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梦圆九天 1(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梦圆九天 1(沪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2-01 13: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梦圆九天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多媒体辅助教学,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九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把握航天英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三段是教学重点,要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航天人付出的艰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指着黑板中的一个“梦”字问?
(1)你们一定有很多梦,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
(2)神州五号飞天,征服珠穆朗马峰、申奥成功……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
(1)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九天)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九天)
  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九天)
(2)这篇课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吗?老师相信大家读了课文一定能够明白的。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第一遍读很重要,请大家好好地读,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学生读
二、检查预习情况,解题
1.指名读生字词
2.齐读生字词
3.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写正确。再看看这几个生字,想写哪个就写哪几个?先好好地观察一下,不要急着动笔。
4.请大家再拿起你的阅读材料,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
(1)学生读
(2)大家读得很认真,请你把觉得难读的部分读一遍
(3)指名学生读:(读得真好,给他掌声)
(4)再指名读(你读的时候,老师闭着眼睛在听,真是太美了)
(5)再指名读
5.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九天的意思了吗?
(1)指名说。中国人民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2)谁圆了谁的什么梦?(学生说)
(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的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
  学生说: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学生读)注意最后一个标点,再读一遍,(学生读)
  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
三、以读带讲教学第一段。
指名读课文1至5自然段。
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四、认真品读第二段
1.古有飞天梦,今由神五圆。
师:飞船升天那一瞬间是那样让人激动,那一刻是那样激动人心,让我们一起去回顾一下这雄伟壮观的场面。(播放“神舟五号升空”的视频)
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何感受?
媒体出示说话练习:
9时整,发射平台火光四起,我看到——,我听到——,我感到——。
生:我看到神舟五号飞上了蓝天,我听到那隆隆的轰鸣声,我感到十分激动。
生:我看到飞船慢慢上升,听到了大家的欢呼声,我感到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
生:我看到人们在飞船升空时欢呼雀跃,听到了人们的欢呼声,我感到十分骄傲。
……
师:这一刻的确是让人激动,那一刻却是让人骄傲,让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怎么描述的——
媒体出示课文17节:
9时整,发射平台火光顿起……来自你的四面八方。
师:是啊!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刻!(板书:激动)让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述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的。
出示课文17节:
9时整,发射平台火光顿起……来自你的四面八方。
师:请你大声读读这段话,想想在你的词语宝库中那些词语可以形容这一场面?
生:震撼人心
生:气势磅礴
生:声势浩大、惊天动地
……
师:这样一个惊天动地的场面,这样震撼人心的一瞬间,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吗?
生朗读后其他学生点评他读的如何?师随即显示有关的关键词语。
师: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再现当时那辉煌的时刻,(音乐起,师引读:9时整,……几秒钟后,听到……)
师:飞船升天气势磅礴,相信这些词、这一场面已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了,现在你能用上这些关键词,来说说当时的壮观场面吗?
(有的学生用上4、5个;有的学生用上了所有的词语)
师:现在,谁能当回小记者,来现场报道“神五飞天”这一震撼人心的一刻。请你们各自准备一分钟。
师:小结:作者正是抓住了人们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地再现了那激动人心的一刻,震撼人心的一刻
五、感悟形象,以点带面。
1.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而我们每个人心中也记下了一位英雄的名字,他就是——
生:(齐答)杨利伟
( 出示相关的照片)
2.师:杨利伟,这位中国飞天第一人在2003年10月15日这一天是怎样表现的呢?请大家打开语文书,快速默读课文,用“——”划出有关描写杨利伟的语句,再认真读一读,抓住关键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生交流,随机重点指导理解下列句子。
(1) 首选航天员杨利伟在护送员的陪同下,从会见厅南门专用通道来到了场坪。尽管步履看起来有点笨拙,可迈出的每一步是那样的坚实、稳健。
(抓住“每一步、坚实、稳健”体会杨利伟对这次航行充满了自信。)
指导朗读
师:今天的杨利伟已是胸有成竹,但在此前,他为此付出了多少?你们可曾知道?
(生自由交流收集的有关信息)
师:正因为它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今天的自信,他庄严的向总指挥提出了指示。
(2)“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发,请指示。中国航天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指导朗读,读出自信、坚定的语气。)
(3) 杨利伟与身后的另两名航天员紧紧拥抱。在等车的瞬间,他再次向欢送的队伍挥手致意。
(4)在迈入电梯的刹那间,航天员杨利伟又一次转身挥手致意。电梯的门慢慢地合上了……
师:地球人上太空,这毕竟关系到个人的生死命运的一刻,在登舱的一瞬间,相信杨利伟一定心潮澎湃,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呢?(音乐起)
生交流
4.师:杨利伟——中国飞天第一人,凭着他对祖国的一腔热情,凭着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决心,成功的遨游在天空中(出示句子,引:几分钟后,传回杨利伟的话音:“飞船一切正常。”)当你听到杨利伟说“一切正常”的刹那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 21世纪教育网
(板书:骄傲 自豪)因为我们——(指课题)
5.师:飞天成功了,杨利伟成了英雄,然而英雄仅仅他一个人吗?去文中找找。用“~~”划出描写他们的句子。同样,也请抓住关键词谈谈你的体会。
6.生交流,随机出示句子。
那无数个奋战的日日夜夜,载人航天十年的不懈努力,都在航天员杨利伟迈向太空的时候化为幸福的回忆。只有此时人们的脸上才露出了一丝微笑,那微笑是发自内心的,那微笑是几代航天人青丝变白发的艰辛。
师:在举过欢庆的时候,笑得最灿烂的应该就是所以的航天人,没有他们的心血,哪有今天的成功!老师这里有一些资料,让我们走进他们,看看幕后英雄微笑背后的艰辛,也许你会有更深的感触。(音乐起)出示相关的补充资料。
师:来,现在请你再来读读这段话,读出航天人的努力,航天人的幸福!
一生读
师:过去的艰辛已成为幸福的回忆,来!带上那份发自内心的微笑,再来读读。
一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英雄的背后往往还站着无数无名英雄,他们就这样默默关注,默默奉献,所以说——飞天成功更大的功臣应是那些为航天事业默默努力的所以航天人。看!飞船升空了!(再次播放视频)让我们和所以的航天人一起体验这份激动,这份喜悦。
师:此时此刻,让我们挂上会心的微笑一起在来读读这段话。
7.师小结:正是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才圆了我们华夏儿女的飞天梦,我们为有这样的航天人感到骄傲、自豪,是他们让我们——(指课题)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师: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了,中国的飞天梦实现了——(播放《红旗颂》的音乐)我们为中华民族而骄傲,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自豪!(媒体出示)“遥看琼楼舞清影,今朝神舟上九天”。
2.(出示第20小节)引读:这一天……
媒体出示:
这一天,中国航天腾飞的乐章又一次奏响了最摄人心魄的交响乐,中国用自己的飞船将中国的航天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这是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中国航天史上铸就的又一座巍巍丰碑,中华儿女将在浩瀚宇宙中大显身手!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到了神舟五号上九天的那份激动,如今,六号也成功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七号的发射更是指日可待。
4.(回到课题)最后,让我们再次激动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学生读课题:梦圆九天)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学生读课题:梦圆九天)
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学生读课题:梦圆九天)
七、作业:
1.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搜集有关“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的资料在班级中介绍
【课堂板书】
                 梦圆九天 (激动)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教后反思】
《梦圆九天》是一篇描述神州五号飞船上天发射过程的一篇记叙文,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教学难度不大。但是在教学中出现的两个小插曲却使这节课并没有我预设的那般美好。从中我也发觉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在解决生成性问题上存在着调控不当的问题。
插曲一:我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2003年10月15日这天,是我国人民应该永远铭记的日子……”结果一个学生冒出来:“这天是我的生日。”旁边也有一个人附和着:“10月15日是小纪的生日。”看到自己的话硬生生被打断,我气不打一处来,想批评他们影响了正常的上课,干扰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于是停下了,脸色凝重地望着他们,看着他们无辜的表情,我想,这是一个巧合,情有可原,就不要小题大做了,于是说了一句:“我知道这一天是你的生日。不过能不能在心里想想就可以了?”小纪吐吐舌头,事情也就过去了。
反思一:现在想想,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中国孩子历来很重视自己的生日,这个日子他们记得特别清楚,为什么我不利用这一点呢? 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一定会笑着说:“真的吗?这天是你的生日,那你肯定也不会忘记这天还是什么日子?”同时也可以转向全体同学说,请同学们记住10月15号是个特别的日子,12年前的这天小纪出生了, 2003年的10月15号,神州五号上天了。10月15号是小纪同学的生日,也是飞天梦实现的日子,让我们为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鼓掌。
如此一来,既不会出现前面那种不和谐的画面,也照顾了小纪的自尊心,还强化记忆了神州五号上天的日子,可谓一举三得啊。
插曲二:一个同学突然在讲课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这一天就要梦圆九天了,飞船还没有上天,怎么知道就要梦圆了呢?”应该说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这句话,看到这个同学提出这样没有“含金量”的问题,我这样应对的:“自己再读读课文,再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果这个学生一脸尴尬。
反思二:学生在课堂上提问的积极性应该得到保护,并且要创造条件激发他们提问的兴趣,当他们提出的问题不尽如人意时,教师不能冷处理,这样会使他们不想问,不敢问,这是我们都不乐于看见的。同时,在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时,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他们形成正确地认识,而不是置之不理,或要求他们自己解决,这都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在第二课时进行了补救,首先就问那个提问的学生:“上次你提出的问题你自己找到答案了吗?”他说没有,还是没有解决。这个时候,我把问题抛给了全班同学:“你们能不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很快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这是一篇报道,写在事情发生之后,他已经知道结果了,这个句子是对发射结果的一种概括和总结。有的说,这句话也说明人们对这次的发射有信心,相信他一定会成功。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对这个问题有了鲜明而正确地认识,那个同学也明白了。我说:“你看,你们今天又学到了知识,要不是有那位同学的提问,你们还没有这样的收获呢,要谢谢谁?”大家一致给了提问学生以热烈的掌声。
总的来说:一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死”的,但是学生是“活”的,课堂教学遭遇种种“设计外”的问题比比皆是,有的是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有的是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有的是一些突发状况,有的则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影响了整个教学,等等,不一而足。面对这些“状况”,教师怎么办?这个时候,教师的调控水平就发挥作用了。
但就这堂课而言,我的处理临场问题的能力是很差的,没有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用的方法不是“堵”,就是“丢”,没有一例是“化干戈为玉帛”“点石成金”的,因此没有有效地解决问题。
我认为调控的艺术,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爱学生,尊重学生。如果你心中一直坚持着这条理念,那么当学生出现“状况”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怎么会这样”,这样一来责备就会少一点,赞美就会多一点,难堪就会少一点,轻松和愉悦就会多一点。其次,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不要在课堂上把自己当权威,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如果你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你也就会发现,有时是我们高估了他们,有时则可能低估了他们。只有把他们当成学习的主人,你才会真正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放手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第三,主要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鼓励,恰当鼓励。当学生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时,要学会“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
一百个教师有一百种教法,一百个学生也有一百种学法,课堂教学是动态的,是发展变化的,教师的调控就是要适应这些变化,还要将“这些变化”为我所用。这是一种艺术,需要不断修炼。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