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万
隆会议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求同存异”的方针。
能力目标:利用教材所给的四幅图说明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态度,独立、和平的外交思
想和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培养读图、解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形势和万隆会议等知识的学习,认识新中国在国际上自主形象的确立,是经过了与国际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进行坚决斗争的结果,表现了中国
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
教学重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教学难点:建国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所揭示
的国际关系的本质。
【课前预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熟读课文中的图例,联想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利用图画和插图掌握历史知识。
1、背景:(1)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________ ___________外交政策。
(2)建国后,新中国展开积极地外交活动,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____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__政策,
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
2、提出: ____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_____地区关系问题进行谈判,_____在接
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周恩来又与 、 两国总理进行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3、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项原则。
4、意义: 。
二、万隆会议的召开:
1、时间:_______年 2、地点:在____________的_____
3、人物:众多_____________首脑;(中国代表团团长________。)
4、会议的性质:第一次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内容: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6、结果: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破坏会议的阴谋合格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1、小组讨论新中国和旧中国的外交成就和外交地位有何不同?
2.课本第78页动脑筋
3、近代中国实行的是屈辱外交,当今的中国实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国际
舞台上发挥着重大作用,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原因有哪些?
【巩固检测】(我达标,我快乐)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
A. 反对殖民侵略 B 反对帝国主义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 积极谋求对外扩张
2.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什么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 )
A. 独立自主 B. 求同存异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经济合作
3.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4、 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其
背景主要是( )
A.一些国家的代表在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下,在会议中攻击共产主义,怀疑中国搞“颠覆”
B.亚非国家间社会制度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民族矛盾和边界冲突
D.亚非国家过去经历的遭遇不同
5、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 )
①“求同存异”的方针②“一边倒”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
系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早由中印双方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谈判时提出
B.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该政策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D.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7.近代中国实行的是屈辱外交,当今的中国实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国际舞
台上发挥着重大作用,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根本原因是( )
A.领导者不同 B.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不同C.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 D.综合国力不同
【课后提升】(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收集有关周恩来的外交故事,归纳其历史事迹。
【学(教)后记】(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
的弯路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