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9.3溶液的浓度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9.3溶液的浓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06 17:0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9.3溶液的浓度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3.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
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8%。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1%。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3%。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ρ水=1
g·cm-3)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溶质的质量分数10902080回答:
(1)
×100%=10%。
(2)
×100%=20%。讨论:对两氯化钠溶液而言,能否通过颜色判断溶液的浓稀呢?我们通常采用什么办法比较溶液的浓稀呢?小组1回答:氯化钠溶液是无色溶液,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确定溶液的依稀。小组2回答:可通过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来比较各溶液浓度的大小。教师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准确地表示某溶液的组成,也能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对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作用。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讨论:1.溶质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的关系。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关系。小结:
1.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小组回答:解: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150
kg×16%=24
kg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150
kg-24
kg
=126
kg
答:需24
kg氯化钠和126
kg水。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回答:1.增加溶质的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2.增加溶剂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例2:用A、B两个烧杯各取9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再向A烧杯中加入10
g硝酸钾,向B烧杯中加入10
g水,并用玻璃棒搅拌至全部溶解。讨论:(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溶液的质量是多少?溶剂的质量是多少?
(2)向原溶液中增加1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1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
(3)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解:溶液的质量=90克
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90克×10%=9克
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90克-9克=81克
(1)增加10克硝酸钾后:
溶质质量=9克+10克=19克
溶剂质量=81克(不变)
溶液质量=19克+81克=100克(增加10克)
即90克+10克=100克
(2)加入10克水后:
溶质质量=9克(不变)
溶剂质量=81克+10克=91克(增加)
溶液质量=9克+91克=100克(增加10克)
即90克+10克=100克
(1)增加10克溶质后: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100%=19%
注:若新增的10克溶质未完全溶解,则上述计算错误。
(2)增加10克水后: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100%=9%小结: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如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例3:将1
g食盐放入烧杯中,再加入9
mL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再向上述烧杯中加入10
mL水,搅拌。(水的密度1
g·cm-3)1.试分别写出稀释前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回答:稀释前溶质质量是1
g,溶液质量是9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是1
g,溶液质量是20
g,溶质质量分数是5%。2.分析各量的变化情况。回答:稀释后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质质量不变。3.溶液稀释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例4.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1)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怎样列出计算的方程式?提示:若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请同学们列出方程式。回答:50g×98%=(50
g+x)×20%
解析:(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本上练习,教师强调做题格式)
解法1: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50
g×98%=(50
g+x)×20%
x=195
g
答: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195
g。提示:若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请同学列出方程式。回答:50g×98%=x×20%
解析:(同上方法)
解: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50
g×98%=x×20%
x=245
g
245
g-50
g=195
g
答: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195
g。
(2)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比不能用体积直接带入公式计算。已知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你能否写出求溶质质量的计算公式。回答:溶质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3)根据上述公式,并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你能否列出方程式?
解:设需38%的盐酸体积为x。
5000
g×20%=1.19
g·cm-3×x×38%,
x≈2211
mL。
答:需38%的盐酸221l
mL。[过渡]以上所有计算均是有关稀释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遇到溶液间化学反应的问题,需要用化学方程式解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问题。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投影)100
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
g锌完全反应。试计算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提问]与锌反应的是硫酸溶液中的哪种成分(溶质、溶剂、溶液)?[回答]溶质与锌发生化学反应。[讨论]解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总结]关键是利用化学方程式先解出硫酸溶质的质量。[设问]根据以上分析,求解此题。
解:设100
g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13
g
x,
x=19.6
g,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100%=19.6%。
答: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三、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别: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一定温度时,100
g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任意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表示意义表示某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表示任一溶液的组成(即浓度的大小)。条件一定温度时不定温度状态饱和状态可饱和可不饱和单位g无单位讨论:
1.溶液是均一的,一种溶液各部分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相同?
回答:一种溶液各部分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2.对饱和溶液来说,若溶剂的质量是100
g,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回答:对饱和溶液(某温度)来说,若溶剂的质量是100
g,溶质的质量是该温度下此溶质的溶解度。
3.试分析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回答: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联系: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四、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如果我们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器和操作?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
步骤:1.计算,2.称量、量取,3.溶解。强调:1.天平使用时注意用称量纸、左物右码的原则。
2.量筒量取液体时注意观察的方法,不可俯视或仰视。
3.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加快溶解,但搅拌时不可将溶液溅出。回答:(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氯化钠
g,水
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3)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
(4)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5)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激趣导入,引入变态发育的话题。
板书设计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三、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间的区别和联系四、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