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7 22:0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16、庆祝奥林匹
克运动复兴25周年
顾拜旦
2016年里约奥运会精彩瞬间
2008年北京奥运会精彩瞬间
了解顾拜旦的相关常识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梳理文章内容。
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感受演讲的魅力。
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积极投身于人类的和平事业。?
学习目标
“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每四年举行一次,若因故不能举行,届数仍按顺序计算。奥林匹克运动会曾因两次世界大战中断过三届(1916年、1940年、1944年)。
奥林匹克标志是由皮埃尔·德·顾拜旦先生于1913年构思设计的,也被称为奥运五环标志,五个环分别代表着五大洲,
奥运五环是一个整体,五色代表的是世界五大洲不同肤色的人民,亚洲是黄色的,非洲是黑色的,欧洲是蓝色的,美洲是红色的,大洋洲是绿色的。五环连在一起代表着五大洲的人们能够友好相处。
近30年奥运会举办时间、地点及主题口号
1984年
洛杉矶;参与历史
1988年
汉城:和谐、进步
1992年
巴塞罗那:永远的朋友
1996年
亚特兰大:世纪庆典
2000年
悉尼:分享奥林匹克精神
2004年
雅典:欢迎回家
2008年
北京:one
world,
one
dream!
同一世界,同一梦想!
2012年
伦敦:Inspire
a
generation
(激励一代人)
2016年
里约:点燃你的激情
Live
your
passion
奥林匹克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Olympic
Motto),是奥林匹克运动口号之一,其内容是:“更快、更高、更强”。这一格言是顾拜旦的好友亨利·马丁·迪东提出来的,1891年迪东在巴黎创办了一所体育学校,1895年他把上述格言作为该校的校训。顾拜旦对此非常赞赏,也得到当时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称道,以后经顾拜旦提议,并在1913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批准,将上述格言正式写入《奥林匹克宪章》。
作者简介
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史学家。出生于法国巴黎贵族家庭。青年时喜爱古希腊史,对后来将毕生精力贡献给奥林匹克运动有很大影响。1893年,为了恢复奥运会,他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国际体育会议。1894年6月,他再次在巴黎召开了国际体育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有12个成员国组成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并选出了希腊诗人泽·维凯拉斯为委员会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会议还做出决定,将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现代奥运会的奠基人——皮埃尔·德·顾拜旦
1896-1925年任国际奥委会主席。1925年后任终身名誉主席。任职期间,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时,针对当时体育竞赛中的种种弊端,发表了著名诗作《体育颂》,获该届奥运会文艺赛金质奖章。另著有《运动心理学试验》(1913)和《竞技运动教育学》(1919)等。1937年9月2日病逝于日内瓦,其遗体葬在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洛桑,心脏则埋在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奥林匹克亚。
本文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在这之前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存在很多弊端(选手项目冲突、兴奋剂欺骗行为等),也受到国际政治局势的严重影响。这些都违背了他所提倡的奥林匹克精神。
背景材料
题目介绍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题目直接点明了本次演讲的背景及目的,简洁明了,便于读者把握。




































































































姊妹(

嵌入(

襁褓(

歧途(

枷锁(

拙劣(

骤雨(

奠定(

绚丽(

塑造(

无可指摘(
)携手并进(

◆1、生难字

qiàn
qiǎnɡ
bǎo

jiā
zhuō
liè
zhòu
diàn
xuàn

zhāi
xié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担当(
)担子(
)同“掸”

dān
dàn
dǎn
◆2、多音字

)将军(
)将领(
)将进酒

jiānɡ
jiànɡ
qiānɡ
分崩离析:
暴风骤雨:
行将就木:
自圆其说:
相辅相成:
担惊受怕:
3、理解下列词语
意为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借以形容国家或
集团分裂瓦解。
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木,指棺材。
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害怕遭受祸害。
一、回顾历史,展望前景。(1)
4、理清课文结构
二、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特点及其精神内涵。(2—7)
三、盛赞盛会,憧憬未来
(8-10)
平和自信(2-3)
包括但又超越一般体育运动(4)
教育意义:改造、教育青年(5)
大众参与(6-7)
盛赞来宾(8)
祝愿(9)
憧憬(10)
2、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有何区别?
细读课文
深入探究
3、作者认为“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的原因是什么?
4、作者认为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
1、“五年前”具体是指哪一年?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这一年有什么重大事件?作者为什么要回顾奥林匹克运动过去5年的历史?
5、结合文章,试着概括顾拜旦所阐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1、“五年前”具体是指哪一年?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这一年有什么重大事件?作者为什么要回顾奥林匹克运动过去5年的历史?
五年前是指1914年。这年曾在巴黎庆祝恢复奥林匹克运动20周年。回顾过去5年的历史,在内容上,说明奥林匹克运动的现状,强调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重要意义;在结构上,引出下文,为听众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做铺垫。
2、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有何区别?
包括但又超越
竞技精神:自得其乐
奥林匹克精神:
                           
展示拼搏精神
焕发青春激情
精神上的满足
……融合在一起
展示人体的力量美
形体美
为阳光所萦绕
为音乐所振奋
为……体育馆所珍藏
3、作者认为“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的原因是什么?
(希望通过体育来改变教育现状,振兴教育。)
一是“我们”正处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渴求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的人类精神开始致力于将青少年从平衡状态中挣脱出来;二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
4、作者认为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
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1)平和与自信。
(2)区别于一般的体育运动,与自然、艺术等融为一体,具有美感;激发荣誉感。
(3)教育青少年,将青少年从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中解脱出来。
(4)大众参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具有公平性。
5、结合文章,试着概括顾拜旦所阐述的奥林匹克
精神的内涵。
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认为奥林匹克主义能使人养成平和与自信的品质,包括但又超越一般的体育运动精神,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属于大众的。
主旨归纳
1.语言优美,具有形象性。
演讲的重点是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作者用优美形象的语言将自己深刻、独到的见解表达出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例如,“我的印象反而是我正目睹它再次含苞欲放”“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等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写作方法
2.
思想深邃,具有前瞻性。
奥林匹克主义能使人养成平和与自信的品质,包括但又超越一般的体育运动精神,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属于大众的——作者所阐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超出了他所处时代人们的认识,这一深邃的思想具有前瞻性,难能可贵。




































































































课后作业
1.查阅有关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资料,找到突出反映奥林匹克精神的例子记录下来。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国在奥林匹克中的表现情况。
1.下列加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浩劫(jié)
湛蓝(zhàn)
狂风骤雨(jù)
B.枷锁(jiā)
拙劣(zhuó)
含苞欲放(bāo)
C.祈祷(qǐ)
萦绕(yíng)
一呼百应(yìng)
D.愚蠢(chǔn)
指摘(zhāi)
携手并进(xié)
答案及解析:
D。A.骤—zhòu。B.拙—zhuō。C.祈—qí。
课堂练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涎生
奠定
挚爱
共聚一堂
B.赋于
呆板
目睹
愧不敢当
C.声誉
绚丽
束缚
误入岐途
D.恢复
呈现
肤浅
自圆其说
答案及解析:
D。A.涎—诞。B.于—予。C.岐—歧。
3.下列有关文章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顾拜旦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B.顾拜旦用优美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认为奥林匹克精神能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
C.演讲者真诚的语气、绅士的风度、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的独特见解牵动着听众的心。
D.顾拜旦熟悉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现状,所以演讲能高屋建瓴、言简意赅。
答案及解析:
B。由文中语句“仅靠奥林匹克精神,并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可知B项表述有误。
4、本单元4篇课文比较阅读。









语言风格
《最后一次讲演》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我一生中的重要选择》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先指出暗杀李先生是“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接着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他们自己在恐怖;然后指明李公朴牺牲的意义;再追述云南人民的光荣斗争史;最后表明自己义无反顾,随时以身殉志的斗争决心
突发事件:反动派暗杀民主人士李公朴
现实问题: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
重要的事业
青年的未来
提出演讲主题——引出“格物致知”内涵和重要性——提升演讲的意义
概述,引出话题——大力扶植年轻人——提出希望
回顾历史,展望前景——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特点及其精神内涵——盛赞盛会,憧憬未来
声讨反动派,
赞扬烈士,
呼唤斗争
重视实验精神
大力扶植年轻人
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内涵
慷慨激昂
准确严谨
风趣幽默
庄重典雅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
2003年8月3日,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向全球正式发布。会徽以中国传统文化印章为载体,主体为大红底色的白色“京”字图形,变化为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印章由和田玉精雕而成,第一张正式的会徽在中国宣纸上印出,将中华璀璨文化与奥运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今后的几年中,“京”字将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汉字。
中国奥运第一金
纪念牌
高难度技术动作失败,张丹落地时重重地摔在冰面上,左膝盖受伤。
  几分钟后,二人重返赛场,重新完成了一系列的高难度动作。
  两人的每一次滑行和动作都打动了在场的观众,观众们对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多少次挥汗如雨
伤痛曾填满记忆
只因为始终相信
去拼搏才能胜利
总是在鼓舞自己
要成功就得努力
热血在赛场沸腾
巨人在东方升起
相信自己
你将赢得胜利创造奇迹
相信自己
梦想在你手中这是你的天地
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