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科学家的故事 李时珍》课件 (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科学家的故事 李时珍》课件 (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06 06:3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科学家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药食同源
主治;润肺凉心,消痰降火,止咳
主治;利五肝,通肠胃热,解酒毒
你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吗?它的内容是什么?在我国古代医药学领域有怎样的地位呢?
《本草纲目》正式提出养生心法:“药食同源”。。
科学家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问卷调查与解析
实发420份
实收415份
明朝
药王孙思邈
医神华佗
医圣张仲景
湖北蕲(qi)春
(1518~1593)
字东璧,号濒湖
人物小档案
生活时代:

位:

籍:

作:
明代
杰出医药学家
《本草纲目》
湖北蕲春
看图讲故事
一、
李时珍



看图讲故事
一、
李时珍
出生于医生世家的李时珍,从小体弱多病,父亲每次为他精心治疗,所以从小就树立当医生理想。
他经常跟父亲上山采药,学着加工,收到熏陶,热爱大自然,热爱医药。
从20岁开始为父老乡亲精心治病,受到爱戴。
学习前人经验——读万卷书
几乎读遍了古代的医书药书,发现有的医药书籍并不可信需要补充与整理。

注重调查研究:——行万里路

西
湖北






行程达一万余里,弄清了许多书本上没有解决的问题

李时珍从30多岁开始,
经过近30年的努力,
记下几百万字的笔记,
经过一遍又一遍的修改,
在他61岁时终于写成
著书坎坷之路
之后的10年里进行三次大的修改
直到他71岁时才终于完成
然而直到他逝世后的第三年
(1596)才得以刊印出来
近四十年

二、《本草纲目》
中医学的经典
小资料
本草:中药(本草学:有关
中药方面的学问)
纲目:药物分类体系
二、《本草纲目》
关于《本草纲目》
通鉴纲目
公元1578年,年龄六旬的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初稿,只可惜尚未确定书名。一天,他出诊归来,习惯地坐在桌前。当他一眼看到昨天读过的《通鉴纲目》还摆放在案头时,突然心中一动,立即提起笔来,蘸饱了墨汁,在洁白的书稿封面上写下了“本草纲目”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端详着,兴奋地自言自语道:“对,就叫《本草纲目》吧!”为了这部书的体例,李时珍考虑了许久,也翻阅了不少书籍,并从《通鉴纲目》中得到启示,决定采用“以纲挈(qie)目”的体例来编这部书,并以《本草纲目》这个名称作为自己经历近30年搜集、整理、编纂的这部书的书名。
故事一:《本草纲目》书名的由来
故事二:《李时珍与曼陀罗的故事》
植物小档案——曼陀罗花
曼陀罗花
又名洋金花等,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湖北等地。曼陀罗花整株有毒,种子毒性最大。它的作用是使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抑制,因此古人将此花所制的麻醉药取名为"蒙汗药"。
曼陀罗,作为一种重要的麻醉药。明朝以前的医书从未见记载。
故事二:《李时珍与曼陀罗的故事》
曼陀罗药,作为一种重要的麻醉药。是李时珍第一次将其收入《本草纲目》。李时珍把自己亲自尝试曼陀罗花酒的情景写进《本草纲目》:“相传此花笑采酿酒,令人笑;舞采酿酒,令人舞。予尝试之,饮酒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
湖北蕲州
曼陀罗药,作为一种重要的麻醉药。是李时珍第一次将其收入《本草纲目》。李时珍把自己亲自尝试曼陀罗花酒的情景写进《本草纲目》:“相传此花笑采酿酒,令人笑;舞采酿酒,令人舞。予尝试之,饮酒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
故事二:《李时珍与曼陀罗的故事》
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以身试药,遍尝百草。
他从实践中求真知,以确定药效准确性,创造了近乎神话的奇迹。一个人就发现了374种新药,使《本草纲目》药物种类达到了空前1892种。
鲮鲤
动物小档案——穿山甲
故事三:《李时珍与穿山甲的故事》
地栖性哺乳动物,
多生活亚热带的落叶森林。
喜食蚂蚁。
以治乳汁不足等症。
南北朝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中记载,穿山甲是一种食蚁水陆两栖动物,它白天从水中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为了验证陶弘景的说法是否正确,李时珍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亲自上山去观察,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是用爪扒开蚁穴,用舌进行舐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珍纠正对穿山甲错误的
叙述。
故事三:《李时珍与穿山甲的故事》
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破万卷书,去伪存真。行万里路,深入实地进行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最终成书达190余万字。
《本草纲目》内容
全书共52卷,分十六部,60类
记载
药物1892种
药方11096个
内容丰富
药物形态图1109幅
《本草纲目》为本草学集大成之作
全书共52卷
小资料《本草纲目》内容
(卷1、2)序例相当于总论,述明代以前本草要籍与药性论理
(卷3~4)为“百病主治药”,相当于一部临床用药手册。
(卷5~52)为各论,分十六部,部之下分为60类,收药1892种,药方11096个,附药物形态图1109幅。
《本草纲目》之前的分类方法
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分类方法
上品无毒。
中品无毒或有毒
下品有毒者多
这是我国药物学最早分类法,为历代沿用
小资料
《本草纲目》分类
将l892种药物,归入16部之60类中。16部的名称和顺序为:水部、火部、土部、金玉部、服器部、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和人部。
纲目体系: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
16部
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进化思想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规律
从微至巨从贱至贵
小资料
《本草纲目》分类
纲目体系: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
荤辛柔滑瓠菜水菜芝耳
麻麦稻
稷粟菽豆造酿
五果山果夷果瓠果水果
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有名未用
龟鳖蚌蛤
服帛器物




卤石

天水地水
卵生化生湿生



无鳞鱼
香木
乔木
灌木
寓木
苞木
杂木





水禽原禽林禽山禽

16部
柔滑类
5类
小资料
《本草纲目》分类
2类
植物药菜部
柔滑类
菠菜
41种药
1释名
2集解
3
修治
4气味
5主治6发明7正误
8
附方
小资料
《本草纲目》分类
十六部
《本草纲目》分类
提纲挈领,博而不繁,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不但给人以鲜明印象,而且更加接近现代的科学认识
纲目分类体系
以部为“纲”
以类为“目”
以类为“纲”
各药为“目”
事项为“目”
各药为“纲”
纲目分类体系


挈(qie)目
先进的药物分类:
李时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立部分类,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是伟大的科学创举,它是对前人药物分类思想的巨大突破。
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早了一个半世纪,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林奈(1707—1778)
小资料
《本草纲目》分类
195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共收集531种现代药物和制剂;其中采取《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和制剂就有100种以上。
《本草纲目》于2010年3月入选为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本草纲目》影响
《本草纲目》影响
公元1606年《本草纲目》首先传入日本,1647年波兰人弥格来中国,将《本草纲目》译成拉丁文流传欧洲,后来又先后译成日、朝、法、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至今仍然是被人们查阅的医学书籍,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
达尔文盛赞《本草纲目》是1596年“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
达尔文
(1809—1882)
《本草纲目》地位与影响
精美的药物形态图
采集标本
制作目的:学会制作简易植物蜡叶标本
制作材料
:菠菜
制作用具:台纸
餐巾纸
杂志
针线
标签
毛笔
胶水
剪刀
简易菠菜蜡(xi)叶标本
课堂小制作
制作方法:
采摘清洁,
修剪植物体
2.
吸干
标本放于餐巾纸上,调整枝叶的位置,尽可能将各部位展示出来.
3.压制
放入杂志中,压上重物,压制干燥,
3-5天每天换掉湿的餐巾纸
4.制作
利用胶水、毛笔、标签和针线制作简易植物蜡叶标本
思考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
有哪些收获?
我的灵感
古方青蒿治疟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并提炼出用以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奠定了中医中药在世界医学领域的地位。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

小结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明朝医药学巨著
明医药学家
制作
制作标本
52卷
16部
60类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中国古代的
百科全书”
采摘
吸干
压制
小结








课后拓展
李时珍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