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课件:4.6 神奇的眼睛(27共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课件:4.6 神奇的眼睛(27共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08 08:4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1.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
2.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3.当f2f
4.当u5.当u=f时,凸透镜不能成像
复习巩固
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知道照相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4.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并知其成像的特点和原理.
眼睛的构造及视物原理
1.构造:如图所示,人眼的构造中,晶状体相当于 
 透镜,视网膜相当于 
 .
2.眼睛的视物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 
 ,经过 
 成像在 
 上,再经过 
 
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缩小、 
 的 
 像.?
3.眼睛的调节:正常的人眼具有很强的 
 本领,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成像在 
 
上,从而看清远处、近处的物体.?

光屏
瞳孔
晶状体
视网膜
神经系统
倒立

自我调节
视网膜
自主学习一
自学课本75--76页找出下列问题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1.人眼的构造
瞳孔
玻璃体
视神经
一、眼睛的构造及视物原理
新知讲解
  
2.人眼的视物原理
1.晶状体相当于

2.视网膜相当于

3.物体经眼镜所成得像:

晶状体
视网膜
凸透镜
光屏
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越厚,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
知识链接:你能看出凸透镜的焦距与厚度有什么关系吗?
f
f
f
3、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看远处——晶状体薄,焦距大
看近处——晶状体厚,焦距小
人眼调节原理——改变晶状体的厚度(焦距)
思考:正常人眼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练习
大于

倒立
自主学习二
自学课本76--77页找出下列问题
近处
二、视力的矫正
1.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只能看清 
 
的物体,而不能看清 
 的物体.它只能将近处的物体成像在 
 上,而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矫正方法:给近视眼配戴一个焦距合适的 
 透镜,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
情况.?
远处
视网膜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2.矫正:
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太强,
焦距变小将远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前,因此看不清远处物体。
利用凹透镜对光发散特点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躺卧看书


不走路看书
不在强光或太暗地方看书
读写姿势要正确
眼与书的距离
要在25厘米左右
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看电视和电脑1小时后
认真做眼保健操
要定期检查视力
如何爱护眼睛
练习
A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2、矫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将近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
因此看不清近处物体。
利用凸透镜会聚特点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老花眼镜)
3.图中是人眼晶状体调节光路图,其中描述正常眼的成像情况的是____,描述近视眼的成像情况是____;描述远视眼的成像是____;描述矫正近视眼的方法的是___;描述矫正远视眼的方法的是_____。
AB
D
F
C
E
知识小结
三、透镜的应用
1.放大镜就是 
 透镜,其原理是: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 
 时,我们就可以看到 
 、 
 的 
 像.?
2.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当物距满足 
 
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
 
 、 
 的 
 像.?
3.光学显微镜的物镜、目镜都是 
 透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物体.?
4.望远镜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就像物体被“ 
 ”了.?

一倍焦距以内
正立
放大

大于二倍焦距
倒立
缩小


拉近
自主学习三
自学课本78--79页找出下列问题
四、透镜的应用
1.放大镜(凸透镜)
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思考:
⑴应把物体放在离放大镜多远的位置才合适呢?   
⑵要想使物体看起来更大该怎么办?
应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
物体在焦点以内,且靠近焦点处
F
F
A
B
A’
B’
2.照相机

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2f
成倒立、缩小、实像。
F
F
A
B
A’
B’
思考:要使照相机底片的像变大或像变小,应如何移动照相机并调节镜头?
像变大:应使照相机靠近物体或并使镜头向前伸(即拉长暗箱)
像变小:照相机远离物体或并使镜头向后伸
  
辨析:人眼视物和照相机成像
照相机成像的过程
人眼视物的过程
成像原理相同
不同点:
照相机
眼睛:
镜头
胶片
晶状体
视网膜
照相机是通过改变_____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
眼睛是通过改变_______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
物距和像距
晶状体的焦距
平面镜在这里作用改变光的传播路径,使投影片的像出现在投影仪前方的屏幕上

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f成倒立、放大、实像。
3.投影仪与幻灯机
思考:
要在屏幕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图像,应如何放置幻灯片?
将幻灯片倒放在离凸透镜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的地方
5.望远镜
原理:
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就象物体被拉近了。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照相机的镜头
目镜把物镜成的实像,放大成虚像
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幻灯机和投影仪的工作原理
小结
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视力正常的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而言(

A.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D.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B
练习
2.小明用焦距为10
cm放大镜去观察麦穗,如图所示,这时放大镜与麦穗间的距离应( 
 )
A.等于10
cm
B.小于10
cm
C.大于10
cm
D.在10
cm与20
cm之间
3.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B
C
4.照相机在拍摄建筑物时,要使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胶片的位置应在凸透镜的
(
)
A、一倍焦距以内
??
??
B、焦点上
??
?C、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D、两倍焦距以外
5.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付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爷爷要看书,小明应该拿图中的那(
),妈妈戴的是(
),爸爸要看书拿(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