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检测题
1、
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1.如图所示的情景,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A.天柱山薰衣草落叶归根
B.虹山村油菜花花香阵阵C.清源山缤纷秋叶色彩梦幻
D.九仙山雾凇玉树琼花
2.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把它和病毒、电子、原子核、分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A.病毒
分子
原子核
电子
PM2.5
B.分子
PM2.5
原子核
电子
病毒
C.分子
原子核
病毒
PM2.5
电子
D.PM2.5
病毒
分子
原子核
电子
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B.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
C.地球绕太阳运动,说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5.19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到现在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图中哪个模型最相似?
A.葡萄干布丁模型
B.熟鸡蛋模型
C.西瓜模型
D.行星模型
6.关于宇宙、物体、物质以及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
B.用铁可以制成铁锅,也可以制成铁钉,这里铁锅和铁钉称为物质,铁称为物体
C.任何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被称为原子
D.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位于中心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7.关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
B.可以近似地认为,气体的分子之间除了相互碰撞之外,没有相互作用
C.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也一定大
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并不是同时存在的
8.观察图中的四组图片,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是( )
A.
B.
C.
D.
9.氢原子只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组成,下列关于氢原子的模型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右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
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D.原子呈电中性
二、填空题(共44分,每空2分)
11.如图所示,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_____;长时间挤压在一起的铅块和金块会相互渗透,说明分子_____.
12.如图所示,盛夏时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长喙天蛾,闻到花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长喙天蛾吸食花蜜时,以花为参照物它是__________的.
13.“复兴号”动车组设计的靠背椅垫增大了人与座椅的接触面积,使人受到的
减小,感到更舒服;高铁全列禁烟是因为吸烟后烟雾分子有
现象,会触发烟雾报警器报警,影响行车安全;若列车总长600m,以3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5.4km的隧道,列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
min。
14.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________(选填“原子”或“原子核”)是有结构的。科学家对其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科学家用________(选填“光年”“纳米”或“米”)作为尺度来描述微观粒子。
15.物质是由_______组成的,它是极小的微粒,其直径数量级一般为_____米.
16.宇宙大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到原子,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同规律.如图所示,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_____的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带______电的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_____就相当于行星.
17.如图所示是同种物质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图甲表示物质处于________态,物质从图丙变化到图乙时,组成物质的体积变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
18.观察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甲,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______.
(2)图乙是扩散现象,说明______.
(3)如图丙,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原因:______.
三、简答题(共13分,19题3分,20题3分,21题4分,22题3分)
19.小明说:“大扫除时,教室里的那些灰尘微粒是灰尘分子.”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
20.某同学在家做了一个实验:取一个空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一些热水,摇荡,然后倒出热水,并迅速扭紧瓶盖,片刻后,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请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______
21.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甲)。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图乙)。
(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2)它说明了什么?
22.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轨道.请在此图上完成氢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示意图.要求:标明原子核、电子的电性.
四、计算题(共13分,23题8分,24题5分)
23.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交管部门规定自2019年5月1日起未申领临时标识的非标”电动自行车不得上路行驶。下图是小明家新购买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为40kg。小明爸爸以18km/h的速度匀速骑行9km的过程中,电动机两端的电压恒为48V,通过的电流是6.25A,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00cm2。小明爸爸的质量是60kg,g取10N/kg。求本次骑行过程中:
(1)骑行所用时间。
(2)车对地面的压强。
24.如图所示,一容器放在水平桌上容器内装有0.2m深的水,(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如果将体积为200cm3,密度为0.8×103kg/m3的木块放入水中,待木块静止后,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多大?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B
D
A
B
C
D
A
二、填空题
11.引力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2.分子在不停地无规运动
静止
13.压强;扩散;1.214.原子
乙
纳米
15.分子
10-10
16.原子
正
电子
17.
固
小
大18.小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变大
分子间存在引力
三、实验探究题
19不对;因为:组成物质的分子很小,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分子,校园大扫除,灰尘在空中飞舞,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
20倒出开水并拧紧瓶盖,片刻后矿泉水瓶变瘪了.
21(1)扩散现象;(2)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2.
四、计算题
23.
(1)
(2)
24.
(1)水的深度h=0.2m,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
(2)木块的质量:m木=ρ木V木=0.8×103kg/m3×200×10-6m3=0.16kg,
木块所受重力:G木=m木g=0.16kg×10N/kg=1.6N,
由于ρ木<ρ水,所以,木块在水中静止后处于漂浮状态;
则F浮=G木=1.6N,
由F浮=ρ液gV排可得排开水的体积(浸在水中的体积):
V排===1.6×10-4m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