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3例4及“做一做”,教科书P55“练习十二”第6~8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
2.在独立思考与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学会用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要进行集体舞表演。在这个精彩的表演中,还藏着很多数学问题呢!想不想一起来研究呢?
课件出示教科书P53例4情境图。
师:请仔细观察,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
学生会说到“有2个方阵”“每个方阵有3个小队”“共有60人”等。
师:大家发现的信息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参加表演的共60人,分成2个队,每个队平均分成3个组,要求每组有多少人。
教师边讲边指着情境图,让学生明白哪是“队”,哪是“组”。
师:同学们,要求每组有多少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收集信息,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在尝试中形成解题方法。
学生先自行独立思考,并解答出来,再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和大家分享?
【学情预设】预设1:先根据“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求出每队有多少人,即60÷2=30(人),再根据“每队平均分成3组”,求出每组有多少人,即30÷3=10(人)。
预设2:先根据“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求出一共有多少组,即3×2=6(组),再用总人数除以组数得每组的人数,即60÷6=10(人)。
预设3:可以将两组看成一个长队,这样60人就是3个长队,即60÷3=20(人),每个长队有20人,再用20÷2=10(人),就得到每组的人数。
随着学生的汇报交流,教师同步演示课件。
师:同学们想得非常好,请你选择其中一种做法,说说解题思路。另外,第三位同学的回答是正确的,但不好理解,不提倡同学们采用。
2.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那么第一个同学和第二个同学的思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学情预设】不同的是:第一个同学先求的是每队有多少人,再求每组有多少人;第二个同学先求的是一共有多少组,再求每组有多少人。他们第一问解决的问题虽然不同,但最后求出的结果却是相同的。
师:你会列综合算式吗?说说你的解答过程。
方法一:60÷2÷3=10(人)
方法二:60÷(2×3)=10
(人)
小结:从问题入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总数、份数和每份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总数÷份数=每份数。(教师适时板书)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使学生经历自主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倾听与交流中,分享彼此的成果,从而巩固基本的数量关系。
3.检验结果,梳理强化。
师:同学们虽然采用不同的方法,但结果相同,我们就知道做对了。如果只用了一种方法,怎样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呢?
【学情预设】预设1:最后求出为每组10人,3组是30人,也就是每队的人数,再求2队的人数,30×2=60
(人),符合题中一共60人参加集体舞表演的条件,说明解答正确。
预设2:每组10人,因为一共60人,60÷10=6
(组),就求出一共有几组,又知道每队平均分成3组,6÷3=2
(队),就知道有2队,符合题中的信息。
【设计意图】
口头分析,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背后的依据,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又加深了学生对每种方法思路的理解。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连除解决问题”,不仅需要认真分析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还要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先找准关系,再选择正确的算法,就可以解决问题。计算出结果并没有完成任务,还需要将结果进行验证,检查我们算得对不对,这就是检查与验算。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落实“回顾与反思”的学习过程,让同学们更好地检测自己做得是否正确。
三、巩固运用,深化理解
1.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二”第6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找准数量关系后再解答。
【学情预设】预设1:先求出1辆车3次运多少千克,9600÷2=4800(千克),然后再算1辆车每次能运多少千克,4800÷3=1600(千克);也可以先求2辆车一共运了多少次,3×2=6(次),再算每辆车每次能运多少千克,9600÷6=1600(千克)。
预设2:还可以列综合算式。方法一:
9600÷2÷3=1600(千克);方法二:9600÷(2×3)=1600(千克)。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题的解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也对列综合算式解题进行巩固。
2.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二”第7题。
师:同学们准备怎样解答这道题呢?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后小组间互相交流。
【学情预设】本题可以先算1个书架可以放多少本书,列式为756÷3=252(本),然后再算一层可以放多少本书,列式为252÷6=42(本),列综合算式为756÷3÷6=42(本)。这道题如果我们先算书架一共有多少层,就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现在没学到这个知识,所以不进行讨论。
3.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二”第8题。
(1)学生从图中收集数学信息。
(2)独立解答。
(3)集体评价。
【学情预设】先算1只猩猩一个星期吃多少千克水果,列式为168÷6=28(千克),然后再算1只猩猩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水果,列式为28÷7=4(千克),列综合算式是168÷6÷7=4(千克)。
【设计意图】不同的情境中蕴含着不同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提升读图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用连除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如果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就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同学们以后在解决问题时,要多观察、勤思考,取得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2)
方法一:60÷2=30(人)
30÷3=10(人)
综合算式:60÷2÷3=10(人)
方法二:3×2=6(组)
60÷6=10(人)
综合算式:60÷(2×3)=10(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渗透了一些数学策略,让学生今后在面对没出现过的题目或其他生活中的问题时,不再束手无策。由于学生有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比如列小标题,找到“中间问题”,所以学生对本课时学习内容的掌握并不太困难。列综合算式时加小括号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明确了小括号的作用,效果不错。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解题前,学生们要弄清“
方阵、队、组”
的含义才能解决问题。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列综合算式时,方法二要合理使用小括号。教学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到小括号?
不用可不可以?
正确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