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了解长三角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的状况;认识河流对长三角地区的作用。
3.了解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对人们学生活方式的影响。
4.了解长三角地区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发达的旅游业。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掌握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之内的相互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团结合作意识。
2.?结合太仓乡土地理,从学生生活周边出发增强家乡认同感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小导游选拔赛——上学期意大利和英国友好校园来访团的到来,学生小导游的讲解和陪伴深获好评,这一次为了更好的让外国学生了解我们的家乡,现在隆重举行学生小导游选拔赛,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家乡的了解,能否带领外国学生领略家乡文化美。此次选拔赛主要为小组团体赛,共分为3个环节,3个环节后累计积分多的小组团体获胜。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运用积分比赛选拔学生小导游,激发学生积极性
二、推进新课
选拔赛环节一:外国友好交流团第一次来到我们的家乡太仓,看一看外国小伙伴们是经过哪些地区才到达我们的家乡太仓?对比他们的家乡,你对他们来到我们家乡太仓有何种生活上的建议?
(提示:气温—纬度位置?时差—经度位置
饮食—气候—出示气候图、地形—出示地形图)
小组汇总:说一说我们家乡1、指图说出长三角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对本区的地理位置作简要的评价。3、指图说出本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4、本区为什么被称作“鱼米之乡”?5、本区交通状况如何?(小组完成汇报)
【设计意图】
第一部分学习的是长三角的概况,学生通过地图对长三角的概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也锻炼学习能力。
活动:教师: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家家临河,外国小伙伴对我们的水乡有很大的兴趣,想去沙溪老街乘船畅游,你能对此位外国小伙伴说说从古至今河流对本区的影响吗?(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教师可以出示图片提示)
【设计意图】
这是一道相对开放的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让学生了解河流对本区域的重要性
拓展(P51活动题2)
教师(展示都江堰灌区图和都江堰图):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形成。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得岷江两岸地区免受水患灾害,并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设计意图】
这道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选择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只要了解都江堰以及河流不同游段对该地区的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差异。
选拔赛环节二:
我们的家乡太仓位于长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自古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目前,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外国小伙伴早就对此略有耳闻,他们想要对长三角其他城市有所了解,你能为他们介绍几个长三角地区的著名城市吗?
城市选择:上海、苏州、南京、杭州、扬州
介绍要求:说说和太仓的相对位置、说说该城市的人口数量、说说该城市和太仓的等级关系,说说该城市的重要特点
教师(出示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小组合作讨论)
【设计意图】
旨在使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状况,了解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水平发展最高,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活动:“同城效应”——外国小伙伴了解到有部分我们学校的学生家长虽然住在太仓,但是工作场所却在上海,他对此感到很疑惑,你能为他解答吗?
(教师出示太仓至上海的班车?车次?时间?往返距离)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不同交通方式的选择,通过时间的对比,了解“同城效应”。
选拔赛环节三:
长三角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现在你作为学生小导游,你会为外国小伙伴推荐哪个景点?请你收集资料向外国小伙伴介绍这个景区的文化特色。
景点选择: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周庄?同里?乌镇?西塘
特色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
(小组课前选择一个进行资料的收集?课上进行简单的汇报)
思考:为何长三角地区会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呢?
【设计意图】
通过对景点的介绍,培养学生提炼归纳的能力。思考提问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好,选拔赛三个环节已经结束,我们来看看各组的积分情况,我们为得分多者颁发证书,作为预备学生小导游。那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了我们的家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知道了他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同时也是旅游业发达的地区。那希望今后,同学们也能对自己的家乡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