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达标检测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达标检测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06 16:4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Mg—24 Al—27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
1.通常状况下,颜色呈紫红色的金属是(  )
A.铁
B.银
C.铜
D.铝
2.“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铁锅应用了铁的导热性
B.金属银可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D.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
3.某博物馆藏有一柄古代铁剑,为防止其生锈,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定期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
B.放于体验区,让观众触摸
C.用盐水除去铁剑上的锈斑
D.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
4.下列有关金属及其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铝比铁的抗腐蚀性好,是因为其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B.锌比银活泼,故锌能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
C.生铁是混合物,钢是纯净物
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铜器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被腐蚀
5.下列有关钢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
C.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
D.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6.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不合理的是(  )
A.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B.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应该全面取代铜、铝做导线
C.车船表面涂油漆可防止生锈
D.炼铁反应中还原铁矿石的是一氧化碳
7.下列有关金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B.车船表面涂油漆可防止生锈
C.废铜屑可全部溶解于过量稀盐酸中
D.黄铜比纯铜的硬度大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铁比铝抗腐蚀能力强
C.青铜、生铁、焊锡均属于合金
D.木炭和ZnO在高温条件下不能反应
9.黄金是Au对应的单质,化学性质很稳定。而假黄金是铜锌合金,颜色和外形似黄金。下列不能区分黄金与假黄金的方案是(  )
A.在空气中灼烧
B.放在盐酸中
C.观察颜色
D.放在AgNO3溶液中
10.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归纳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下列有关金属活动性实验探究的归纳和总结中不科学的是(  )
A.镁与氧气在常温下就能反应,而铁与氧气在高温时才能反应,故镁比铁活泼
B.锌粒与盐酸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要剧烈,故锌比铁活泼
C.铝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铝比铜活泼
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银,故铜比银活泼
11.某合金由两种金属组成,取该合金60
g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H2
3
g,则合金的组成不可能是(  )
A.Fe与Zn
B.Mg与Cu
C.Na与Al
D.Al与Fe
12.向m
g
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m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Ag、Cu、Fe
B.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NO3)2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13.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
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D.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14.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M加入到足量的Y(NO3)2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第14题)
A.X>Z>M>Y
B.Y>M>Z>X
C.X>Z>Y>M
D.Z>X>M>Y
15.在已经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加入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然后在左边烧杯中放入镁,在右边的烧杯中放入与镁质量相等的铝,待充分反应后,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天平保持平衡,左边烧杯中,酸没有剩余,镁可能有剩余
B.天平保持平衡,右边烧杯中,酸没有剩余,铝一定有剩余
C.天平失去平衡,左边烧杯中,酸一定剩余,镁一定没剩余
D.天平失去平衡,右边烧杯中,酸可能剩余,铝一定没剩余
二、填空题(39分)
16.(5分)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铁可以拉成铁丝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2)在地壳中铁元素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发生震荡时产生静电,容易发生火灾,所以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了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
(4)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如钢比纯铁的硬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商店出售的剪刀等铁制品表面常涂一层机油,并用油纸包裹,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图为潍坊公共自行车。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7题)
(1)图中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
(填写序号)。
(2)公共自行车的闸线为钢丝,说明金属具有________性。
(3)车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________接触而生锈。防止公共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
(4)公共自行车有些零件选用了铝合金材料,其优点是质量轻、硬度大和______________。废旧自行车回收利用的意义是减少环境污染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金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金属的下列特性填空(填字母序号):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①黄金经反复捶打可制成金箔,利用了金有良好的________。
②铁锅常用于烹饪,利用了铁有良好的________。
(2)《淮南万毕术》记载有“曾青(指硫酸铜溶液)得铁化为铜”,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_______(填“强”或“弱”)。
(3)下列钢铁制品最容易生锈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不锈钢杯子   
b.涂油的自行车链条   
c.切酸菜后没有洗干净的菜刀
19.(10分)已知化学反应:甲+A→乙+B。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是单质,A、B是化合物,则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乙是金属单质,A为蓝色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甲为金属单质,乙为非金属单质,且B中含有+3价金属元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B为气体氧化物,乙为金属单质,该反应是否属于置换反应?________(填“是”或“否”),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如图为生活中常见“暖贴”的部分标签。暖贴可以贴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自行发热,用于取暖或热敷。
(1)任意写出暖贴中两种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暖贴中活性炭具有________作用,使用时空气进入暖贴,空气中的氧气与暖贴中的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而使暖贴放热。
(3)使用后,发现暖贴内有的物质变为红色,该红色固体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第20题)
(第21题)
三、探究实验题(18分)
21.(6分)在探究课上,老师给同学们一包黑色粉末,该粉末是由铁粉和氧化铜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请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假设】(1)黑色粉末是铁粉。(2)黑色粉末是氧化铜粉末。(3)黑色粉末是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设计方案】
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片刻后加热充分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填写表中空白:(不考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可能发生反应)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1)成立
黑色粉末全部变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2)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成立
【实验结论】经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3)成立。
【反思评价】
 (1)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至室温。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环保的角度看,上述装置有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猜想(2)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在生产和生活中,金属锈蚀所带来的损失非常严重,所以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对金属的锈蚀进行了探究。
【活动与探究1】分别在三支洁净干燥的试管中各加入一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再在其中两支试管中加入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他操作请仔细观察图1。
(1)探究结论:(Ⅰ)号试管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由此可见,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实验中生锈的铁钉长时间放在足量的稀盐酸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铁锈溶解,溶液变成黄色;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2题)
【活动与探究2】
向铁粉中加入少量的炭粉(模拟生铁的成分),混合均匀后,撒入内壁分别用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润湿过的两支试管,按图2装好仪器(分别标记为a、b)。几分钟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发现:a装置右侧小试管中液面上升,导管中液面下降;而b装置右侧小试管中液面下降,导管中液面上升,b装置固体混合物中发现有红色物质生成。
(3)请你推测:a装置右侧小试管中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装置右侧小试管液面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8分)
23.现有一种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试计算:
(1)氧化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2)用500
t该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4%的生铁多少吨?(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一、1.C 2.B 3.D 4.A 5.B 6.B 7.C 8.C 9.C 10.B
11.A 点拨:60
g合金完全反应放出3
g氢气,说明组成合金的两种金属一种是产生3
g氢气所需金属质量小于60
g,另一种是产生3
g氢气所需金属质量大于60
g,或不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12.B 点拨:锌和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Zn+Cu(NO3)2===Zn(NO3)2+Cu
65
64
Zn+Fe(NO3)2===Zn(NO3)2+Fe,
65
56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锌和硝酸银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和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因为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仍为m
g,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也参加了反应,无法确定硝酸亚铁是否参加了反应,因此滤渣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Ag、Cu;
此时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Zn(NO3)2,一定没有AgNO3。故选B。
13.B 点拨:金属的导电性是物理性质,其导电性强弱与金属活动性无关。
14.A 点拨:由图甲可知,Y、M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为氢后金属,X、Z能与稀盐酸反应,且反应速率:X>Z,则金属活动性:X>Z>M、Y;由图乙可知,M能置换出Y,则活动性:M>Y。
15.D 点拨:若天平保持平衡,说明左右两边烧杯中产生的H2质量相等,则消耗的盐酸质量也相等,即左右两烧杯中盐酸完全反应,镁可能有剩余,也可能没有剩余,铝一定有剩余。若天平失去平衡,右边烧杯中,酸不可能剩余,铝一定有剩余。
二、16.(1)延展性 (2)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3)导电
(4)大 (5)防止铁制品生锈
17.(1)②③ (2)延展 (3)氧气、水;涂油 (4)耐腐蚀;保护金属资源
18.(1)①c ②a
(2)Fe+CuSO4===FeSO4+Cu;强
(3)c
19.(1)置换反应 
(2)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 
(3)2Al+3H2SO4===Al2(SO4)3+3H2↑(合理即可) 
(4)否;CO+CuOCu+CO2(合理即可)
20.(1)Fe;H2O(或NaCl或C)
(2)吸附;铁粉、水
(3)Fe2O3
点拨:(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作用;暖贴中的铁粉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暖贴中的水发生缓慢氧化而释放出热量。(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三、21.【设计方案】黑色粉末没有变化,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成立;黑色粉末部分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思评价】(1)防止还原出的灼热的铜重新被氧化 
(2)在b导管处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 
(3)CO+CuOCu+CO2
22.【活动与探究1】(1)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
(2)铁钉逐渐溶解,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浅绿色;Fe+2HCl===FeCl2+H2↑(或Fe2O3+6HCl===2FeCl3+3H2O)
【活动与探究2】(3)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使左侧试管气压增大;铁与氧气、水蒸气反应,使左侧试管气压减小
点拨:(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接触,二者缺一不可。(2)铁锈(Fe2O3)与盐酸反应而消失,溶液变成黄色(含Fe3+溶液的颜色),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当铁锈反应完后,铁进一步反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呈浅绿色(含Fe2+溶液的颜色),化学方程式是2HCl+Fe===FeCl2+H2↑。
四、23.解:(1)氧化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2)∶(16×3)=7∶3。
(2)设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4%的生铁的质量为x。
160
112
500t×80%
x×%

解得x≈297.9
t
答:用500
t该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4%的生铁297.9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