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章末测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章末测试卷(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09 09:1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力与运动
章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一个苹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受到的重力与苹果对桌面的圧力是一对平衡力
B.苹果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苹果受到的重力小于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
D.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大于苹果对桌面的压力
2.下列情境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正在弯道上速滑的运动员
B.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理书
C.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
D.正在进站的火车
3.如图所示,滑板车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如果人不再用脚蹬地,它最终就会停下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蹬力越大车的惯性越大
D.蹬力越小地面对车的摩擦力越小
4.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5.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则
A.木块受到的拉力大于摩擦力
B.木块相对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
C.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在木块上放一钩码后,继续拉动木块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6.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分别以v1、v2、v3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且v1A.F1=F2=F3
B.F1>F2>F3
C.F1D.无法确定
7.将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端与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大小分别是
A.水平向右,3.4N
B.水平向左,3.4N
C.水平向左,2.6N
D.水平向右,2.6N
8.在汽车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解释:
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
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
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
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
以上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A.④①②③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9.如图是汽车拉力赛途经的一段“S”形水平弯道,为了更安全,现场观众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10.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B.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的一条重要规律
D.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
11.如图所示,当人推墙时,人将向后退,对此现象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仍然受到墙的作用力
B.人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C.人停下来后惯性就消失了
D.人对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12.“移动式划船机”在重庆市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学生创造发明一等奖。它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图所示是现场的操作演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操作划船机运动时,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3.如图所示,用塑料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又落到它原来的位置,是由于它们具有____.棋子飞出的瞬间运动状态是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塑料尺施加的____的作用.下面两个棋子静止不动,是受____力作用.
14.如图所示,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但没有推动,小车受到的摩擦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N,如果此时小车受到的外力都同时消失,小车将处于______状态.
15.如图所示,用3N水平力F拉长木板A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运动,而B静止不动时,若逐渐增大F(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则B受到摩擦力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方向向____。
16.小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___(相同/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先后让小车在棉布、木板、玻璃上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___.进一步推理,如果没有阻力,运动的小车将保持___(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状态.
17.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遇事紧急刹车后,自行车由于_______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在刹车的过程中,是通过增大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18.小强行走时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倾倒.对此情景合理的解释是:小强原来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_的,当他的_________(选填“脚”或“上身”)的运送状态突然改变时,他的_________(选填“脚”或“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1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重为4N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5N的砝码时,木块保持静止状态。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作匀速直线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7N的砝码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N.木块的运动状态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的摩擦).
20.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____状态.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1.如图所示,灯笼用细线悬挂,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22.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弹簧上并压缩弹簧向下做减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画出小球所受的重力G和弹力f。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3.如图(a)、(b)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___”实验.按图(a)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___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b)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___,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___.
24.“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___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_.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
25.科学事实告诉我们:“质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物体,它们在空气中下落的快慢由物体的形状决定”。小明和小红同学决定通过实验验证这一结论。
在无风的教室里,他们取三张相同的纸,将一张捏成紧实的纸团A,一张捏成蓬松的纸团B,一张保持原状的纸张C(如图所示)。
(1)小明选取A与B两物体做实验,实验时,他应让两物体_____________下落,并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_;
(2)小红先后选取A与B、B与C、A与C三组物体做实验,小明只选取A与B两物体做实验。你认为___同学的实验方法更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紧实的纸团下落最快,原状的纸张下落最慢。由此可分析得出:引起“质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物体,它们在空气中下落快慢不同”的原因是____不同。
五、综合应用题(12分)
26.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等路程的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相同速度的直线运动,如从静止开始,1s末的速度是2m/s,则2s末的速度是4m/s,3s末的速度是6m/s……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s=vt,在它的v-t图像中(图1),阴影矩形的边长正好是v和t,可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对应着v-t图像中阴影的面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也有类似的关系.
现有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由静止开始沿平直道路做匀加速运动,在10s末速度达到10m/s,然后以此速度做50s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减速慢慢停下.
(1)从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计时,在图2中作出汽车在1min内的v-t图像.
(2)求这1min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3)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使汽车前进的牵引力F1和阻碍汽车运动的阻力F2,试分析这一分钟内F1和F2的大小关系.
参考答案
1.B 2.
B 3.
B
4.
D 5.
C 6.A 7.
C 8.
B 9.
B 10.C 11.B
12.D
13.惯性

平衡
14.等于
静止
15.不变
右(前)
16.相同
路程
匀速直线运动
17.惯性
压力
18.运动

上身
19.0.5
0.6

20.静止
4
21.
22.
23.二力平衡的条件
静止
相同
相反
24.(1)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速度
(2)木板

(3)匀速直线
25.(1)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两物体下落的快慢
(2)小红多次实验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3)空气阻力的大小
26.(1)略
(2)550m
(3)0~10s,F1>F2
10~60s,F1=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