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3-海水“制碱”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3-海水“制碱”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08 22:0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节
海水“制碱”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
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3.纯碱的性质
4.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难点:树立元素守恒观
你知道是什么物质让这些食品松软可口吗?
天然碱
信息分析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就是食盐(NaCl),我国海岸线漫长,可采用盐田法晒制而得。原料来源广,成本低,且和纯碱(Na2CO3)
都属钠盐,在组成上都含钠元素。
提出猜想
——食盐(NaC1)可以转化为纯碱(Na2CO3)
思考以下问题
1、由NaCl转变为Na2CO3,物质的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用NaCl制Na2CO3,还需含什么元素的物质?
2、二氧化碳有什么作用?
3、你是如何理解“氨为媒介”的?
以从海水中得到的
为原料,如何实现NaC1
Na2CO3的转化?
CO2
加C、O
去C1
元素守恒
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CO2
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NH3制成饱和氨盐水
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CO2
中和反应原理!
加压
食盐
海水制碱的原料:
食盐、水、二氧化碳和氨气
食盐、和氨气

CO2

“输送”CO2,并使之转化为HCO3-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Ca(OH)2+2NH4C1=CaC12+2NH3↑+2H2O
氨碱法
高温
Ca
O

→Ca(OH)2
   ↓
提供CO2
回收氨气
氨气可以循环利用
氨气起了媒介作用
提出方案
——初步讨论
(1)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
(2)再通入足量CO2: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1、为什么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氨水显碱性、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两者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NaCI+NH3+CO2+H2O=NaHCO3
+NH4CI
2NaHCO3
=
Na2CO3+H2O+CO2↑
同温下NaHCO3

NH4C1的溶解度小,易结晶析出。
吸氨
碳化
过滤
热解

明确原理
——海水制碱的反应方程式
(3)过滤
NH4Cl(母液)+NaCl(固体)+NH3,
搅拌,降温结晶得NH4Cl副产品(氮肥)
NaCl
、NaHCO3、NH4Cl
和NH4HCO3同时存在于水溶液中。这四种物质在室温条件下,
NaHCO3的溶解度最小,因此先析出晶体。(晶体析出后溶液是NaHCO3的饱和溶液)(20℃时,NaCl、NaHCO3
、NH4Cl溶解度分别是36g、9.6g、37.2g)
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海水“制碱”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
一、氨碱法制纯碱
纯碱工业始创于18世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碱技术把持在英、法、德、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手中。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应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之邀毅然回国,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侯德榜
红三角牌纯碱
永利化工厂
联合碱法(候氏制碱法)制纯碱-Na2CO3
原理(步骤):
盐水
精盐水
精制
吸氨
碳酸化
碳酸氢钠
纯碱
过滤
热解
氨盐水
碳酸钠、碳酸氢钠
1、碳酸钠(
化学式):
俗名:
物理性质:
用途:
纯碱、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纯碱不是碱,是盐。
Na2CO3
玻璃纤维
工业纯碱(Na2CO3)主要用于玻璃、化工、冶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等工业。
食用纯碱(Na2CO3)主要用于食品工业。
2、碳酸氢钠
(化学式):
俗名:
物理性质:
用途:
化学性质:
NaHCO3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作食品添加剂、治疗胃酸过多、做灭火剂等。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NaH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小苏打
实验:用试管取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现象:
.
可见,碳酸钠
(难、易)溶于水,溶液呈
性。
溶液颜色变红

1、与指示剂的作用

二、纯碱的性质
2、与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
2HCl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
H2SO4
+
Na2CO3
=
Na2SO4
+
H2O
+
CO2↑
3、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Ca(OH)2
+
Na2CO3=
CaCO3
↓+
2NaOH(工业制取氢氧化钠)
4、与氯化钡的反应
Na2CO3
+
BaCl2
=
BaCO3↓+
2NaCl
思考:如何鉴别碳酸根离子
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样品中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复分解反应
1、概念:
2、字母表达式:
3、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这一类的反应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4、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酸、碱、盐所电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
AB
+
CD
AB
+
CD
C
A
AB
+
CD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H2CO3
盐的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硝酸盐全都溶;氯化物中银不溶,
硫酸盐中钡不溶,硫酸钙、银是微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这些你都记住了吗?
说明:1、钾、钠、铵、硝酸盐都可溶。
2、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溶。
3、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溶。
4、碳酸盐只溶钾、钠、铵,碳酸镁微溶,剩下都不溶。
1、酸都溶
2、可溶性溶碱有五位:钾、钠、铵、钙、钡。
1、
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进行:
AgNO3+
FeCl3=
AgCl+
NaNO3=
CaCO3+
NaOH=
Na2SO4+
HCl=
Fe(OH)3+
H2SO4=
3
3
AgCl
+Fe(NO3)3
不反应,盐和盐反应时须均可溶
不反应,碱和盐反应时须均可溶
生成物中无气体、沉淀或水
Fe2(SO4)3
+
H2O
3
6
2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1)、Na2CO3固体中混有NaHCO3,方法是
反应方程式是

2)、NaCl溶液中混有Na2CO3,方法是反应方程式是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3、妈妈在洗碗筷时,经常在水中加入一种物质,很快就能将“油乎乎”的菜盘洗得干干净净。妈妈在水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汽油
B.烧碱
C.纯碱
D.食盐水
4、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1)用化学式表示:A
________,B
________
(2)写出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CaCO3
CO2
CaO
CaCO3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或Ca(OH)2
NaOH
CaCO3
CaO
5.已知可溶性钡盐有毒,而在医院里做胃镜透视时,要用BaSO4造影,俗称“钡餐”,吃下BaSO4无毒是因为(
)。但如果无意中误服了BaCO3则会引起中毒,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
),误服后,
应立即用泻盐MgSO4解毒,这是因为(
)。
BaSO4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BaCO3+
2HCl
===
BaCl2
+
H2O
+CO2↑
BaCl2
+
MgSO4
===
BaSO4↓
+
MgCl2
教学反思
1
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2
图片强化,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国防。
3
.纯碱,小苏打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