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案+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案+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6 07:1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会读写5个生字,正确认读“追根求源、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打破沙锅问到底”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三个故事在写法上的相同点。
3.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学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学习作者运用三个典型事例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实物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入)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科学家居里夫人,你们知道她是怎样成为科学家的吗?
(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许多的科学家都是经过了无数次的疑问,实验,才能取得成功。一条真理也要经过无数次的疑问才能得到。那么,真理是怎么获得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2.
出示题目,读题。
3.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4.
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阅读提示,找出学习要求。
2.按阅读要求自由读文。
思考:
问号指什么?为什么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汇报交流。
三、品读句段,读中悟情
1.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2.
细读三个事例,填写表格。
(1)品读“见微知著”
重点句品读: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敏锐……
……波义尔立即敏感的意识到……(区别敏锐和敏感,体会用词的准确)
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
(指导朗读)
小结:看来要想发现问题,有所成就,得练就一双锐利的眼睛,善于观察到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能见微知著。
(2)品读“追根求源”
重点句品读:这是为什么呢?
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意义?
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系……
师:这一连串的疑问说明他们善于——用文中的一个词:追根求源,或者说是打破沙锅问到底
一个微小的细节,在科学家们的脑海中产生了诸多的奇思妙想,当他们产生这一连串的疑问时,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疑惑、激动……)咱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跟随着这些科学家一起发问,一起思考,一起追根求源,请齐读这些发问的句子。(生齐读)
(3)品读“锲而不舍”
重点句品读: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这一奇怪的现象……许多实验。
他百思不得其解……
寻求科学真理的过程更需要什么精神?
这三个故事是多么有趣的生活现象啊!现在再请同学们仔细读读三个故事,看看这三个故事的介绍和内容有什么相同点,在读书交流的同时填写表格:
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找到真理
谢皮罗教授
洗澡水的漩涡
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旋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这三个故事的介绍和内容,有什么相同点?
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小结: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课文中有一段话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请同学们找找看是哪一段?(最后一自然段)
3.
学习第二自然段
“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也是课文中的哪句话的意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4.
一起读这句话!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的含义是:看出问题,不断发问、追根求源。 !含义是:不断解决疑问,找到真理。)
5.
科学史上,能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出一个吗?
(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
但是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那是什么呢?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6.
自由学习六、七、八自然段,重点研讨“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四、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知道了文章思路: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三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最后再来阐述开头的观点。
 
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希望同学们也做一个“有科学准备的人”。
五、延伸文本,扩大感悟
1.在科学发展史上,还有哪些事例能够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课后搜集有关故事。这些真实的事例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2.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六、课堂总结
许多的科学家都是善于在微小的、司空见惯的想象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再探究问题,坚持不懈,发现了真理。我们也要学习这种精神。
七、课堂练习
1.组词
2.填空。
八、作业布置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词句。
【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观点)
讲道理:
见微知著
追根求源
锲而不舍
举事例: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篇议论文,论点精确,论据充分。在教学中我采用系列问题引读法,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