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 -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 -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09 10:0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题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教学目标:
1.
能力与技能:
(1)掌握抛物线的定义,理解抛物线的发生过程
(2)掌握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图像、焦点、准线之间的关系
(3)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抛物线标准方程。
2.
过程与方法:
(1)
有实际问题引入要研究的课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发现抛物线的形成过程。
(2)
求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中贯彻数形结合的思想。
(3)
掌握待定系数法在方程中的应用。
3.
情感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探照灯、汽车前灯、卫星天线、激光
望远镜都是利用抛物线原理制成的,因此在生活当
中,抛物线是一个用途非常广泛的曲线。下面简单
介绍抛物线的光学反射原理,引起学生的兴趣。从
而引出课题: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二.新课:
1.
抛物线的定义:先从一个有趣的实验说起,仔细讲解实验的过程,让学生从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抛物线的特点,从中学生可以自己总结出抛物线的定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F不在l上)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同时强调抛物线定义也是抛物线的性质即:是抛物线上的点就满足到焦点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
2.
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求一般曲线的方程(一般步骤):1.建系2.设点3列式4.化简
建立抛物线的坐标系(由学生讨论)过点F做准线L的垂线,垂足为K。以直线KF为x轴,线段KF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KF︱=
p,则焦点F的坐标是(,0),准线l的方程为
设点M的坐标为(x,y),由定义可知所以化简得到
3.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我们把方程
叫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其中p为正常数,它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即|KF|)。
4.
四种抛物线标准方程形式:
?
?
根据上表中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不同形式与图形、焦点坐标、准线方程对应关系,如何判断抛物线的焦点位置和开口方向?(由学生讨论)
第一:(焦点位置)一次项的变量如为X(或Y)
则X轴(或Y轴)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焦点就在对称轴上!
第二:(开口方向)一次的系数决定了开口方向。
5.
例题:(过程见附录)
例1:求下列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
(1)、;
(2)、;(3)、
例2: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焦点坐标是F(0,-2);(2)、准线方程是;(3)、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2
例3:如图,汽车前灯反射镜与轴截面的交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灯口所在的圆面与反射镜的轴垂直,灯泡位于抛物线的焦点处。已知灯口直径是24cm,灯深10cm,求灯泡离反射镜的顶点的距离。
?
?
思考:求过点A(-3,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6.
总结:(由学生自行总结)
1、抛物线的定义。
2、抛物线四种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及p的几何意义。(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3、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课后记: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重点放在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在有趣的实验中体会到定义的本质,在整个课堂中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发展问题—最后能够和开始的引入呼应,解决一道关于汽车前灯灯泡位置的问题,这样就达到了很好的呼应效果,使整堂课完整充实,前后呼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感觉是由浅入深,由实践抽象到理论再回归实践,非常有趣。
探照灯
汽车前灯
卫星天线
射电望远镜(美国)
射电望远镜(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