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6.2.1遗传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6.2.1遗传 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08 17:5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性状和性状的遗传
学习目标
1、识别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的遗传。
3、概述生物性状的遗传过程。
豌豆花的颜色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叫做性状。
家兔的毛色
人的血型
观察自己身体的性状,在下表中与自己的性状表现相符合的一栏内用“”标记
人体的同一性状常常有不同的表现类型
性状
自己的性状表现
组内此种表现人数
眼皮
单眼皮
双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同一性状常常有不同的表现类型
有耳垂
无耳垂
无酒窝
有酒窝
拇指不能弯
拇指能弯
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例:羊的白毛和黑毛;
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等。
分析:羊的白毛和长毛是不是相对性状?
牛的长毛和兔的短毛是不是相对性状?
在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高茎是显性性状
矮茎是隐性性状
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生物所繁衍的新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上都和自己的亲代相似,这种现象叫做遗传。
染色体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
蝗虫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
通常情况下,染色体在不同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有什么规律?
果蝇体细胞
内有4对染
色体
蝗虫体细胞内
有12对染色体
豌豆体细胞内
有7对染色体
玉米体细胞内
有10对染色体
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成对存在,数目不同.
分析:
结论:
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方式形成生殖细胞,再通过受精作用回复到原来的染色体数目。这样代代繁衍,保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和连续性。
练习人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分别为()
A23条
23对
23条
B23条
46条
23对
C46条
23对
23对
D46条
23对
23条
1、下列关于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子代的性状和亲代完全相同
?B.可由亲代遗传给子代
?C.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D.性状就是生物的各种特征
?
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苹果的红色与黄色
B、人头发的直发与卷发
C、人的身高与肥胖
D、家兔毛的黑色与白色
3.人的成熟的红细胞、上皮细胞、精子、卵细胞、受精卵中染色体条数依次是


A
0
23
46
46
46
B
0
46
23
23
46
C
46
23
23
23
46
D
23
46
23
23
23
图中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根据图回答: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___。
(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叫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染色体均为______,比a、b减少________。
(3)B过程为_______。形成的e细胞叫_________,它的染色体数为______,又恢复到与细胞_______一样的数量。
(4)C过程叫______。f细胞是女儿的_____细胞,其染色体数为_______。
(5)由上述可以看出,人类上下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________,一条来自______。因此,后代个体具有________的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