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成长》教学设计
学校名称:
科目名称:大象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科学(上册)
设计教师:
适用年级:五年级年级学生
课
时:1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科学概念:
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了解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
探究能力:
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能尝试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2.教材分析
本课从教材知识点的纵向编排上来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我从哪里来”一课,同时又为下一课“生命的周期”打下基础。在教材的编排上体现了有简到难、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螺旋式上升、层层深入的原则。同时,这是一节典型的观察实验课,在观察实验教学中,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群体合作意识的培养,把科学启蒙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
本册教材的一级目标是“模型与解释”,图表也是模型的一种。在本课中需要学生将搜集整理来的资料用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
本课需要建立的科学概念有: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
3.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自己的成长已经有所了解,有独立的简介和搜集资料、分工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在学习本课前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相关资料。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放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协作思考、协作操作能力。
【学习目标】
1.在了解人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高、体重、胸围、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等都在发生变化的基础上,测量并记录自己身体的各种数据,在设计出展示人体生长变化规律的图表中绘制图形。(CS)
2.通过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到观察身体的变化,认识到要关注自己,使自己健康成长。
【评价任务】
1.结合实际生活,对照自己的照片与收集的身高数据,说一说从哪些现象你感觉你自己长大了。(DO1)
2.小组合作测量自身的身高和体重数据,结合以往测量数据绘制身高与年龄的折线统计图,描述个人的生长趋势,总结生长规律。(DO1)
3.预测身高,共同交流影响我们成长的因素有哪些,畅想未来,期待成长。(DO2)
【资源与建议】
1.相关的资源:①多媒体课件,精美的课件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方便问题呈现,同时又能把抽象的科学问题具体化在课件图片中。②照片、0-10岁的身高数据等便于学生对比观察,找出生长发育的数据;电子称与皮尺的准备方便学生进行测量,感受生长发育的过程,凸显合作意识。③年龄与身高的统计图渗透模型与解释的概念与应用。
2.本课时的学习按以下流程进行:①聚焦问题:问题导入,激发兴趣,学生观察并表达自己的意见。②讨论方案:根据已有经验对成长做出清晰回答,寻找了解生长变化情况的方案。③实施方法:合作测量身高、体重,感受生长发育的过程。④交流评价:绘制图表,交流收获。⑤拓展延伸:畅想未来,期待成长,感受父母亲情,感恩父母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根据已有经验对成长做出回答,感受生长发育的过程,绘制展示生长变化规律的图表。
难点:
坚持长期测量反映身体生长变化的各种数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测量身高、体重的用具、课件、成长照片、年龄身高图表。
学生准备:
尺子、小科学家记录本、能证明自己成长的证据。
【学习过程】
聚焦问题
出示同一人不同时期的照片课件。
讨论:
1、这是一位明星小时候的照片,猜猜他是谁?
2、照片展示的分别是他几岁时?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板书课题:我们在成长)
【设计意图: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评价标准:能积极参与猜测讨论,观察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讨论方案
讨论:
岁月会在不经意间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留下印记,我们是在不断生长变化的,谁能说一说从哪些现象你感受到自己长大了?(PO1)
有没有好办法更准确地了解我们的生长变化情况?(PO1)
(板书:量身高、测体重)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总结经验,继而寻找接近科学问题的答案。】
【评价标准:能依据已有经验做出清晰的回答。】
实施方案
活动1:测量
和同伴合作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并记录下来。(PO1)
活动2:比较
与以往收集出来的数据相比,你发现了什么?(PO1)
讨论:还可以通过测量哪些方面了解我们的生长情况?
(板书:腰围、胸围、头围、脚长等)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合作,使用工具进行测量。感受生长发育的过程,凸显合作意识。】
【评价标准:能积极参与合作测量并如实记录,应用比较的方法,找出生长发育的证据,并积极思考讨论。】
交流评价
活动:绘制图表
1.整理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生长发育的规律。
2.同学之间交流展示。
3.对学生的表达方式进行评价。
4.预测自己成年后的身高。(PO2)
思考:是否可以使用柱形图?
【设计意图:初步渗透模型与解释的概念与应用。】
【评价标准:完成图表的制作,交流自己的收获。】
拓展延伸
活动:我们要健康成长。
1.为了健康成长,我们需要注意哪些?(PO2)
2.相互交流,说一说影响身体成长的因素?(PO2)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交流,畅想未来,期待成长。】
【评价标准:能依据已有经验做出清晰的回答。】
情感体会:当我们当上爸爸、妈妈时,我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样的呢?
【设计意图:学生感受父母亲情。】
【评价标准:能表达出自己的所想所感,并为今后的表现表明态度。】
分享收获
经历了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又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能站在科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总结梳理学习内容。】
【评价标准:能表达出自己的收获,能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
布置作业
1.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身边亲人的变化,今天我们就回家与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各拍一张合影,感受他们的成长变化。
2.在作业单上画一画将来的自己。
将来的我:
初高中的我
成年的我
很老很老的我
【设计意图:想象自己今后的模样,期待成长。感受父母亲人的变化,体会亲情的重要,并能感知到要孝敬长辈,尊老爱幼。】
【评价标准:能回家和亲人幸福合影,感受身边人和自己的成长变化,能够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板书设计:
我们在成长
证据:量身高、测体重、腰围、胸围、头围、脚长……
附件:
教学设计特点
《我们在成长是》大象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课,承接“我从哪里来”一课,同时又为下一课“生命的周期”打下基础。本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设计中尤其重视学生知识的自主生成,突出科学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发展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更注重对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群体合作意识的培养。想象未来、欣赏漫画的环节,让学生不仅体会到自己的生长变化,还深刻体会在自己不断成长的同时父母长辈也在不断变化,对学生进行切当好处的情感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设计的思路及分析
本节课是典型的观察实验课,课堂开始,就是出示一张图片,告诉学生这是一张明星小时候的照片,让学生去猜测,激发学生兴趣。再出示明星现在的照片让学生对比观察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学生积极参与猜测讨论,观察并表达自己的意见。进而再把问题回归到学生个人身上,说一说从哪些方面感觉自己长大了,学生畅所欲言,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对科学问题清醒清晰的回答。然后通过测量身高、称体重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合作,感受生长发育的过程。通过绘制年龄与身高的折线统计图体会模型与解释的概念与应用。通过预测身高、想象未来,感受生长变化的神奇,期待成长,同时也能够感知到父母长辈也在不断生长变化,感受父母亲情。课后作业简单有趣,在于让学生有记录成长变化的意识,有感恩父母心的孝心,有对自我未来成长的期待。
本节课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对比、实践、想象等活动,充分体会我们成长变化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放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协作思考、协作操作能力。教师悉心地倾听,积极地引导,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流光异彩,精彩表现不断出现,课堂教学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