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考试汉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考试汉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5 22:3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


(满分100分,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基础部分(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刊载
载重
下载

饮誉
饮泣
饮马

称职
匀称
对称

强硬
强迫
强横
2
下列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统筹
耽误
小题大做

河堤
镂空
就地取材

镌刻
花卉
因地制宜

造仿
宁谧
情有独衷
3
下列各组词语感彩全都一致的一项是

兴旺
怯懦
古朴

裨益
藐小
类似

婀娜
蓬勃
庸俗

优越
充沛
澄澈
4
下列各项词语全是同义词的一项是

贫瘠--贫穷
清闲--悠闲

黎明--拂晓
翱翔--飞翔

殷切--殷勤
辛劳--功劳

诬蔑--蔑视
瞭望--眺望
5
下列各组短语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建筑优美
千态万状
美丽西藏

海水密度
艳阳高照
离开村庄

设计施工
抗日战争
丧失水分

桥梁事业
体力工作
温暖海洋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的笑容,又听到了那熟悉的乡音。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的好习惯,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

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达瓦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小道上散步。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7
下列括号内的句子,与原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碧绿的禾苗被雨水淋得湿漉漉的。
(雨水把碧绿的禾苗淋得湿漉漉的。)

他没有一天不坚持体育锻炼。
(他每天都坚持体育锻炼。)

既然生命是有限的,为什么不做点有意义的事?
(既然生命是有限的,就应该做点儿有意义的事。)

班级里没有比卓玛唱歌更好听的了。
(卓玛是班级里唱歌比较好听的。)
8
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比喻)

山是沉重的名节与责任的矜持,海是渺茫的遐思与交易的丰富。(拟人)

整个大礼堂挤得连根针都插不下。(夸张)

普布老师致力于高中教育三十年,桃李满天下。(借喻)
9下列句子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气。

这里的山啊,水啊,草啊,树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10下列古诗名句与作者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甫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

阅读部分(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20题
雨和瓦

二十年前的雨听起来与现在有所不同。记得那时,雨点落在青瓦上,室内的人便听见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毫不夸张地说,青瓦上的雨声确实像音乐,只是隐身的乐手天生性情怪僻,喜怒无常。突然它失去了耐心,雨声像鞭炮一样当空炸响,使你怀疑如此狂暴的雨是否怀着满腔恶意。然后忽然地它又倦怠了,撒手不干了,于是我们只能听见淤积在屋檐上的雨水慢慢滴落在窗前门外。

二十年前,我住在一座简陋的南方民居中。我不满意房屋格局与材料的乏味,我对我家的房屋充满了不屑。但是有一年夏天,我爬上河对面水泥厂的仓库屋顶,准备练习跳水的时候,我头一次注意到了我家屋顶上的那一片片蓝黑色的小瓦。它们像鱼鳞那样整齐地排列着,显出一种出人意料的壮美。对于我来说那是一次奇特的记忆,奇特的还有那天的天气。一场暴雨突然来临,几个练习跳水的男孩子干脆冒雨留在高高的仓库顶上,看着雨点急促地从天空泻落,冲刷着对岸热腾腾的街道和房屋。

那是我第一次在雨中看我家的屋顶。我看见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而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了,雾气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是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伤害的一方。肉眼看到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尘,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在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洗后,它们开始闪闪发亮。我第一次仔细观察了雨水在屋顶上制作音乐的过程,并且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不是雨制造了音乐,而是那些瓦对雨水的反弹创造了音乐。

我记得二十年前的家,除了上面说到的雨中的屋顶,还有我们家洞开的窗户。远远地,隔着茫茫的雨帘,我看见了母亲,她在家里正伏在缝纫机上赶制我和我哥哥的衬衣。

现在,我不记得那件衬衣的去向了。我母亲也早已去世多年。但是二十年前的那场暴雨使我对雨水情有独钟。假如有铺满青瓦的屋顶,我不认为雨是可恶的事物;假如你母亲曾经在雨声中为你缝制新衬衣,我不认为你会有一颗孤独的心。

这就是我对于雨的认识。

这也是我对于瓦的认识。
11
①自然段描写的情景是记忆中的雨,还是现实中的雨?(2分)
12
①自然段的描写角度是(2分)

视觉角度

听觉角度

触觉角度
D嗅觉角度
13
①自然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2分)
14
从②自然段的文意看,“我”当时正处在什么年龄段?(2分)
15
依据②自然段回答,“我”爬上河对面水泥厂的仓库屋顶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16
下列选项中,
对⑶自然段内容概括较为全面的一项是(4分)

描写“我”所见到的暴雨的情景。

描写雨水和瓦较量的情景。

说明瓦对雨水的反弹创造了音乐。

叙写“我”对暴雨和青瓦的观察和思考。
17
从下列第③自然段出现的动词中,找出“我”是行为主体的四个动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分)
看见
溅出
露出
注意
较量
洗涤
焕发
观察
制作
发现
制造
反弹
18
下列选项中,对第④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文章笔触由物及人,内容由描写自然现象转入描写家庭。

突出母亲辛勤劳作的身影,表达对母亲的崇敬与感激之情。

这段文字深化了文章主题。

这段文字是对上文的总结。
19
你如何理解⑤自然段中划线句子的深刻含义?(4分)
20
对本文的表达方式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以议为主,叙议结合。

以叙为主,叙议结合。

只有记叙,没有描写。

抒情为主,记叙次之。

写作
(4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20年的这个春天有着太多的故事。一场疫情,让我们懂得,人生很长,来日却并不方长,谁也不知道灾难和意外哪个先来,所以应珍惜每一个平凡的当下,不要总抱怨生活的无趣;一场疫情,让我们懂得,人生按下了开始键,就不可以重启。不要一味的沉湎于悲伤里,人生难免有黑暗,只要挑灯前行,永远有光明照亮前行的路;一场疫情。让我们懂得,总有人活成一束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人要学会感恩,感谢在阴暗日子里所有为我们撑伞的人。
请根据以上话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班级。
2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汉语期中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分)
1C
2D
3D
4B
5D
6

7D
8D
9C
10C
二阅读部分(30分)
11
记忆中的雨
12
B
13
比喻
拟人
14
孩提时代或小孩或少年
15
发现了自家屋顶的壮美,产生了奇特的记忆。
16
D
17
看见
注意
观察
发现
18
D
19
有家就不会认为雨可恶,有母亲的爱就不会感到孤独。
20
B

作文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