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别了,我爱的中国 4(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别了,我爱的中国 4(沪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2-01 13: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别了,我爱的中国
教学要求:
1.自主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积累理解“润湿、满盈盈、呈现、满腔热情、呈献、驱逐”等若干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对作者和文章的时代背景有一定了解。能体会作者抒发的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强烈感情。
3.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憎恨帝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话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 21.别了,我爱的中国
1.同学们,从课文题目看,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交流有关的资料:作者或者文章时代背景
3.简介时代背景: 板书: 郑振铎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一位著名作家,他叫郑振铎。文章写于1927年,距离现在已经78年了。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国民党反动派不但不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反而互相勾结,大肆屠杀革命者,我们的祖国处于苦难之中,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这时的郑振铎是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就在他离开祖国的时候,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齐读课题)《别了,我爱的中国》。
过渡:
人们常说:人生自古伤离别。看来无论是怎样的别离都会给人留下多或少的伤感与遗憾。而此时此刻,当一个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的战士,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不得不离开他挚爱的亲朋,离开曾经生活过,战斗过的热土而奔赴异乡的时候,他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二、激情引趣,抓住主线
1.请同学们打开书,迅速浏览课文,然后找一找本文中最能表达作者强烈感情的那句话?它出现了几次?
2.交流,出示: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3.指导朗读:
(1)这句话中重点强调的是哪个词?(全心爱)
(2)“全心爱”是什么意思呢?
过渡:
那么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是“全心爱”?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感情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来一起来研究。 21世纪教育网
三、深入理解,体会重点。
1.第一次出现在第一自然段,仔细读一读,想一想,你读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体会儿到的?
(1)依依惜别之情:“我的眼眶湿润了……模糊了?
作者为什么不写“我禁不住流出了眼泪”而要先写“我的眼眶湿润了”然后写“我的眼泪滴在眼镜面上”最后写“镜面模糊了?”
(说明作者的感情发生着变化,由于船的慢慢前行对祖国亲人的依恋之情也愈来愈强烈。)
(2)“说不出”的感动。
……
(3)有感情朗读第一节。
板书:对祖国、对亲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想象离别情景,师语言创设情境。
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此时此刻,泪眼朦胧,使我看不清亲人挥着帽子挥着手,浪涛激岸,再也听不到亲人深情地呼唤。有谁能听得见我内心深入的呼喊:别了,生我、养我的父母亲朋;别了,我爱我痛,我想的故土家园!现在,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我”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呢?
3.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默读,思考: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我”先看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我”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讨论交流:
(体会对帝国主义的憎恨与对祖国河山一草一木的无限留恋之情。)
(3)指导朗读第2、3节:
如果说第一个“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是在离别亲人基础上产生的,感情是伤感的,那么第二句则在爱、恨交织的情感中出现的,感情如何呢?该怎样读呢?(深情)
4.读讲第五、六自然段
师:同学们,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分别的时刻,“我”是多么不忍离去啊!此时,船离祖国渐渐地远了,“我”思绪万千,“我”感到自己的离去是不负责任的,自己是一个罪人。同学们,你认为“我”是不是不负责任?是不是罪人?为什么?联系有关的自然段,理解上述问题:
(1)理解“我不忍离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
讨论:结合课文说说“大时代”是指怎样的时代?“我”应做的工
作又是什么?
(大时代:当时的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国民党反动派不
但不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反而互相勾结,大肆屠杀革命者,我们
的祖国处于危难之中,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
我应做的是同亲爱的勇士用血与汗建造新中国。)
(2)理解“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呈献我的身、我的心。”
A.比较“呈现”与“呈献”。
(体会作者为了祖国而献身的战斗豪情)
B.首先抓住“终将”、“暂别”等词语,以及离国的目的去体会“我”不是罪人。其次,要讲清“更好的战斗的武器”不是指飞机大炮,而是指革命斗争的理论与经验。
(3)穿插朗读训练。
3.既然“我”不是不负责任的,不是罪人,“我”为什么还这样说呢?
(1)交流,教师穿插: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作者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为了保存斗争力量,于当年5月暂时离开祖国去法国巴黎。当时作者的心里是很矛盾的,他希望留下来和同志们一起战斗,甚至对此离开祖国的行动,严厉地自责为“罪人”。但是为了“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武器”,回来“以更勇猛的力量”投入战斗,又不得不暂时离别。文章正是这样体现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表现了深沉细腻的热爱祖国赤子之心。把自己称作“罪人”,正是作者自责自谦的表现。这是一种内疚的心情,是对祖国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与深深热爱之情的表现。
(2)板书: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4.一想到离国的目的,“我”的感情还只是停留于对祖国的惜别之情上吗?请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学们从中感到“我”对祖国怀有怎样的感情呢?
(1)教师范读: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中体会情感。
板书:仇恨敌人,不懈的战斗豪情
5.此时,文中再一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爱国心化为奋斗志)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七——九三个自然段。(坚决,激昂)
四、回扣主题,全文作结
无论是依依惜别之情,还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战斗的激情,归根到底,都是表达什么感情?这种感情凝聚在哪句话中?21世纪教育网
板书:热爱祖国
(同样一句句子凝聚的感情却是愈来愈强烈)
五、回读全文,情感再现
作者铿锵有力的誓言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他那颗拳拳爱国心,悠悠爱国情,仿佛听到他为中国献身的热血在沸腾。亲爱的同学们,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祖国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让我们用手中的笔为祖国描绘出壮美的画卷吧!
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21世纪教育网
教学反思:
本文语言比较深奥,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比较遥远,教学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以老师讲解为主要教学手段,配以时代背景的介绍,加深学生的理解。但教学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附板书:
21.别了,我爱的中国
郑振铎
对祖国、亲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仇恨敌人,不懈的战斗豪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