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第九章《压强》复习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第九章《压强》复习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09 08: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第九章《压强》复习题
1.如图的图片都来自于课本,关于它们的分析,正确的是(

A.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细管内液面将下降
B.借助大气压的作用,瓶内的水不会掉下来
C.锅炉水位计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
D.安全线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因流速增大导致压强增大而带来的危险
2.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和现象中,表述正确的是(

A.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小,锅内的水沸点降低
B.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时,实际上是靠大气压把饮料从瓶中“压”上来的
D.人潜水的深度不能太大,这是因为大气压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下面几幅图展示的是我们课堂上做过的实验,有的运用了相同的物理知识。其中哪一个实验和覆杯实验运用的物理知识一样(

A.用吸管吸饮料
B.热气球升空
C.向悬挂的气球一侧吹气
D.从倒置的漏斗口向下吹气,观察乒乓球是否落下
4.如图所示,红色的水从塑料瓶侧壁的两个小孔喷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从塑料瓶侧壁的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两孔中喷出的水远近不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C.若两孔大小相同,则相同时间内两个小孔流出的水的质量一样多
D.若将塑料瓶装满水后并拧紧瓶盖,水不会从小孔中喷出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液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的底面积为S1,乙容器的底面积为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液体对容器底压力为F2、压强为P2.已知3S1=5S2,2ρ1=ρ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F1>F2,P1B.F1=F2,P1C.F1D.F1P2
6.如图所示的四种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7.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来解释的是(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图甲: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是利用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B.如图乙:多轴平板货车装有很多轮子主要目的是减小摩擦力
C.如图丙:人利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因为嘴对饮料的作用力将饮料吸入口中
D.如图丁:飞机升力的产生是由于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小,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
9.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B.图乙:飞机升空是利用了空气对飞机的浮力
C.图丙: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压强
D.图丁:对烧瓶中沸腾的水停止加热,用冷水浇烧瓶底部,瓶中水再次沸腾,这是因为瓶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10.如图所示,将一块比管口稍大的薄塑料片(不计塑料片的质量和厚度)堵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后竖直插入水槽中,玻璃管下端所处深度h为0.1m,玻璃管横截面积为2cm2(ρ酒精=0.8×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塑料片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980Pa
②塑料片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1.96×10-2N
③从管口缓慢注入水与水槽液面相平时,塑料片所受压强为0
④从管口缓慢注入酒精,当塑料片恰好脱离时,酒精柱的高度为15cm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
11.奥运会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奥运村里为运动员准备的床使用硬纸板材料制成(如图所示),纸板床长2米,宽0.9米,高0.4米,能够承载的最大质量是200千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平躺时,床的受力面积为1.8m2
B.该床能承受的最大的压力为200N
C.运动员在床上站立时比平躺时对床的压力大
D.运动员在床上站立时比平躺时对床的压强大
12.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正方体甲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正方体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甲、乙剩余部分均顺时针旋转90°,如图所示。甲、乙剩余部分顺时针旋转90°前后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Ap甲小于Ap7。关于原来的压强p甲、p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p甲一定小于p乙
B.p甲可能等于p乙
C.p甲一定等于p乙
D.p甲一定大于p乙
13.如图所示是“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的情景,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某科技馆展厅内有一台“玉兔二号”月球车的模型,其质量为36kg,当模型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若模型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0cm2,则模型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14.(1)如图1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把等质量的水倒入两容器中,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把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左、右盘上,则天平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如图2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
(选填甲”或“乙)容器里的液体密度较大;烧杯甲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烧杯乙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若甲容器装的液体密度为1.0×103kg/m3,则A点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是
。(取g=10N/kg)
15.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内漏进了少量的空气,此时玻璃管竖直放置如图所示。假如把玻璃管竖直向上提起一段距离,并保证玻璃管下端仍然浸在水银中。那么,玻璃管中水银的高度将
(选“降低”、“不变”“升高”),原因是

16.学习了“流体压强”的知识后,小明做了如下的实验:
(1)小明用3D打印机制作了四种模型,分别固定在支架上,放置于电子秤上,如图所示,用吹风机相同挡位正对模型从右向左水平吹风,其中电子秤示数可能明显减小的是

(2)小明将如图所示的玻璃管与水龙头相连,打开水龙头调节到合适的流量,使水不至于从竖管中溢出,则你将会观察到当水流稳定后
(选填“A”、“B“或C”)管中液面最高。
17.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
(1)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被压下的深浅,这显示了
;实验中用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
和转换法。
(2)比较甲、乙可得:
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以下各种现象中,利用了由图乙、丙得到的结论的是
(选填字母代号)。
A.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一定的值
(4)图丙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p和海绵对小桌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p'(选填“>”“<”或“=”)。
18.如图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盐水>ρ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型管两侧液面的
来表示。
(2)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3)探究可知,深度相等的B、C两点,C处压强更大。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中,压强最大的是在
位置。
19.小明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p=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
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长度为4.00cm
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Pa
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
(摩擦力/大气压力)为0.3N.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了大气压的值
20.如图甲,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00g、体积为40cm3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是多少?
(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沉入液体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第九章《压强》复习题答案
1.如图的图片都来自于课本,关于它们的分析,正确的是(

A.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细管内液面将下降
B.借助大气压的作用,瓶内的水不会掉下来
C.锅炉水位计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
D.安全线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因流速增大导致压强增大而带来的危险
答案:C
2.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和现象中,表述正确的是(

A.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小,锅内的水沸点降低
B.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时,实际上是靠大气压把饮料从瓶中“压”上来的
D.人潜水的深度不能太大,这是因为大气压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AC
3.下面几幅图展示的是我们课堂上做过的实验,有的运用了相同的物理知识。其中哪一个实验和覆杯实验运用的物理知识一样(

A.用吸管吸饮料
B.热气球升空
C.向悬挂的气球一侧吹气
D.从倒置的漏斗口向下吹气,观察乒乓球是否落下
答案:A
4.如图所示,红色的水从塑料瓶侧壁的两个小孔喷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从塑料瓶侧壁的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两孔中喷出的水远近不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C.若两孔大小相同,则相同时间内两个小孔流出的水的质量一样多
D.若将塑料瓶装满水后并拧紧瓶盖,水不会从小孔中喷出
答案:D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液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的底面积为S1,乙容器的底面积为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液体对容器底压力为F2、压强为P2.已知3S1=5S2,2ρ1=ρ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F1>F2,P1B.F1=F2,P1C.F1D.F1P2
答案:C
6.如图所示的四种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答案:D
7.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来解释的是(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图甲: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是利用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B.如图乙:多轴平板货车装有很多轮子主要目的是减小摩擦力
C.如图丙:人利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因为嘴对饮料的作用力将饮料吸入口中
D.如图丁:飞机升力的产生是由于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小,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
答案:D
9.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B.图乙:飞机升空是利用了空气对飞机的浮力
C.图丙: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压强
D.图丁:对烧瓶中沸腾的水停止加热,用冷水浇烧瓶底部,瓶中水再次沸腾,这是因为瓶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答案:B
10.如图所示,将一块比管口稍大的薄塑料片(不计塑料片的质量和厚度)堵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后竖直插入水槽中,玻璃管下端所处深度h为0.1m,玻璃管横截面积为2cm2(ρ酒精=0.8×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塑料片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980Pa
②塑料片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1.96×10-2N
③从管口缓慢注入水与水槽液面相平时,塑料片所受压强为0
④从管口缓慢注入酒精,当塑料片恰好脱离时,酒精柱的高度为15cm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
答案:A
11.奥运会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奥运村里为运动员准备的床使用硬纸板材料制成(如图所示),纸板床长2米,宽0.9米,高0.4米,能够承载的最大质量是200千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平躺时,床的受力面积为1.8m2
B.该床能承受的最大的压力为200N
C.运动员在床上站立时比平躺时对床的压力大
D.运动员在床上站立时比平躺时对床的压强大
答案:D
12.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正方体甲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正方体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甲、乙剩余部分均顺时针旋转90°,如图所示。甲、乙剩余部分顺时针旋转90°前后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Ap甲小于Ap7。关于原来的压强p甲、p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p甲一定小于p乙
B.p甲可能等于p乙
C.p甲一定等于p乙
D.p甲一定大于p乙
答案:A
13.如图所示是“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的情景,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某科技馆展厅内有一台“玉兔二号”月球车的模型,其质量为36kg,当模型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若模型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0cm2,则模型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答案:小于
360N
9000
14.(1)如图1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把等质量的水倒入两容器中,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把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左、右盘上,则天平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如图2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
(选填甲”或“乙)容器里的液体密度较大;烧杯甲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烧杯乙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若甲容器装的液体密度为1.0×103kg/m3,则A点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是
。(取g=10N/kg)
答案:(1)小于
平衡
(2)小于
1000Pa
15.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内漏进了少量的空气,此时玻璃管竖直放置如图所示。假如把玻璃管竖直向上提起一段距离,并保证玻璃管下端仍然浸在水银中。那么,玻璃管中水银的高度将
(选“降低”、“不变”“升高”),原因是

答案:升高
上提玻璃管时,玻璃管内上方空气体积变大,气体压强变小,大气压压着水银柱上升
16.学习了“流体压强”的知识后,小明做了如下的实验:
(1)小明用3D打印机制作了四种模型,分别固定在支架上,放置于电子秤上,如图所示,用吹风机相同挡位正对模型从右向左水平吹风,其中电子秤示数可能明显减小的是

(2)小明将如图所示的玻璃管与水龙头相连,打开水龙头调节到合适的流量,使水不至于从竖管中溢出,则你将会观察到当水流稳定后
(选填“A”、“B“或C”)管中液面最高。
答案:(1)B(2)A
17.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
(1)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被压下的深浅,这显示了
;实验中用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
和转换法。
(2)比较甲、乙可得:
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以下各种现象中,利用了由图乙、丙得到的结论的是
(选填字母代号)。
A.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一定的值
(4)图丙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p和海绵对小桌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p'(选填“>”“<”或“=”)。
答案:(1)压力的作用效果
控制变量(2)受力面积
压力越大(3)A(4)=
18.如图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盐水>ρ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型管两侧液面的
来表示。
(2)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3)探究可知,深度相等的B、C两点,C处压强更大。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中,压强最大的是在
位置。
答案:(1)高度差(2)液体深度(3)D
19.小明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p=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
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长度为4.00cm
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Pa
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
(摩擦力/大气压力)为0.3N.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了大气压的值
答案:F/S;有刻度部分;1.04×105;排空注射器内的空气;摩擦力
20.如图甲,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00g、体积为40cm3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是多少?
(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沉入液体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1)1g/cm3(2)103Pa(3)1.32×103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