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从“天圆地方”说起(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1. 从“天圆地方”说起(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05 13:5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天圆地方”说起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2.
体验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艰辛过程。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和对地球的热爱。
教学重点:
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2、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着。
教学难点:
探索并列举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和对地球的热爱。
教学准备:
地球仪、课件
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感知地球
1.课件出示谜面:形状圆圆像太阳,自己不能发光亮,青山绿水花儿美,它是生命的故乡。
2.大家猜,它是哪个星球?
3.对这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星球,你有哪些了解,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
二、图片导入,赏球揭题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照片地球的照片,请欣赏。
谈话:它长什么样?蓝色部分是什么?褐色部分呢?白色的涡流又是什么呢?用一句话夸夸它吧。
瞧,我们多幸运啦,能亲眼目睹地球原来是一个如此美丽的星球。可人们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他们只是凭借自己的观察,再加上大胆的想象,把地球想象成各种样子。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人们对地球的探索过程。那还得从天圆地方说起。板书课题:从“天圆地方”说起。
三、古人眼中的地球
——大胆想象
1.了解古代中国人眼中的地球——天圆地方
师:在古人的想象中,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存在许多说法。1.地的四周有四根柱子,撑起天空,后来柱子被水神共工撞塌了,天漏了,女娲给补上的2、大海是没边的,大地是漂浮在海上的。其中最盛行的要数“天圆地方”这种说法了。
(1)有诗为证: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穹庐是指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出示图片,学生初步感知天圆地方。
(2)课件出示北京的天坛和地坛的图片,师介绍。
2.古代其他国家的人们眼中的地球。
师: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又是如何想想地球的样子的?
3.初步讨论:古人的这些想法幼稚可笑吗?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认识呢?
想想当时的条件,如果我们生活在古代是不是一样会有同样的想法?
4.师小结:那时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凭自己的直觉光靠自己的眼睛来判断,尽管结论是错误的,但他们毕竟也是在仔细观察之后做出猜测的,并不是凭空捏造。
四、、表达与交流
1.在我们生活中,你能通过观察推断地球的形状吗?学生交流
演示物体在平面和球形物体上的不同运动轨迹。
2.
出示教学课件: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结论:“大地是球形的。”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经过长达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现在,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3.指名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看来,在那样的时代,麦哲伦要想完成一个前无古人的环球航行,一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都能想象到的困难,麦哲伦一定更清楚,为什么他还要去环球航行呢?(任何困难也阻止不了人类探索科学的脚步。)当海上航行没有食物,船员们要返航时,麦哲伦怎么劝大家?当遇到暴风雨危险时,船员们不敢前行时,麦哲伦怎么劝大家?
麦哲伦为探索科学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将生死置之度外,你想对他说什么?
4.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进一步探索
过渡:是呀,任何困难也阻止不了人类探索科学的脚步。
5.
从人类对地球的猜想,到麦哲伦以航海证明地球是圆的,到亚里士多德科学地论证地球是椭圆体,到牛顿提出地球是一个扁平的椭圆体,再到今天人类能亲眼目睹地球的真实面貌,经历了几千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又想说些什么?
五、观察与提问
1.教师拿出地球仪,让学生观看:说一说在地球仪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2.认识经纬线及其特点、作用。
3.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吗?东经114度50分~119度45分,北纬29度20分~34度40分
4.大屏幕出示资料卡: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和火山爆发等,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一般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17千米,但各处厚度不一,陆地厚度平均约35千米,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7千米。下一层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900千米左右。它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但它的大部分是固体。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地球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3470千米左右,温度约3000摄氏度,最高可达5000摄氏度。地核又分为外层地核和内层地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可能是固态物质。
六、“开心辞典”知识竞答
1.地球由外到内包括(
)、(
)和(
)三层,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的活动造成的。
2.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地球的表面大约71%被(
)覆盖,约29%是(
)。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4.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就形成了(
???)。
七、小结学习收获——激发探究欲望
1.说说本节课自己有哪些收获?哪些感受?
2.小结拓展:今天我们虽然看到了美丽的地球,但地球还有许多神秘面纱并没有被人类真正揭开,地球还有许多未解之迷有待我们去探索。交流搜集到的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交流许多未解之谜,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板书设计:
从“天圆地方”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