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达濠二中第一次月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2011达濠二中第一次月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5-05 21:31:00

文档简介

达濠第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
本试卷共5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卷Ⅰ、试卷Ⅱ两部分,试卷Ⅰ为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Ⅱ后面的答题卡上;试卷Ⅱ直接答在试卷上。
2.请在答卷上将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3.考试结束,只上交第Ⅱ卷。答在密封线外的一律不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70分)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 )
A.水螅 B.心肌细胞 C.草履虫 D.卵细胞
2、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 )
A.陆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种群和群落 D.生物圈
3、直接参与思考问题的最小结构是( )
A.大脑 B.神经细胞 C.神经系统 D.血液
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5、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其细胞中主要的化学元素是( )
A.C、H、O、N、Fe、P B.H、O、Mn、S、P、Mg
C.C、P、O、S、H、N D.N、P、K、CA、Mg、Fe
6、下列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蓝藻与根霉 B.细菌与草履虫
C.支原体与放线菌 D.衣藻与变形虫
7、当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时,在视野中共有50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10×时,则可推算在视野中可看到的细胞有 ( )
A.20个 B.8个 C.16个 D.32个
8、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生成一分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
A.氨基 B.羧基
C.一个来自氨基和一个来自羧基 D.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
9、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
A.酪氨酸的氨基多  B.精氨酸的氨基多
C.两者的R基组成不同 D.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
10、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a,一个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m个 氨基酸,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am-18(m-n) B.am C.am-18(n-1) D.am-18n
11、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聚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孑孓、水蚤等,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下列各项中,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 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
1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我们看不到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核膜 C、细胞膜 D、细胞质
13.一棵桑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
A、细胞 →个体
B、细胞 →组织 →器官 →个体→系统
C、细胞 →组织 →器官 →个体
D、细胞 →器官 →组织 →个体→系统
14.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源关系
C.说明了动植物的细胞是一样的
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15.若不动显微镜的其它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10×转换成40×,视野中的光线将会( )
A.变亮 B.变暗 C.无变化 D.变化无规律
16、小小的细胞奥秘多,前人探索付辛劳!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C.同一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和功能都相同    D.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17、假若某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构成,它们含有3条多肽链,则它们具有的肽键数和R 基团数分别是( )
A.n个和n个 B.n-3个和n个
C.n个和n-3个 D.n-3个和n-3个
18、甲状腺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特征元素依次是 ( )
A、I、Mg、Fe B、Cu、Mg、I C、I、Fe、Mg D、Fe、Mg、I
19、在大熊猫和大肠杆菌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分别是( ) A.C和O B.C和H C.O和C D.H和O
20、某一蛋白质由4条肽链组成,共含有109个肽键,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NH2和—COOH个数及氨基酸数分别为 ( )
A.105个,105个,105个 B.110个,110个,110个
C.4个,4个,113个 D.1个,1个,113个
21、下列物质中,不是组成生物体蛋白质氨基酸的是 ( )
A. B.
C. D.
22.下列关于蓝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B.蓝藻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C.蓝藻的细胞有细胞壁,且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属于植物
D.蓝藻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3、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 )
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
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24、在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构成人体的氨基酸缩合成化合物,则其中含有的氨基、羧基、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
A.3、3、2 B.4、3、3 C.2、2、2 D.3、4、2
25、一个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100倍,这里“被放大100倍”是指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物象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26、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蛙的上皮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A.a     B.b      C.c      D.d
27、下列元素均属微量元素的是( )
A.S、N、Ca、K B.Fe、Mg、Cu、Mo
C.Mn、Zn、Cu、B D.S、P、Mg、Fe
28、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别是:( )
A.乳酸杆菌和蓝藻 B.肺炎双球菌与HIV病毒
C.酵母菌与烟草花叶病毒 D.沙眼衣原体与衣藻
29、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施莱登和施旺 C.袁隆平 D.列文虎克
30、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 )
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
31、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一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 )
A. 5、9、4、1  B.4、8、5、1 C.5、8、4、1 D.4、9、4、1
32、用低倍镜观察菠菜叶的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换上高倍镜后异物仍在,异物可能在( )
A.物镜上 B. 镜筒中 C. 材料中 D.目镜上
33、在亲代与子代之间充当人类遗传物质传递“桥梁”的细胞是( )
A.受精卵 B.卵细胞和精子 C.精子 D.胚胎
34、下列有关肽键写法中,不正确的是( )
35、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的相互结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 ⑤多肽   ⑥蛋白质
A.②→①→③→⑤→④→⑥ B.①→③→②→④→⑥→⑤
C.②→①→⑥→③→④→⑤    D.②→①→③→④→⑥→⑤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36、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虽具有多样性,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那就是都有( )
A.细胞膜 B.染色体 C.细胞质 D.细胞核
37.下列有关混合液的检测实验中,结果正确的是( )
选项 有关物质 所用试剂 颜色反应
A 淀粉 碘液 蓝色
B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C 蔗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D 脂肪 苏丹IV染液 橘黄色
38、 下列哪几项与蛋白质多样性有关( )
A.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 B.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序列
C.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 D.氨基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
39、下列哪几项是蛋白质的功能( )
A.调节和构成细胞结构 B.运输和运动 C.储存能量 D.免疫与信息传递
40、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到高倍镜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D.高倍镜缩小了视野,放大了倍数
41、下列关于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
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0.01g/ml的CuSO4溶液中滴入等量的0.1g/ml的NaOH溶液
C、双缩脲试剂的配制是将4滴0.05g/ml的CuSO4溶液中滴入0.1g/ml的NaOH溶液
D、双缩脲试剂含有两种试剂: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4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中,下列正确的是( )
A、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B、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细胞只有拟核
C、真核细胞有染色体,原核细胞只含有DNA
D、真核细胞有多种细胞器,原核细胞只含有核糖体
43、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加入斐林试剂时,先加甲液再加乙液
B、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匀后再加入
C、加入斐林试剂后要把试管放入盛有100℃沸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in
D、要用显微镜观察颜色的变化
44、下列关于氨基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种类约有20种
B、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C、非必需氨基酸就是人体不需要的氨基酸
D、必需氨基酸就是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
45、下列写法正确的是( )
A 肽键 CO—NH B 氨基 —NH2
C 氨基酸 D 羧基 —COOH
达濠第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答题卷
本试卷共5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卷Ⅰ、试卷Ⅱ两部分,试卷Ⅰ为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Ⅱ后面的答题卡上;试卷Ⅱ直接答在试卷上。
2.请在答卷上将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3.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答在密封线外的一律不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题号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多项选择 36 37 38 39 40
答案
多项选择 41 42 43 44 45
答案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46、(9分)下图为细菌和酵母菌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叫 其本质是

(2)细菌和酵母菌最主要的差别是

(3)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的结构是:
细菌中①与酵母菌中的 ,细菌中的③与酵母菌中的 ,
细菌中的④与酵母菌中的 结构名称相同。
(4)细菌和酵母菌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性说明细胞具有 性,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相似性说明细胞具有 性。
47、(11分) 将下列生物的细胞或结构进行归类
⑴ 大肠杆菌 ⑵ 念珠藻 ⑶ 蓝藻 ⑷ 酵母菌 ⑸ 真菌
⑹ HIV病毒 ⑺ 衣原体 ⑻ SARS病原体 ⑼ 乳酸菌 ⑽ 胰岛素 ⑾ 草履虫
A.真核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原核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非细胞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8分)下表中各元素的数据代表该元素占原子总量的百分比。请据表回答问题。
岩石的成分% 氧 硅 铝 铁 钙 钠 钾 镁 钛 氢 碳 其他成分<0.1
47 28 7.9 4.5 3.5 25 2.5 2.2 0.46 0.22 0.19
人体的成分% 氢 氧 碳 氮 钙 磷 氯 锌 硫 钠 镁 其他成分<0.1
63 25.5 9.5 1.4 0.31 0.22 0.03 0.06 0.05 0.03 0.01
(1)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都有,它普遍存在于非生物界,生物体内不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这个事实说明 。
(2)生物从非生物环境中获得的元素与环境中的元素的比例相差甚远。如岩石圈中氢、碳、氮加在一起占总原子数不到1%,而在生物体中则占74%左右。这个事实说明

(3)从此表看,人体成分中没有铁的含量,是否人体不含铁 。为什么
49、(15分)请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分析回答:
(1)图中①表示 ,⑨表示 。
(2)该化合物是由 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分子的水形成的,各个氨基酸之间以 连接,这种化学连接的结构可以简写成 。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称为 。
(3)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决定的,其编号是 。(2分)
(4)写出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 _______ 。(2分)
(5)如果图中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80,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是     。(2分)
50、(7分)下面是“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鉴定”实验的材料和部分操作步骤。
(一)实验材料:梨匀浆、新鲜牛奶
(二)实验步骤:鉴定还原糖时,在试管内注入2mL梨匀浆,加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立即观察颜色变化;鉴定蛋白质时,取牛奶样液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后,加入双缩脲试剂B。观察是否出现蓝色。
(1)请指出“实验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订正:
① ;
② 。
(2)鉴定还原糖时,不宜选择番茄做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2分)
(3)观察植物细胞分裂时,对观察的细胞图像由A图变为B图,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装片向 移动,使甲像移到 ,换上 观察。
NH—C—COOH
R
H








PAGE
6达濠第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答题卷
本试卷共5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卷Ⅰ、试卷Ⅱ两部分,试卷Ⅰ为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Ⅱ后面的答题卡上;试卷Ⅱ直接答在试卷上。
2.请在答卷上将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3.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答在密封线外的一律不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B B C D B C C A D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 B B B C A C D C C C D D
题号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B B C A D B D 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多项选择 36 37 38 39 40
答案 AC ABD ABC ABCD AD
多项选择 41 42 43 44 45
答案 AD BCD ACD ABD BD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46、(9分)下图为细菌和酵母菌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叫 拟核 其本质是
DNA 。
(2)细菌和酵母菌最主要的差别是
酵母菌的细胞核是有核膜包
裹的成形的细胞核 。
(3)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的结构是:
细菌中①与酵母菌中的 ⑤ ,细菌中的③与酵母菌中的 ⑧ ,
细菌中的④与酵母菌中的 ⑥ 结构名称相同。
(4)细菌和酵母菌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性说明细胞具有 多样 性,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相似性说明细胞具有 统一 性。
47、(11分) 将下列生物的细胞或结构进行归类
⑴ 大肠杆菌 ⑵ 念珠藻 ⑶ 蓝藻 ⑷ 酵母菌 ⑸ 真菌
⑹ HIV病毒 ⑺ 衣原体 ⑻ SARS病原体 ⑼ 乳酸菌 ⑽ 胰岛素 ⑾ 草履虫
A.真核细胞:_(4)(5)(11)__________________;
B.原核细胞:____(1)(2)(3)(7)(9)______________;
C.非细胞结构:____(6)(8)(10)_____________。
48、(8分)下表中各元素的数据代表该元素占原子总量的百分比。请据表回答问题。
岩石的成分% 氧 硅 铝 铁 钙 钠 钾 镁 钛 氢 碳 其他成分<0.1
47 28 7.9 4.5 3.5 25 2.5 2.2 0.46 0.22 0.19
人体的成分% 氢 氧 碳 氮 钙 磷 氯 锌 硫 钠 镁 其他成分<0.1
63 25.5 9.5 1.4 0.31 0.22 0.03 0.06 0.05 0.03 0.01
(1)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都有,它普遍存在于非生物界,生物体内不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这个事实说明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
(2)生物从非生物环境中获得的元素与环境中的元素的比例相差甚远。如岩石圈中氢、碳、氮加在一起占总原子数不到1%,而在生物体中则占74%左右。这个事实说明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两者还具有差异性 。
(3)从此表看,人体成分中没有铁的含量,是否人体不含铁 人体内含铁,它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 。为什么
表中没有是因为铁是微量元素,含量少
49、(15分)请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分析回答:
(1)图中①表示 氨基 ,⑨表示 羧基 。
(2)该化合物是由 4 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3 分子的水形成的,各个氨基酸之间以 肽键 连接,这种化学连接的结构可以简写成 -CO-NH- 。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脱水缩合_____,该化合物称为 四肽(多肽) 。
(3)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R 决定的,其编号是 ②④⑥⑧ 。(2分)(全答对才给分,答不全0分)
(4)写出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 _______ 。(2分)
(5)如果图中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80,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是 666   。(2分)
50、(7分)下面是“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鉴定”实验的材料和部分操作步骤。
(一)实验材料:梨匀浆、新鲜牛奶
(二)实验步骤:鉴定还原糖时,在试管内注入2mL梨匀浆,加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立即观察颜色变化;鉴定蛋白质时,取牛奶样液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后,加入双缩脲试剂B。观察是否出现蓝色。
(1)请指出“实验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订正:
① 鉴定还原糖时,加入婓林试剂后应该隔水加热后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 ;
② 鉴定蛋白质时,应该是观察是否出现紫色 。
(2)鉴定还原糖时,不宜选择番茄做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番茄组织具有颜色,干扰实验结果的观察 。(2分)
(3)观察植物细胞分裂时,对观察的细胞图像由A图变为B图,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装片向 左 移动,使甲像移到 视野中央 ,换上 高倍镜 观察。








NH2—C—COOH
R
H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