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6-07 14:0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1课时)
一、教学目标分解
教学目标双向表
学习要求教学内容
知识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价值观
检测方法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比较
概括
反应
体验
领悟
黑土地黄土地
北方地区的范围

(1)A
D
北方地区的地形及地形区



A
B
DE
北方地区的气候及其特征





A
BE
黑土地、黄土地分布地区及其形成原因


A
BE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气候条件适宜发展旱作农业


(1)
A
春旱严重及应对的措施



A
B
华北平原的重要农耕区

(2)
说明:
1.学习要求分为三部分,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价值观。
2.检测方法分为口头检测,主要方法包括:(1)教师提问(2)学生互相提问;书面检测的主要题型包括:A
填空
,B.选择、C判断.、D.读图、E分析、F探究。
二、教学设计建议
(一)教学内容分析
【黑土地
黄土地】
1、北方地区的范围
观察地图6.3,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北方地区的地形及其地形区
观察地图6.3,可以了解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北方地区的气候及其特征
从学过的知识中,我们知道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集中于夏季。从所处的温度带来看,跨中温带和暖温带。从所处的干湿地区来看,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
4、“黑土地”、“黄土地”及其形成原因
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它是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成了肥沃的黑色土壤。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被称为“黄土地”,因为黄土高原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层,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气候条件适宜发展旱作农业
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适于大面积耕作,形成了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本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等,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有甜菜、大豆、棉花等。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及其应对措施
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目前对华北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从农业持续发展的道路来看,要坚持发展节水农业。
3、华北平原重要的农耕区
冲积扇是华北平原重要的农耕区,这里光热充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二)教学方法建议
一、本节导入
选用北方地区典型的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图片和北方地区的轮廓图来设置导学情境,引入新课学习。
二、讲解内容
【黑土地
黄土地】
认真阅读教材内容,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讨论探究:
阅读课本P8--10页内容和图6.3、图6.5完成
1、说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什么为主?有哪些地形区?
3、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是什么?
4、“黑土地”、“黄土地”指的是哪些地区?他们的成因是什么?
5、小组活动讨论完成P10—11活动题。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认真阅读教材内容,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讨论探究:
阅读课本P11--12页内容和图6.6、图6.8完成
1、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及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哪些?解决的措施有哪些?
3、阅读材料了解冲积扇—华北平原的重要农耕区。
三、教学效果检测
(一)课内检测题
1、下列语句中,描写北方地区景观的是
(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2、北方地区东临
(
)
A.渤海和黄海
B.东海和南海
C.黄海和东海
D.渤海和东海
3、下列属于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
(
)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下图,完成4—6题。
4、图中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5、同样是深秋时节,②地区秋风扫落叶,而①地区已经白雪飘零,导致这种景象差异的原因是
(
)
A.经度位置不同
B.地形条件不一
C.气候差异
D.海陆位置
6、下列关于北方地区春旱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华北平原降水少,黄土高原降水多
B.北方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充足
C.南水北调将缓解华北平原尤其是黄土高原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
D.当地应该发展节水农业
7、下列现象只出现在秦岭—淮河以北的是
(
)
A.林木茂盛,四季常绿
B.河流汛期短,冬季结冰
C.气温随季节变化
D.地表崎岖,高低不平
8、“黑土地”分布在
(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中下游平原
9、“黄土地”分布在
(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0、下列粮食作物不属于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是
(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谷子
11、下列经济作物不属于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是
(
)
A.甜菜
B.油菜
C.棉花
D.大豆
12、填写下列表格
黑土地
黄土地
主要分布区
主要成因
(二)课后练习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山脉: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地形区:C____________平原,有“___________”之称;D___________高原;
L___________平原和F___________高原,又常被称为“___________”。
濒临海洋:G___________;H___________。
(2)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_________,粮食作物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首都:①_________。省级行政区域:⑺__________,⑻___________,⑼___________,⑽___________,⑾___________,⑿___________,⒀___________。海:⑥___________。
(2)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数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分别代表的_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__河流。
(3)④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___________和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
运河的交汇处。
(4)山脉⑤是___________,其东侧是___________平原,西侧是___________
高原。
(5)⑧和⑨两地有丰富的___________资源,⑩地有丰富的________
资源。
3、实践活动:
收集资料,说说华北平原的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