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7 16:50:5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黄河颂》
第一部分
教学目标分解
《黄河颂》(1课时)教学目标双向表
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
重点
难点
检测方法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鉴
应用
字词
气魄、山巅、澎湃、狂澜、浊流宛转、劈、臂膀、哺育、滋养


A、B
句子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C、D、F
主旨
歌颂黄河,歌颂我们民族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鼓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C、D、E
语法
?
A、B、C
修辞
排比
反问
比喻
夸张
?
C、D、E、
写作方法
呼告手法
D、E、F
文学知识
《黄河大合唱》

A、
光未然

D
主要检测题型:
A、填空题
B、判断题
C、选择题
D、简答题
E、阅读分析题
F、欣赏评价题
第二部分
课堂教学设计
一、关于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内容分析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对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我设计在课堂上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适当的音乐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总的来说,我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为主,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赞颂黄河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文化内涵。
(三)教材前后联系
本单元选文展示杰出的文学家、科学家、思想家的精神品质,以及他们各有的感人言语,独特个性。
二、关于教学设计的建议
(一)学生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还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感受。
(二)教学方法设计
我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首先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其次提升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进行由知识为本位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转移.第三尊重学习规律,把握阅读教学原则,坚持紧扣文章中心,联系上下文,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巧设问题,积极引发学生思考,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实践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大屏幕上打出黄河的图片,老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作出如下的解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播放音频:《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保卫黄河》。
  二、学会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强调朗读时,要注意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同时要融合国难当头的悲壮情怀;
  2、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指导朗读:
  (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3、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4、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5、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的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
  6,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组合,予以鼓励。
  注
: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
  三、内容研讨
  (一)、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二)、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三)、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哪一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由“望”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四)、品尝“颂黄河”部分。
  1、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
了黄河。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五)、“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想想看,这一尾声起什么作用?诗歌最后两句采用什么修辞方法,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感情?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六)、1、品赏诗歌的语言特点和风格。学生谈一谈:你认为这首诗的风格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明确: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2、、小结。(大屏幕显示下列板书)
  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
  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尾声: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黄河——(象征)——中华民族
  课文中值得学习借鉴的表现技法主要有:(1)呼告(2)反复(3)比喻拟人
  三、学生自由畅谈,说一说在读诗时,你从诗句中想到了什么?可结合一句诗来想像,也可结合几句诗来谈,还可结合全文来说。
  四、拓展延伸,参与实践。
  1、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的心得,谈谈我们应为振兴中华作出怎样的贡献,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2、课后向老人询问抗日救亡时的小故事。
第3部分
教学效果检测
  一、自主实践
1.给下列的注音写上汉字。
山diān______???
péng?
pài____?????
狂lán______??
屏zhàng______???
bǔ______育?????
体pò______?
zī______长?
2.用线条将下列词语与正确的义项搭配起来。
澎湃??????????????
生产;产生(多用于抽象的事物)。
狂澜??????????????
喂养,也比喻培养。
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育??????????????
巨大的波浪,猛烈的潮流。
滋长??????????????
波浪相互撞击。
3.《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______作品,由______作词,______谱曲。作品由______等八个乐章组成,它以______、______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4.对课文内容的分析错误的是(???

A.《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的歌词,也是二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B.诗歌着眼于“歌颂”,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站在高山之上,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气势恢宏的颂歌。
C.诗人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向它学习,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D.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5.“啊!黄河!”这句诗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复出现是为了对所歌颂的对象加以强调。
B.这是作者在“望”黄河的基础上,情不自禁地歌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C.反复出现,从不同角度赞颂黄河,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D.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二、能力提高??
望黄河滚滚,-----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1.这节歌词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层,请在原文上用“||”划出层次,并写出层意。
2.歌词中三次出现的“啊!黄河!”,作者是从三个角度来抒写的,请根据作者的思路把它表达出来。
3.作者为什么称黄河为“摇篮”,是“屏障”?
4.你是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5.这段歌词在押韵上有_______的特点,在风格上有_______的特点。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_______的图画,所以我们在朗读时,要带有_______的情感。
三、写作攻略
如果你就站在黄河岸边,望着浊浪滚滚的波涛,内心是否难以平静?请借借鉴本文语言上的某些特点,试着写一首小诗,表达对黄河的热爱。
  【参考答案】
一、自主实践
1.巅?
澎湃?
澜?
障?
哺?
魄?
滋2.略3.合唱音乐?
光未然?
冼星海?
《黄河船夫曲》、《黄河颂》?
丰富的艺术形象?
壮阔的历史场景4.A?5.A
二、能力提高
1.第二层:望黄河?
第二层:颂黄河
2.一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二是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三是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精神源远流长。?
3.比作“摇篮”,是因为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的炎黄子孙,它又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把它比作屏障是因为黄河天险在地理位置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制胜法宝,突出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
4.作者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黄河的主流比作巨人的躯干,把支流比作臂膀,以写出黄河的伟大力量.
5.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美联社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刻划出黄河的豪迈形象波澜雄伟宏大工业豪迈雄健,壮怀激越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