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床里的学问
教材分析
《蹦床里的学问》是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的内容,重点是对学生“模型与解释”能力进行训练,并能将所得结论应用于实践并验证其正确性。本节课将通过研究弹力和物体形变的关系来进一步认识弹力,并运用在生活实践中。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去过类型不同的游乐场,对于玩蹦床拉橡皮筋的活动并不陌生,所以对本课的理解应该不算太难,但是他们对所蕴含的力学知识,缺乏系统思考或理解的不够深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橡皮筋、弹簧等弹性材料的体验,初步了解弹性,知道弹力对物体的作用。
2.探究橡皮筋、钢尺等形变与弹力的关系;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敢于猜想、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弹力与物体形变大小关系的方法。
难点:用分析归纳法得出结论,理解在一定的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教学准备
课件,蹦床模型,橡皮筋、弹簧、乒乓球、气球等弹性材料,弹簧测力计,弹力测量台,等等。
教学步骤
1.引入活动
(课件)视频(创设情境)相信同学们都玩过这个游戏。提出问题:为什么喜欢玩?引出蹦床里面有很多学问。板书课题《蹦床里的学问》。
2.了解弹性
让学生体验老师做的蹦床模型,并细心观察。
他做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通过刚才几位同学对蹦床的体验,结合你看到的现象,说一下你的看法。
体验的过程中,蹦床或陷下去,或凸起来,蹦床这种形状的变化,我们简称“形变”。蹦床为什么为发生形变?因为我们给它施加了外力。
让学生体验老师材料盘里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橡皮筋、拉簧、压簧、钢尺等,感受一下它们的形变。
说说你的感受。这种形变有什么特点?受到外力,发生形变,外力消失,恢复原状。
(课件)像蹦床、橡皮筋等物体受到外力时,要发生形状的变化,同时会产生一种抵抗形变的力,这种力叫做弹力。当外力消失后,它们还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生活中哪些物体有弹性?
3.了解弹力
蹦床模型能不能把这个沙包弹起来?谁来试一下?请同学认真观察,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对比得知,当用力越大,形变就
,产生的弹力就
。从材料盘里面选取一样材料体验一下。是这样吗?得出的结论需要数据证实,单凭感觉不够科学。
4.探究弹力
我们要研究弹力大小和形变大小的关系,就需要测出哪些数据?需要怎么测?根据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材,小组内商量设计方便快捷的实验方案吗。
小组分享。
引出弹力测量台,它可以测量橡皮筋、拉簧、钢尺等材料产生的弹力。(课件)(统一认识)。温馨提示后开始实验。
4.认识弹力
(1)总结与交流
在实验中,我们小组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了
被拉长时的力,我们发现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
。
(2)我们还发现
。
(3)出示图片,气球继续吃会怎么样?纸卡过度折弯不会恢复原样,等等,引导学生说出弹性要在一定限度内,完善自己的结论,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一定限度的重要性。
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5.体验弹力
举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体验乒乓球、夹子、曲别针、铁丝等的弹力。
但如果
(撑杆、人体、皮筋、足球、羽毛球拍等)也失去了弹性,那么
。
说一说弹力的重要性。
6.回顾弹力
板书设计:
蹦床里的学问
用力作用→
改变形状
物体
弹性
失去外力
→
恢复原状
外力
弹力
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弹力大小实验记录单
形变大小
(cm)
1
2
3
4
5
6
橡皮筋
弹
簧
钢
尺
我们发现:在一定限度内,物体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就
。
我们还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