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民族大团结
学科
历史
学段:
初中
年级
初二
教材
书名: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知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情况;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分析地图、文字资料,掌握分析地图及阅读材料的方法,学习如何运用材料分析具体的历史问题;通过利用表格,学习归纳概括的方法。
认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新课
小结
练习
出示民族照照片,提问:我国有多少民族?有多少少数民族?
讲解在去年的国庆节很多人参与到了这个爱国“民族照”的活动当中,通过这样活动我们借助技术可以体验多个民族服饰装扮,也使我们认识了更多的民族。今天让我们来学习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是如何处理民族问题的呢?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听讲。
一、回望民族发展
1.提问: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回顾中国古代史的历史进程,你能列举哪些史实佐证这一观点么?
学生回顾古代史中民族关系的演进。
汉朝:张骞出使西域、西域都护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天可汗”……
辽宋夏金时期:边境设立榷场、少数民族仿效中原制度,设立官制……
元朝:疆域辽阔民族交融、回族的形成、宣政院的设立……
清朝:册封宗教领袖、设置驻藏大臣及伊犁将军……
总结: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2.出示材料,在近代史的抗争中,各民族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全民族抗战,正如毛泽东所说,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这也是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
学生回顾所学,说出抗战期间少数民族的贡献。出示表格,总结抗战中少数民族的参与,强调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共御外辱,共同缔造了勇于斗争的民族精神。
3.出示地图,提问我国民族状况是什么样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地图回答:中国民族多,分布广。少数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4.出示材料,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的认同越发明确,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民族发展面临什么问题呢?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学生回答: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需要稳定团结民族关系,推动国家的整体发展。
二、探究民族制度
1.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出示材料,讲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学生听讲。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2.出示时间轴,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过程,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学生听讲。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出示地图,学生读图,找出我国的五个自治区,讲解五个自治区建立的时间,明确三级划分。
学生读图回答,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共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全国共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五个自治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是最早建立的。
4.出示材料,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学生分析材料回答,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共谋民族繁荣
1.出示图片,观察人民的状态有什么不同?讲解解放初期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解放前西藏地区存在大量的农奴,受到农奴主的剥削压迫,生活非常困苦。解放后国家在西藏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压迫。西藏人民翻身做主人,人民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2.出示材料表格,请学生从下面表格中选取出反映相同主题的材料并进行概括。了解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表现。
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词,进行归纳概括。
学生回答:材料1、4、5反映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人员、技术、资金等多方面支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材料2、3、6反映了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3.出示地图,观察图中西部大开发涉及的区域及做法,重点介绍青藏铁路。再关注图例,理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学生听讲,理解西部大开发制度。
4.出示图片,讲解兴边富民行动。2000年正式实施振兴边境、富裕边民的兴边富民行动。国家通过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和对广大边民的帮扶,帮助边境地区尽快发展起来,边民尽早富裕起来,在十三五计划中也将兴边富民行动摆在了重要位置,同心协力建设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家园。
学生听讲,了解兴边富民行动及其作用。
5.出示材料,思考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本课所学思考变化的原因。总结在国家的统筹规划下少数民族地区的蓬勃发展。
学生回答:少数民族地区的在经济方面实现了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离不开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奋斗,祖国政策的帮助扶持等。
四、铸牢民族意识
1.出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的基本情况,讲解他的事迹。
学生听讲。
了解孔繁森为民族团结做出的贡献。
2.出示北京与玉树地区对口支援的相关材料,介绍2010年玉树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4·14”地震发生后,北京在第一时间参与玉树灾后重建,全面拉开了对口支援玉树的序幕。十年来,北京先后派出四批援青干部人才积极参与玉树各项建设,累计投入对口支援资金26.6亿元,实施各类援建项目319个。围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题,北京组织开展“结对子、走亲戚、交朋友、手拉手”等活动,组织京玉两地各界人士76批2268人走动互访,把对口支援工作打造成民族团结工程。
学生听讲。感受对口援助过程中的民族情谊。
3.提出问题:同学们,学完这一课,你们想一想,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如何与不同民族的同学相处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自觉。敢于同破坏国家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平等对待、关心、帮助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学。
4.出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对本课知识进行回顾。
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完成笔记。
总结: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既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考虑,同时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各民族在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指导下百花齐放,蓬勃发展。不管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应该维护民族平等、团结。历史事实证明,中华民族是团结的大家庭,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各族人民互帮互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为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课堂练习题
(东城2019期末)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区内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以上使你联想到的制度有利于(
)
①维护民族团结
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④巩固祖国统一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海淀2019期末)依据《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管理办法》等法规,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政机会行文以及各机关团体、国营企事业单位各种牌匾、标语、路标等,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率已达到90%以上。以上材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A.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B.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习俗习惯
C.使用和发展各民族语言文字
D.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名胜古迹
(石景山2019期末)1965年9月1日至9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301名,其中藏族代表226人,其他少数民族的代表16人,占代表总数的80%以上。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消灭了上千年的农奴制度
C.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D.实现了西藏地区改革开放
通过热点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情,引入课题。
回顾古代史史实,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在历史演进中逐渐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回顾抗日战争中的全民族抗战,引导学生理解少数民族为国家解放做出的贡献。
分析地图理解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分析材料,了解建国后民族问题及解决方式。
通过分析材料充分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利用时间轴帮助学生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有法律依据的,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观察地图,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况。
通过材料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通过图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解放后少数民族生活发生的变化。
利用表格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多方面的帮助,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利用地图帮助学生了解西部大开发的具体举措,全面理解西部大开发。
利用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兴边富民行动,了解国家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发展的举措。
分析材料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联系本课更深入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了解孔繁森的事迹,通过他的为藏区发展的付出以及藏族同胞对他的感念,理解民族之间相濡以沫的感情。
了解北京与玉树地区的对口支援情况,理解区域的协同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变化,形成对国家民族政策的认同。
通过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总结整节课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升华情感,唤起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将所学的知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通过练习检测知识掌握情况,并对重点内容进行辨析。《民族大团结》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2.了解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归纳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
3.理解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提高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
【课前预习任务】
目标导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将___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1.含义:是在_______领导下,在___________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_________________,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使自治权。
2.确立过程:
(1)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2)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______。
(3)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
。
3.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
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个民族自治区。其中,最早建立的是_______自治区。
4.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______、巩固_______和促进_________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目标导学二: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___和______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________,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十分落后。
2.措施:
(1)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______和___________。
(2)加强少数民族地区__________,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_。
【课上学习任务】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什么?
3.请从下面表格中选取出反映相同主题的材料并进行概括
序号
材料
1
1950年至2008年,中央政府在新疆的投资达3862.3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新疆总投资的25.7%。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到2008年,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3752.02亿元人民币。
2
新中国成立时,一些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
3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已成功举办五届。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经国务院批准,并写入《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少数民族重大文化活动,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并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注入活力。
4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对口支援西藏的重大战略决策,到2014年,各援藏省(市)、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先后选派7批6000余名援藏干部人才进藏工作,其中就包括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5
为了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国家除了在资金、物资方面进行支援外,还专门组织内地工业比较发达、科学技术比较先进的省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北京支援内蒙,上海支援云南、宁夏,天津支援甘肃,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全国支援西藏。
6
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也取得了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
【课后作业】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广泛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②
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决
③
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④
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前提是(
)
A.
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B.
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
C.
自己管理本民族事务
D.
服从国家统一领导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
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
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4.“……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C.
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D.
“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5.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
A.
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
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C.
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6.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
A.
内蒙古
B.
宁夏和广西
C.
西藏
D.
新疆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
)
①体现民族平等 ②体现民族团结 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维护祖国统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如图所示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
A.
朋友遍天下
B.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
科教兴国
D.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9.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假期,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这些做法(
)
①提高了壮族在其他民族中的地位
②体现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0.导致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水平总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②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③改革开放的推动
④“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1—5:CDBAC
6—10:ADBBA(共37张PPT)
初二年级
历史
民族大团结
截止到2019年10月7日,这个互动作品浏览量近2亿次,用户自主生成7亿多张照片。
民族大团结
一、回望民族发展
二、探究民族制度
三、共话民族繁荣
四、铸牢民族意识
一、回望民族发展
回顾中国古代史的历史进程,
你能列举哪些民族交往的史实?
汉朝:张骞出使西域、西域都护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天可汗”……
辽宋夏金时期:边境设立榷场、少数民族仿效中原制度,设立官制等
元朝:疆域辽阔民族交融、回族的形成、宣政院的设立……
清朝:册封宗教领袖、设置驻藏大臣及伊犁将军……
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影响,互相交融。
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是国内各个党派各个阶级的,而且是国内各个民族的。针对着敌人已经进行并还将加紧进行分裂我国内各少数民族的诡计,当前的……任务,就在于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
——毛泽东《论新阶段》(1938年)
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下了深厚友谊。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也存在差异。各民族互相交流、互相交融,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大杂居
小聚居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
汉族人口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但是可开垦的土地已经不多,地下资源也不如兄弟民族地区丰富。兄弟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是祖国工业化的有力后盾。但是,兄弟民族地区的资源还没有开发,劳动力少,技术不够,没有各民族特别是汉族的帮助,也不可能单独发展。因此,各个民族必须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在共同发展的目标下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1957年8月4日)
二、探究民族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前提与基础
实行地区
权限
1949
1954
1984
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颁布实施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
2001
全国人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最早
自治区5个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自治州30个
自治县(旗)
120个
巩固祖国统一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维护民族团结
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共话民族繁荣
西藏民主改革后翻身农奴怀着喜悦的心情选举自己的当家人
西藏民主改革前戴着锁链劳动的农奴
请从表格中选取出反映相同主题的材料并进行概括
材料1、4反映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人员、技术、资金等多方面支持。
材料2、3、5反映了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西部大开发
在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主要是面向西部地区,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此外,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结束了西藏没有火车通行的历史。
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定;
促进民族团结;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缩小东西部差距;
加速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
兴边富农
共同繁荣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
结合本课所学思考变化的原因。
四、铸牢民族意识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
1979年,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到西藏工作。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
有一种感动叫奉献
孔繁森自费购买药品为农牧民看病,他身边围满了等待看病的群众
孔繁森领养了三个在地震中失去亲人和家园等藏族孤儿,他们是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5岁的贡桑
孔繁森的最后一张照片,拍摄于新疆托里县境内
2010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4·14”地震发生后,北京在第一时间参与玉树灾后重建,全面拉开了对口支援玉树的序幕。十年来,北京先后派出四批援青干部人才积极参与玉树各项建设,累计投入对口支援资金26.6亿元,实施各类援建项目319个。
有一种情谊叫兄弟
玉树新风貌
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
敢于同破坏国家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
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平等对待、关心、帮助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学。
作为学生,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如何与不同民族的同学相处呢?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