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从种瓜得瓜说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从种瓜得瓜说起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07 07:0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种瓜得瓜说起》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豆子、小植物等活动的开展,知道什么是遗传和变异现象。
2.调查自己家族并观察身边同学的外貌,进一步提升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
3.能与同学合作交流,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在活动中感受生命科学的神奇,渗透生命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寻找更多的证据。
难点:动植物中遗传和变异调查活动的落实和组织。
教学准备
调查表格、课件、黄豆、小植物等;课前安排学生完成家族中遗传特征的调查活动。
教学设计:
1、游戏导入:谚语接龙
师:这节课,我们从种瓜得瓜说起。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谚语接龙的游戏。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天下乌鸦----一般黑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一母生九子----连娘十个样
师:这些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其实,这些谚语中蕴含着自然界中神奇的秘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谚语背后的秘密。
二、活动一:寻找相似和差异。
1.观察黄豆、植物。(找找它们有哪些相似和差异呢?)
师:首先我们来一起观察黄豆和小植物。我们的观察任务是寻找一模一样的豆子或者一模一样的叶片。若实在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我们就找两片相似的叶子和两颗相似的豆子,在放大镜下观察,记录下它们的相似点和差异。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材中的图片观察。
4.
小结:遗传——水稻繁殖的后代还是水稻,狗妈妈生的孩子还是狗,这种现象就是遗传。变异——狗妈妈的几个孩子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长相都有区别,这一现象就是变异。
5.课件出示谚语接龙中的四句谚语,让学生领会这四句谚语讲的就是遗传和变异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认识什么是遗传现象,什么是变异现象。不光是本课的核心,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也是重点和基础。教材中仅呈现了四幅图,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初步让孩子们理解认识遗传和变异现象。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在开课的黄金时间,我便为每个小组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小盘黄豆,每个小组一盆绿色植物。并给孩子们一个活动任务“寻找一模一样的豆子、叶片”,在观察中,孩子们自然会发现要找到两粒一模一样的豆子、两片一模一样的叶片是不可能的。进而又引导孩子观察这些豆子、叶片的相似和差异。有了这样一个生动的观察活动,再安排图片观察,从植物、动物到人的观察,就水到渠成地进行了概念的构建。再对前言谚语的一个“反刍”,既是对概念的运用,更是进一步加固概念的建构。】
三、活动二:家族中的遗传和变异。
1.阅读科学家约翰.道尔顿的故事。交流彼此的阅读感受。
师:道尔顿虽然遗憾成为色盲。但他却并不自卑,而是对这个偶然的发现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对人类遗传学中的色觉缺陷有了深入的研究。让我们像科学家道尔顿一样一起来研究我们人类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2.课件出示色盲检测图若干。现场进行色盲测试。
3.小活动:图片连连看。出示一些父子母女的图片,让孩子们试着连线找一找亲人。
4.课堂交流分析课前的遗传特征调查情况。教师把学生的发现的遗传体征板书在黑板上。
(1)分小组交流“你家族中有哪些显著的遗传特征?”。
(2)小组交流后推选代表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展示。
5.请双胞胎姊妹与孩子们进行现场互动。找找双胞胎的相似和差异。
6.全班交流:我们可不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一些遗传体征,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一些呢?
7.师:我们无法改变遗传基因,更应该感谢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这独一无二的生命,但我们却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健康、美好。
【设计意图:“家族中的遗传和变异”是前一个活动的递进。旨在以人为例呈现更多遗传和变异的事实,提升学生的认知。《约翰.道尔顿的故事》隐含着遗传学知识及科学研究调查的方法指导,在阅读中除了科学知识的提炼,更应该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家族特征调查放到课前进行,除了可以根据教材调查家族中有无色盲、有无耳垂、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的调查,还可以提示学生增加“有无卷舌”、“有无酒窝”、“鼻梁高低”、“发际线”、“肤色”、家族遗传病史调查,充分的课前调查才能保证课堂交流的有效性。在孩子们进行汇报交流时,老师随机板书:身高、牙齿、肤色、双单眼皮、体型等,再组织孩子们交流,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优化一些遗传体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珍爱自己的生命。】
四、拓展延伸:
1.师:哪怕是双胞胎,依然有各自的差异。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
2.
师现场采访几个孩子们:作为全宇宙独一无二的可爱的你,学完今天的课,有什么想跟来听课的老师或者同学说的。(聊课堂收获)
3.教师赠言:祝福全宇宙独一无二的你,做最最最好的自己!
4.
小结:这节科学课马上就要结束,可人类对神奇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研究却还在继续。下课后,老师建议你们像科学家一样对身边动物植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继续观察研究,说不定,你也会像道尔顿一样,发现更多遗传学的秘密。
【设计意图:请一对双胞胎姐妹或者兄弟来到课堂互动。有的班级中若有双胞胎,可直接利用这样的生成资源。双胞胎现场与同学互动,孩子们更会感受到遗传学的神奇。哪怕是长相相似的双胞胎,都有如此多的差异。每个人都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存在,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这来之不易的生命奇迹,期待引发孩子们一些哲学遐想。安排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动植物的一些遗传特征。无限延伸的科学课堂亦如无限神奇的遗传学一样值得孩子们不断去探究思考。】
【教学点评】
从种瓜得瓜说起
----从课例《种瓜得瓜》谈如何构建“智·情·趣”的科学课堂
在课堂上来点头脑风暴、有点意外的惊喜、多点无穷无尽的遐思……这样的科学课堂一定是有意思的,生动的,让孩子们流连忘返的。
一位科学教师站立在课堂上,在和孩子们进行有趣的科学研究时,我们自身的文学情趣、为人处世的态度、世界观价值观都在有意无意中会引领孩子们的成长。在进行《从种瓜得瓜说起》的课例实施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的同时,更让课堂充满文学的意趣、哲学的意味。一堂课听下来,觉得余味无穷……
科学的意识
灵活处理教材,有趣有效的活动才能串成一堂有意思的科学课。现场观察豆子、植物远比观察几幅图要更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在开课的黄金十分钟,组织孩子们观察豆子、植物,找找“一模一样”的豆子和植物,从中感受生物体的相似和差异。
生1:我发现了两粒一模一样的豆子?
师:真的是一模一样的吗?快向同学们展示一下。
生1:这两粒豆子的形状、颜色都差不多,只是表皮一个更加光滑,一个有些褶皱。
师:那能说这两粒豆子是一模一样的吗?怎样表述更严谨?
生1:是长得相似吧!还是有差异。
……
在这样的实物观察中构建起来的概念远比看图来得深刻。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表述。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就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中构建形成了。
第二个活动是研究家族中的遗传和变异。这个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课前调查指导一定要详实有效。除了要让学生清楚要调查哪些人?还对书本上的项目进行补充。如“有无卷舌”、“有无酒窝”、“鼻梁高低”、“发际线”、“肤色”、家族遗传病史调查,充分的课前调查就保障了课堂交流的有效性。为了让课堂的讨论焦点集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了一个视频范例。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围绕“你发现了家族中哪些共同特征?”为主题进行交流。再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一个孩子上台展示她们家族特有的右脸颊酒窝,有孩子展现她们家族特有的卷发,也有孩子非常大方地告诉大家他们家三代都是色盲……指导好学生的课前调查,大量的数据调查,让孩子们在课堂交流中惊喜不断,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遗传体征,我们有没有办法来优化我们自身的遗传体征呢?在这样的讨论中,激发孩子们对生命的热爱,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调查交流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哲学的意味
哲学是各学科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支撑。“种瓜得瓜,种豆地豆”“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这样的命题本身不光蕴含着科学知识,更牵涉着一个人世界观体系建设的问题。
生1:很多人都分不清我和姐姐两个,经常喊错我们两个的名字。实际我们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我耳根有颗痣,姐姐没有。
生2:我比妹妹略高一点。
……
师:哪怕是双胞胎,依然有各自的差异。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
师:作为全宇宙独一无二的可爱的你,学了今天的课,有什么想跟来听课的老师或者同学说的。
当教师把课堂立足在哲学的高度来审视和构建,无论是观察豆子,还是现场与双胞胎的互动,不仅仅只是让学生认识到生命体个体的差异,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亦会感受到独一无二的生命之神奇,而这样的生命奇迹给予孩子们的人生启示是什么呢?教师的一个小小点拨就已经让孩子们的小脑袋瓜子里涌现出无穷无尽的遐思。无需教师多言,哲学的意味就在这千差万别的思索之中……
文学的意趣
课堂如烹饪,有好的食材、有科学的方法,但若没有好的调料,一道好菜依然难以成型。我感觉文学就是课堂的“调料”。一个有着良好文学底蕴的科学老师,肯定会让科学课堂更富魅力和意趣。
生1:我敢肯定一千粒豆子中肯定都没有两颗一模一样的?
师:你没有观察,就肯定啦?
生(笑)
生1:呵呵,我是听了大家的汇报,推测的……
在与孩子们轻松欢快的语言交流中,形成概念,享受科学的乐趣,更是在帮助孩子规范语言、梳理思维。
在湘教版科学教材中有很多故事阅读、科技史介绍,如何利用好这些教材中安排的文字资源呢?在本课教学中,紧扣教材,与学生一起阅读《约翰.道尔顿的故事》和《奇怪的皇族病》两则故事,并与孩子们一起交流阅读心得。
生1:读完故事,我觉得道尔顿观察很细致。
生2:道尔顿虽然是色盲,却一点也不自卑。
生3:为什么道尔顿的妈妈不是色盲?他却是色盲呢?……
师:道尔顿虽然遗憾成为一个色盲患者,但他并不自卑,而是对这个偶然发现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发现了人类的色觉缺陷及遗传规律。
实际教材中的这些科普阅读内容,只要安排孩子们细细品读,不光能收获更多科学知识,更能收获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这就是科普阅读之魅力。
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课程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技术和工程等范畴,在课程实施中,若试着再进行学科之间的融合,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会让科学课更加生动起来!
湘科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