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 版四年级科学下册5.2 制造平衡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象 版四年级科学下册5.2 制造平衡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06 05:3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制造平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尺、钩码等,了解各组成部分的名称。
2.认知平衡,能判断平衡状态。
过程与方法
1.探究杠杆尺平衡的条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2.根据数据,分析、归纳出杠杆尺平衡的条件。
3.联系学生生活的对平衡事例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的科学素养。
2.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
杠杆尺平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数据,总结出杠杆尺平衡的条件。
【教学准备】
1.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盒、杠杆尺
2.探究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小游戏:谁能让尺子不掉下去?要求学生将尺子平放在手指上,保持平衡;然后,在尺子的一端放上一块橡皮或硬币,还能保持平衡吗?若想保持平衡,必要移动尺子的位置,使手指距重物一端的距离小于支点与尺子另一端的距离。今天,我们将利用手中的实验材料也来制造平衡,有信心吗?
二、实验探究杠杆尺的平衡条件
1.认识杠杆尺,组装杠杆尺
【教师】简单介绍杠杆尺各部分的名称,并提出组装的要求。
【学生】分小组练习组装杠杆尺(此时:老师巡视,指导)。
2.使用杠杆尺,探究平衡条件
(1)挂几个才能平衡
【教师】提问:在左边第一格挂1个钩码,大家认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左边沉下去了)?还平衡吗?大家想一想右边第一格处应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教师做相应演示(杠杆尺处于不平衡状态)
【学生】猜想,尝试去做。
【教师】指导,对作对及时做出积极评价,对弄错的同学积极鼓励,争取也能成功。
【学生】继续探究其他平衡的情况,要求每一组选择一种情况来做,记录员要将实验数据记录下来。
【教师】巡视,介绍记录表的各部分组成,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
【学生】回报交流探究结果
【教师】对学生探究在右边其他位置挂上不同数量钩码使杠杆尺平衡,及时给学生以表扬。?
(2)挂在哪儿才能平衡?
【教师】提问:如果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三格挂两个钩码,要想使它平衡,除了在右边对应位置挂相同数量钩码外,我们还可以在哪个位置悬挂钩码使它平衡呢?
【学生】学生猜想,尝试去做?
①杠杆尺左边必须是第三格挂2个钩码;②右边挂钩码时,可以在一个位置上挂,也可以在两个位置上挂,只要平衡即可,数据请记录到表(2)上;③平衡的方法不只一种,找到的方法越多越好,但要作出准确的记录。?
【教师】教师巡视,观察指导
【学生】汇报记录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并指导学生做好数据记录
如果不是在右边一个位置上,而是在几个位置上悬挂不同的钩码也可以让它平衡的情况。引导得出①1格处挂1个,5格处挂1个;②1格处挂2个,4格处挂1个;③1格处挂3个,3格处挂1个;④2格处挂1个,4格处挂1个等。
三、总结杠杆尺平衡规律
【师生】通过交流、分析、研究、讨论,探寻杠杆尺平衡的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出杠杆尺平衡的规律(左边钩码个数×格数=右边钩码个数×格数)。
四、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师生】交流生活的中平衡现象
【学生】归纳平衡现象
秤、天平、体重计;挑水时扁担放到肩部中间;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做动作时要保持平衡等。
【教师】总结,并提出新的问题
本节课制造出了平衡,掌握了平衡的规律,希望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制造出更多的平衡。
杠杆尺平衡实验数据记录表(1)
左边
右边
格数
钩码数
格数
钩码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