明显
【答案】A
【解析】由“工人阶级可能
(?http:?/??/?www.21cnjy.com?)加以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做斗争的”是指工人阶级可以利用议会等机构进行合法的斗争,A正确;材料并未否定暴力革命理论,只是强调可以利用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进行斗争,B排除;只要资本主义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就不会消失,C排除;1895年资本全义制度仍处于上升期而不是的衰退日益明显,项D排除。21·cn·jy·com
9.美国著名学者施拉姆在《毛泽东》一书中把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划分为下表中的四个阶段,下列相关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时期
阶段
关键词
重大事件
五四运动以前
探索时期
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至大革命时期
形成时期
马克思主义者
国民革命运动
大革命失败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成熟时期
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改革开放前
曲折时期
无产阶级文化
文化大革命
A.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毛泽东是一个激进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
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毛泽东开始转变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验证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性
D.文化大革命是无产阶级在文化领域的大革命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
(?http:?/??/?www.21cnjy.com?)想。根据所学知识,B是错误的,五四运动后期,毛泽东开始转变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C是错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验证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性;D是错误的,文化大革命是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所以答案选A。www-2-1-cnjy-com
10.爱斯斯坦曾说:“为了使
(?http:?/??/?www.21cnjy.com?)你们的工作增进人类的幸福,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及其命运,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关心组织劳动和产品分配这个重大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才能保证我们智慧的产物促进人类幸福,而不至于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式中时,千万不要忘记了这一点。”下列理解正确的是【来源:21cnj
y.co
m】
A.人类应关注自身的发展
B.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C.科学家应关注社会问题
D.科学源于社会实践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关心人本身及其命运,应当
(?http:?/??/?www.21cnjy.com?)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关心组织劳动和产品分配这个重大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才能保证我们智慧的产物促进人类幸福”说明爱因斯坦倡导科学家在埋头应用科学之时,应当关注社会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是对科学家的倡导,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科学的双刃剑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科学的来源问题,故D项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能力提升练】
1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
(?http:?/??/?www.21cnjy.com?)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责,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2-1-c-n-j-y
——摘鳊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
材料二
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
(?http:?/??/?www.21cnjy.com?)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尸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答案】(1)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
(2)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21cnjy.com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
(?http:?/??/?www.21cnjy.com?)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皇帝鼓励官员议政...士大夫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http:?/??/?www.21cnjy.com?)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思想情况即可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1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康煕二十二年(16
(?http:?/??/?www.21cnjy.com?)83年),施琅提出台湾去留问题,当时清政府内部有不同声音。……道光年间魏源《圣武记》载:“方郑氏之初平也,廷议以其孤悬海外,易薮贼,欲弃之,专守澎湖。”内阁学士李光地甚至主张:“空其地,任夷人居之,而纳款通贡。即为荷兰有,亦听之。”
康熙皇帝说:“台湾弃取所关甚大
(?http:?/??/?www.21cnjy.com?)……弃而不守,尤为不可。”为慎重起见,谕令福建督抚提镇详议。(1684年)四月十四日,差往福建料理钱粮工部侍郎苏拜会同福建督抚提督疏言:“台湾地方千佘里,应设一府三县,设巡道一员分辖……”得到康煕皇帝批准。康熙末年,台湾“北至淡水、鸡笼,南尽砂马矶头,皆欣然乐郊,争趋若骛”。“距今(2019年)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余里,糖谷之利甲天下。”
——据李细珠《略论康熙皇帝对台湾的认识及其理台政策的演变》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台湾“弃守”之争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政治举措的历史作用。
【答案】(1)背景:清军攻取了台湾;西方殖民者侵扰东南沿海;清廷官员对台湾地位的认识存在分歧。
(2)作用:加强了对台湾
(?http:?/??/?www.21cnjy.com?)的行政管辖,密切两岸的联系;加强了台湾地区的防卫能力,有利于抵御西方殖民侵略;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发展;促进了台湾地区的民族交融。
【解析】(1)背景:根据“施琅提出台
(?http:?/??/?www.21cnjy.com?)湾去留问题”得出清军攻取了台湾;根据“空其地,任夷人居之,而纳款通贡。即为荷兰有,亦听之。”得出西方殖民者侵扰东南沿海;根据“当时清政府内部有不同声音”得出清廷官员对台湾地位的认识存在分歧。
(2)作用:要结合具体的措施,从两岸关系、台
(?http:?/??/?www.21cnjy.com?)湾地区的防卫能力、台湾地区的开发等角度进行阐述。根据“应设一府三县,设巡道一员分辖”得出加强了对台湾的行政管辖,密切两岸的联系;根据“争趋若骛”得出加强了台湾地区的防卫能力,有利于抵御西方殖民侵略;根据“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余里,糖谷之利甲天下”得出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发展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规律性总结
【思维导图】
(?http:?/??/?www.21cnjy.com?/??)
【规律总结】
一、正确评价古代历史人物(政治家)
1.方法
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为结合政治家的活动一分为二地评价。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归纳评价:
(1)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2)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3)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4)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5)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2.原则
(1)清除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21cnjy.com
(2)确定评价标准:以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21·cn·jy·com
(3)特定的历史背景: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2·1·c·n·j·y
(4)防止以偏概全: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注意分析其阶级性和时代性。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
1.全面性原则: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方面全面评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从纵的关系
(?http:?/??/?www.21cnjy.com?)上,历史人物有时间阶段上的划分,从不同阶段上作出不同评价;在横的关系上,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物是英雄与暴君集于一身,评价时应采用方面论的方法。
3.发展性和长远性原则: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角度去评价,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角度去评价。www-2-1-cnjy-com
4.主流性原则:要分清历史人物的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的标准。2-1-c-n-j-y
5.适度性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标新立异,不能违背主流学术观点,不能违背一般人的善恶标准。
6.阶级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但反对贴阶级标签,反对苛求古人。
7.实践的原则:从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实践效果好坏及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评价。www.21-cn-jy.com
三、历史人物评价过程中的几个常见误区
1.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要明确以下四点: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http:?/??/?www.21cnjy.com?)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总之,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能任意夸大。21
cnjy
com
2.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
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http:?/??/?www.21cnjy.com?)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所属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来源:21cnj
y.co
m】
3.正确处理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之间的关系
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应把
(?http:?/??/?www.21cnjy.com?)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这样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历史的复杂性所要求的,动机和后果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矛盾的,“好”的动机有可能带来“坏”的后果;“坏”的动机在特定条件下又能带来“好”的后果。【出处:21教育名师】
4.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
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
(?http:?/??/?www.21cnjy.com?)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而应着眼于他的历史作用。如有人把曹操说成是“汉贼”,就是从封建正统的道德观出发,用道德评价取代历史评价,是错误的。【版权所有:21教育】
【基础过关练】
1.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
(?http:?/??/?www.21cnjy.com?)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采用终始五德说旨在
A.辩护政治法统
B.宣扬以德治国
C.推动经济交流
D.加强民族融合
2.康熙帝一直被誉为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但有
(?http:?/??/?www.21cnjy.com?)学者提出应当重新评价他,认为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下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该学者评价思路相类似的是:
A.康熙帝捍卫了国家主权
B.唐太宗奠定大唐盛世
C.明太祖废除丞相高度集权
D.秦王嬴政顺应潮流实现统一
3.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
(?http:?/??/?www.21cnjy.com?)总长,他一定会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梁启超认为儒家(

A.借助仁爱之心和谐人际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发展私立教育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改革教育
4.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记
(?http:?/??/?www.21cnjy.com?)载了埃菲比亚军训制度。参加军训的青年在暂时放弃一些权利、服役两年后,才正式取得雅典公民权。这一制度的存在说明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的范围较狭窄
B.对外殖民扩张战争频繁
C.履行义务是获取权利的前提
D.城邦体制漠视个体权利
5.英国历史学家艾诗立写过两部克伦威尔的传
(?http:?/??/?www.21cnjy.com?)记,其早年著书《克伦威尔——保守的独裁者》,将克伦威尔说得几乎一无是处;20年后出版的第二部名为《克伦威尔的伟大》,之前那个专横独断的篡位小人成了民族英雄,作者承认自己过去是有眼不识泰山,作者的观点认为21教育网
A.仅凭道德的名义,不足以解答历史问题
B.所有的历史结论,都需要后人来重新考证
C.历史现象复杂,不可能获得正确的认知
D.道德情感,不能用于历史现象价值判断
6.孙中山在《民权初步》中提到,
(?http:?/??/?www.21cnjy.com?)会场里每做一事,都需要经过三道手续:一是动议,二是讨论,三是表决……但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即:在一项动议表决之后,有的会员想推翻表决,提出复议,这叫做复议动议。这表明孙中山认为在会议决策时
A.集思广益但也应该提高效率
B.利用直接民主形式实现宪政
C.维护会场秩序是必要前提
D.注重程序性和充分民主性
7.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
(?http:?/??/?www.21cnjy.com?)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③为印度的民族独立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④在不合作运动中,甘地始终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恩格斯在1895年指出:我们当时所持的
(?http:?/??/?www.21cnjy.com?)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加以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做斗争的。与1848年相比,恩格斯此时的观点变化体现为
A.工人阶级可以利用议会进行斗争
B.暴力革命理论不再具有指导意义
C.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渐趋消失
D.资本全义制度的衰退日益明显
9.美国著名学者施拉姆在《毛泽东》一书中把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划分为下表中的四个阶段,下列相关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时期
阶段
关键词
重大事件
五四运动以前
探索时期
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至大革命时期
形成时期
马克思主义者
国民革命运动
大革命失败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成熟时期
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改革开放前
曲折时期
无产阶级文化
文化大革命
A.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毛泽东是一个激进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
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毛泽东开始转变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验证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性
D.文化大革命是无产阶级在文化领域的大革命
10.爱斯斯坦曾说:“为了使你们的
(?http:?/??/?www.21cnjy.com?)工作增进人类的幸福,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及其命运,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关心组织劳动和产品分配这个重大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才能保证我们智慧的产物促进人类幸福,而不至于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式中时,千万不要忘记了这一点。”下列理解正确的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人类应关注自身的发展
B.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C.科学家应关注社会问题
D.科学源于社会实践
【能力提升练】
1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皇帝鼓
(?http:?/??/?www.21cnjy.com?)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责,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摘鳊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
材料二
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
(?http:?/??/?www.21cnjy.com?)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尸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1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康煕二十二年(168
(?http:?/??/?www.21cnjy.com?)3年),施琅提出台湾去留问题,当时清政府内部有不同声音。……道光年间魏源《圣武记》载:“方郑氏之初平也,廷议以其孤悬海外,易薮贼,欲弃之,专守澎湖。”内阁学士李光地甚至主张:“空其地,任夷人居之,而纳款通贡。即为荷兰有,亦听之。”21·世纪
教育网
康熙皇帝说:“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
(?http:?/??/?www.21cnjy.com?)守,尤为不可。”为慎重起见,谕令福建督抚提镇详议。(1684年)四月十四日,差往福建料理钱粮工部侍郎苏拜会同福建督抚提督疏言:“台湾地方千佘里,应设一府三县,设巡道一员分辖……”得到康煕皇帝批准。康熙末年,台湾“北至淡水、鸡笼,南尽砂马矶头,皆欣然乐郊,争趋若骛”。“距今(2019年)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余里,糖谷之利甲天下。”21
cnjy
com
——据李细珠《略论康熙皇帝对台湾的认识及其理台政策的演变》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台湾“弃守”之争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政治举措的历史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