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4.10 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设计 (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05 15:1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 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给动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思考与尝试自己的分类方式,并说明理由。
2、过程与方法:运用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互动优势,体会给动物分类的过程。初步了解动物的特征与生活情况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物的平等和谐,培养关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与信息技术整合点及突破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给动物分类的方法,在整合中我利用信息媒体的第一优势——资源仓储性来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在不同等级的分类活动中充分感受和体验给动物分类的过程。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初步认识动物特征与其生活情况之间的关系。在科学教学中,与常规信息技术整合存在两个瓶颈:一是理科实验,二是演绎推理。这也是我选择本课进行教学的原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演绎推理,是本课的第二个整合点,也是科学教学的一个突破。
教学准备
《形形色色的动物》主题学习站
教学过程
1、导入
游戏:古诗猜物(画面是古诗中的句子,猜对后出图)
(1)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年去年来来去忙,春寒烟暝渡潇湘。低飞绿岸和梅雨,乱入红楼拣杏梁。
(3)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
答案:鹅
燕子鹰
问:第一首古诗如果光看字面的意思我们还可以猜什么呢?为什么?
述:我们还可以猜天鹅,因为它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同样,第三首诗我们也可以猜秃鹫。这样看来,有很多动物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利用这些相似的地方给动物分分类。
2、新授
分小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第一次分类活动。
(活动依据是寻找与我们曾经观察过的猫、鸽子、金鱼、乌龟、青蛙、蜻蜓相似的动物)
(这个活动是初步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给动物分类”的认识)
填写汇报表格1?
与猫相似的动物
与鸽子相似的动物
与金鱼相似的动物
与乌龟相似的动物
与青蛙相似的动物
与蜻蜓相似的动物
汇报与讨论。
分小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第二次分类活动。
(活动依据是在刚才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提高,提出自己的分类标准和依据。)
填写汇报表2?分类标准
为什么要这样分?简单说说理由
讨论和汇报。
问:有没有很难放进自己标准的动物呢?怎么办?
交流活动。
小结:科学家为了更好的研究动物,制定了很多分类标准,比如外表特征,生活范围,生活习性,食物,生命长短等等,都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动物。今天,同学们也是在做跟他们一样的研究工作。
述:但是,我们大家最常用的分类标准还是根据动物的外部特征去分类。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动物会长成现在的样子么?我们来作个有趣的探究活动。
电脑交互活动:换嘴巴。
讨论与交流:为什么鸟类的嘴巴不能乱换?
学生推理活动。
小结:动物的所有特征都与它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有很大的关系,是长期进化演变的结果,如果几十万年以后地球的环境发生变化,那么动物就会有其他的进化,以适应环境。
3、拓展和延伸
讨论:如果我们继续破坏环境使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未来的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