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1《探索燃烧与灭火》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1《探索燃烧与灭火》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06 16:3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探索燃烧与灭火
实验探究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石棉网上白磷燃烧了,石棉网的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热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
交流讨论
1.实验一:石棉网上的白磷能燃烧而红磷不能燃烧,
这一实验事实说明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交流讨论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无法改变。
几种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乙醇
(酒精)
无烟煤
着火点
(℃)
40
240
250

330
320

370
558
700

750
思考2:石棉网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交流讨论
【思考3】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起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
条件?
答: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得出结论
一、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着火点
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现象的共同特点?
发光放热、氧化反应
铁在氧气中燃烧和铁生锈现象有何不同点?
铁在氧气中燃烧较为剧烈
铁生锈是缓慢氧化
请你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蜡烛熄灭,并说出采用这些方法为什么能灭火。
探究灭火的原理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探究灭火的原理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火原理
1、消除可燃物;
2、使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
3、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三者只需其一
燃烧的三个条件与灭火原理的有什么关系?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
1
、清除可燃物
2
、隔绝氧气
3
、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的原理就是至少破坏燃烧所需的一个条件。
以下灭火方法都采用了哪些灭火原理?
用锅盖盖灭油锅
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隔绝空气
隔绝空气
森林失火清理附近草木,形成隔离带
消防员用水灭火
用湿布盖灭燃气罐
消除可燃物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使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
实验探究
实验: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一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实验探究


熄灭
继续燃烧
产生气泡后,蜡烛熄灭


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与空气接触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
灭火器原理:
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
喷射二氧化碳及泡沫,用来扑灭木材、棉布引起的失火
压缩二氧化碳吹干粉,用来扑灭油、气引起的失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
喷射液态二氧化碳,用来扑灭图书、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
预防
灭火
逃生
报警
1.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练一练:
2.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A.纸比煤跟空气接触面
B.纸比煤着火点高  
C.纸比煤着火点低   
D.纸比煤密度小
C
C
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4.火柴划着后,如果将火柴直立,使火焰在上,火柴就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氧气不足
B、没达到着火点
C、火柴的着火点高
D、空气不足
B
通过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习题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