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9 15:52: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9张PPT)
大自然的语言(二)
初二年级
语文
布置任务
学校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于近期举办科技周活动。你所在的班级承担介绍物候学的任务,现在班委向同学们征集讲解词。
完成任务的步骤
(一)读文章,勾画中心句等关键信息,确定讲解主题。
(二)细读文章相关内容,勾画关键词句,确定讲解的
具体内容。
(三)梳理文章段落间、段内语句间的关系,确定讲解
主题和内容的顺序。
(四)斟酌语言,撰写讲解词。
梳理段间关系
梳理段间关系:《大自然的语言》
1段:年年四季更替,景物变化,周而复始。
2段: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3段:由自然现象引出物候、物候学,介绍什么是物候学。
4-5段: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中简便易掌握。
6-10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和古今。
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1段:列举四季更替,景物变化。
2段:景物变化是大自然的语言。
3段:由景物变化引出物候、物候学。
4-5段: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中。
提出说明对象
1段:列举四季更替,景物变化。
2段:景物变化是大自然的语言。
3段:由景物变化引出物候、物候学。
4-5段: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中。
提出说明对象
6-10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和古今。
科学探究,追究因果
1段:列举四季更替,景物变化。
2段:景物变化是大自然的语言。
3段:由景物变化引出物候、物候学。
4-5段: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中。
提出说明对象
6-10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和古今。
科学探究,追究因果
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研究意义
梳理段间关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们一边赞叹,一边不免提出
疑问,寻求科学的解释。
2-4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5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需要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
6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
7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进化的观点来考察,它有一
个发展的过程。
8-9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0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
11段: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
育的成果。
梳理段间关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1段:赞叹红花的鲜艳美丽,由此引出下文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科学解说。
第2-10段:说明花儿呈现红色的原因,先说内部原因,再说外部原因。
第11段:总结全文,花儿红是大自然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结果。
提出说明对象
科学探究,追究因果
总结重申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段间关系
事理说明文段间关系
提出说明对象
具体解释事理的成因、原理
价值意义、总结重申、发展前景等
梳理段内语句间关系
梳理段内语句间关系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梳理段内语句间关系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梳理段内语句间关系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梳理段内语句间关系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段落内语句间以时间为序
梳理段内语句间关系
⑨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梳理段内语句间关系
⑨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段落内语句间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
①首先是纬度。②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③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日数因季节差别而不同。④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⑤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⑥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⑦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⑧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①首先是纬度。②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③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日数因季节差别而不同。④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⑤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⑥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⑦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⑧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梳理段内语句间关系
7段句间关系:
简要说明原理
具体解释原理(一般情况+特殊情况)
举例具体说明原理
①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②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③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
而寒冷。
④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⑤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⑥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
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①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②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③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
而寒冷。
④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⑤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⑥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
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①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③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⑤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⑥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④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②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梳理段内语句间关系
8段句间关系:
简要说明原理
具体解释原理
举例具体说明原理
段内语句间关系总结
(1)遵循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2)介绍原理时,一般先简要说明原理,然后具
体解释原理(一般情况+特殊情况),还要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原理。
斟酌语言
斟酌语言
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
物候学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土壤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的目的是认识自然季节现象变化的规律,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
——摘自百度百科
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现象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主要通过观测和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迁徙繁殖和环境的变化等,比较其时空分布的差异,探索动植物发育和活动过程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依赖关系,进而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
它是介于生物学和气象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物候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平行观测法,即同时观测生物物候现象和气象因子的变化,以研究其互相关系。
——摘自《辞海》
斟酌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斟酌语言
既要科学准确,又要通俗易懂。
斟酌语言
(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斟酌语言
既要科学准确,又要通俗易懂。
准确还是生动,说明内容的特点来决定。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课堂小结
1.通读全文,勾画中心句,确定主题;
2.借助中心句和关键词,分段概括内容,确定内容;
3.梳理段间、段内语句间关系,确定顺序;
4.品读语句,确定语言特点。
课后作业
课堂任务:学校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于近期举办科技周活动。你所在的班级承担介绍物候学的任务,现在班委向同学们征集讲解词。
作业:完成科技周介绍物候学的讲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