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三个问题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
国际储备资产
汇率的确定
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
1.什么样的钱别人认可?
2.我的钱和你的钱怎么交换?
3.出现赊账问题怎么去解决?
四分五裂
的
货币体系
必要性:
世界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
经济大危机的的深刻教训
二战后重建世界经济的需要
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
可能性: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背景
欧洲
美国
体系化 制度化
谁定的制度?
凭借什么定制度?
谁是最大获益者?能实现“多赢”吗?
制度的内容?
体现哪些规则?
凯恩斯VS怀特
凯恩斯:以透支为原则,建立“国际清算同盟”可发行货币但不能换取黄金,国际收支恶化由顺差国与逆差国共同承担。双边支付变为多边清算。
怀特:以存款为原则,建立“国际稳定基金组织”发行货币可直接兑换黄金,美国帮助会员解决国际收支逆差,维持该国货币稳定。但认缴份额决定其投票权大小。
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最终基本上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体系化 制度化
谁定的制度?
凭借什么定制度?
谁是最大获益者?能实现“多赢”吗?
制度的内容?
体现哪些规则?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
(1).国际货币制度:
一固定:固定汇率
两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
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2)国际金融机构:
IMF:
稳定汇率和国际收支,提供中短贷款
WB:
复苏经济、提供技术及生产性长期贷款
案例一:
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韩国政府向
申请紧急贷款以稳定汇率,得到了其提供的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并按其方案进行了改革。经过短短的两年,韩国金融秩序稳定,经济迅速恢复。
案例二:汶川地震恢复重建项目获得
贷款7.1亿美元,用于受灾最严重的四川甘肃两省的基础设施和卫生教育设施重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体系化 制度化
谁定的制度?
凭借什么定制度?
谁是最大获益者?能实现“多赢”吗?
制度的内容?
体现哪些规则?
各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
国际货币有相对稳定支付体系,从而稳定世界经济秩序。
固定汇率制有利于国际资本流动,从而扩大了世界贸易。
加强了美元特权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美国必须顺差:才能让黄金流入,保障各国自由兑换黄金
希望美国逆差:才能让美元流出,使各国获得充足的美元供应。流出过多形成“美元过剩”信任危机。收支基本平衡就会“断绝”美元供应。
2.外部环境:欧共体、日本的崛起
1.内部环境:先天缺陷、内在矛盾.
特里芬难题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顺利运行,是与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充足的黄金储备分不开的。美国要履行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义务,必须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1971年,由于美国经济的衰弱,美国的黄金储备已无力支撑日益泛滥的美元,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按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随后,欧共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宣布实行自由浮动。
一篮子货币(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浮动汇率。
1976—至今
牙买加
体系(多元)
双挂钩与
实行固定汇率制
1944—1973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
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
盛行于1880—1914
国际金本位体系(英镑)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过程
1929年经济危机
转嫁危机
倾销战、关税战
危机加重
资本主义世界不断分化
德意日结成法西斯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29—1933年世界贸易总额
单位:1000美元
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第一个调解贸易的机制,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
布雷顿森林体系消除了外汇管制
三、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1.背景:
经济危机使各国意识到加强贸易合作的必要。
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经济实力且积极倡导
2.宗旨:详见教材P152
3.结果:
确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1995.1为世贸组织所取代
世贸组织总部:日内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三大经济支柱
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实现了外汇、资本和贸易自由化
总结: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