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2张PPT)
标点符号的用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那么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常用的标点符号呢?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标点符号基础知识
一、标点符号
1、含义:书面语言中用以辅助文字精确记录语言,用以辅助文字明确表达的非文字符号。
2、作用:
⑴表示停顿。(不同的标点表示不同的停顿)
他们看了,校长也看了,许多人还拿走了样品。
他们看了校长,也看了许多人,还拿走了样品。
啊!闰土哥,——你来了?……
啊,闰土哥,你来了。
⑵表示语气。(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情感)
打铃了。(陈述)
打铃了?(疑问)
⑶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你看见过朱自清的背影?
我看过朱自清的《背影》。
《朱自清的〈背影〉》分析得很好。
他在一本刊物上看过《朱自清的背影》。
标点符号
点号
标号
句末点号:
句内点号:
句号
问号
叹号
逗号
顿号
分号
冒号
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16种)
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3、种类:
二、常用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三、标点符号书写位置应注意的问题:
1、七种点号要占格写,放在文字右边偏下,占一格。
2、引号、括号、书名号都用在文字前后,占一格。前半边不能出现在一行结尾;后半边不能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省略号和破折号书写时都放在字格中部,占两个字格。可以出现于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于一行的结尾,但不能分两截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
4、间隔号和连接号放在被间隔和被连接的文字中间,书写时占一格,处于格中部。在公路、铁路等交通部门标识运行起讫点时,占两格。
5、着重号和专名号都放在文字的下边,不单独占格。
1、句号(。)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一个较大停顿。
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
2、问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
3、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歌唱吧,为迎接美好的明天!
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②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
四、各类标点符号注解:
句末点号:
4、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三年来,我战胜了不少困难。
5、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间的停顿。
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6、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7、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示下文。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矮板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句内点号:
标号:
1、引号(“”
‘’)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俗话说:“瓜果半年粮”。
2、括号((
))
用于行文中注释性的话。
中国人猿(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注意: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句内括号中最后一个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去掉。
3、破折号(——)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
4、省略号(……)标明行文中有省略的话。
我第一次听见唱: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
5、着重号(.)标明要求读音特别注意的字词。
马克思发现了物质世界的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
﹒
6、书名号(《
》<
>)
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
《朝花夕拾》
《<文汇报>发刊词》
《歌唱祖国》
7、连接号(—)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
鲁迅(1881—1936)
北京——上海(地名间占两格)
8、间隔号(·)
表示外国人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部的分界,或表示月份和日期之间的分界,还表示书名与篇名之间的分界。
诺尔曼·白求恩
一二·九运动
《韩非子·说难》
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一)、问号
1、选择问句,句中用逗号,句末用问号。
例句: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2、连续问句后均用问号。
例句: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
3、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
例句: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可用问号。(有疑而无问)
例句:我不知道他的书放在什么地方。
问号使用口诀: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辨析:
句号和问号
名称
用法说明
例句
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还是让我来说一段故事吧?
问号
(?)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是我做错了吗?
★句号和问号的使用区别及注意事项
(1)句子虽有疑问词或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形式,但整个句子不含有疑问意思,句末用句号?
例: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虽然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
(2)选择疑问句无论中间有多少个选择项,中间表选择的各分句之间都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
例:高科技的发展是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艺术复兴?
(3)连续疑问句是各自发问时,有多少问,就用多少个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谁还能去呢?你吗?你能去吗?
(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例:“你现在就去吗,小栓的爹?”
练习: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错误的在原句上加以改正。
1、是减少试题数量呢?还是延长考试时间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2、或是你去?或是我去???还是两人一起去????
3、“怎么了?你。”他关切地问道,“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4、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第一个“?”改为逗号。
第一个和第二个“?”改为逗号。
问号改为逗号,“你”后的句号改为问号。
句末问号改句号。
5、下列句子中问号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枝叶青黄,人世沧桑,是无休无止的重复,还是无休无止的进化?
B.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吗?那么人呢?
C.在黑色的秋夜里,秋虫唧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秋虫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抑或是将生命的全部价值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绝响里?
D.市长每天都去掏烟囱?他不处理日常政务?市里没有比掏烟囱更重要的事?我心里纳闷。
C
1.并列词语之间一般用顿号。如果并列词语中有层次之分,那么,表示大的范围的并列词语之后要用逗号。
例如: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旅游资源。
2.作谓语、补语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如:孩子们唱歌,跳舞。
这本书写得真实,感人。
3.邻近的两个概数之间不能有顿号;如果是并列的数字省略语,就要用顿号。
例如:他今年大概有十七八岁。
第二、三单元是这次考查的重点。
4、所列举的不是同一类,不能用顿号,只能用逗号。
例如: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二)、顿号
5.有些并列词语读起来不需要停顿或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加顿号。
例如: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中小学生。
6.连词“和”“及”“与”“或”等前面不能用顿号。
例如: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7.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后不能用顿号。
例如:她爱买许多零碎的东西,什么黄花啊,木耳啊,蘑菇啊,满满地装了一篮。
8、相邻两个书名号中间,不用顿号。
例如:我们学过鲁迅的作品《故乡》《社戏》《藤野先生》等。
顿号使用口诀: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1
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2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表概数的地方不用顿号,但表示确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
除了以上应该注意的问题外,再看以下几个句子并指出它们的问题所在。
1.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到诱人的香味。
2.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的纺线啊、织布啊、做军鞋啊。
提示: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怎么了?你。”他关切地问道,“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B.李四光用他的学识和智慧,为我们描绘了多么美丽的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稀有元素、分散元素等矿产资源的远景啊!
C.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风沙”的地方(《汉书·匈奴传》)。
D.细看这妇女,不过三十二、三岁,头发散乱,微长的面孔有些憔悴。
(A项“了”后问号应为逗号,“你”后句号应为问号。
C项括号移至“沙”之后。D项删去顿号)
B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如果你同意,二、三十棵树可以成为林,那么这里要说的,正是这样一个桃林。
B.我父、母都是美国留学生,母亲先学医,后又攻读工艺美术。
C.他受到领导信任,单独掌管一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大发电厂的拨款计划。
D.眼、耳、鼻、舌、身是人体的五个官能。
(A、B项顿号删去。C项顿号应为破折号)
3、修改标点:
⑴、“水上部落”的形成要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⑵、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D
去掉“八”“九”之间的顿号。
“来”“右”“系”“响”后的顿号都改为逗号。
1.并列复句中的分句内部用了逗号,那么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否则,用逗号。
例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例如:对于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2.并列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复句,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那么,分句之间一般用分号。
例如: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等,都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三)、分号
修改标点:
1、中国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一是“重术轻学”的传统对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对基础研究投入过低。
2、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分号口诀: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分号改为逗号
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
辨析:
顿号?逗号和分号辨析
名称
用法说明
例句
顿号
(?)
1.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2.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犯类似的错误?
3.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名称
用法说明
例句
顿号
(?)
4.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
那时,他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5.并列性的书名号或引号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四大长篇小说?
6.词语间是包容关系,中间不用顿号?
该校创办于1985年,今年共招生12个班380名学生,目前已毕业9个班290名学生?
名称
用法说明
例句
逗号
(,)
1.标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2.标示次序的词后面用逗号?
第一,发动群众;第二,找准目标;第三,速战速决?
名称
用法说明
例句
分号
(;)
1.标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纵比,即以一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作比;横比,则以此事物与彼事物相比?
2.标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内容有分量,不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如果内容没有分量,不管写得多么长,愈长愈没有分量?
3.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二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顿号误用类型分析
(1)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例:他留给我的印象依然如故:天真中透示着纯真?活泼中透视着稚气?
“天真中透示着纯真?活泼中透视着稚气”不是联合词组,而是两个分句,分句间应用逗号?
(2)集合词语误用顿号?
例: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工?农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集合词语,不能用顿号来隔开,删去顿号?
(3)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应将“淮剧”后的顿号和“黄梅戏”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逗号与顿号的使用辨析
(1)并列性的词语较长,为了表示稍长一点的停顿,一般用逗号?
例:我们需要了解全局和局部的统一,必然和偶然的统一,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只用逗号?
例:月季呀,玫瑰呀,米兰呀??????五彩缤纷,争奇斗艳?
(3)连词前一般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分号与逗号的使用区别
(1)当复句的表述不复杂?层次不多,相连的分句语气比较紧凑?分句内部也没有使用逗号表示停顿时,分句间的停顿多用逗号?
例:他打开手机,看了几页小说,又刷了一下微信,给好友发了几句语音?
(2)当用逗号不易分清多重复句内部的层次(如分句内部已有逗号),而用句号又可能割裂前后句关系时,应用分号表示停顿?
例: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幽深秀美?
(3)逗号?分号虽然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在句中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没用逗号直接用分号?
例:任弼时同志一生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多用钱?
(4)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中点号?既然已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显得不伦不类?将句号改为逗号,或将分号改为句号?
例: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四)、冒号
1、不是直接引述别人的话,虽然出现了“想”“说”“认为”等词语,但“xx说”、
“xx想”后面不用冒号,而用逗号。如果后文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指出”、“说明”、“证明”和“认为”,这些谓语后一般用逗号)。
例如: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xx说”之类的提示语在引文前,其后用冒号;在引文中,其后用逗号;在引文后,其后用句号。
例如:小明说:“他跑了”
。
“他跑了”,小明说,“可你得留下”。
“他跑了”,小明说。
3、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用序次语或引号注明。
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如:必须重申党的纪律:㈠个人服从集体;㈡少数服从多数;㈢下级服从上级;㈣全党服从中央。
例如: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矮板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管到句末)
4、冒号一般不在同一句话中重复使用。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上海4所名牌大学近10年来出国留学2500人,学成回国的只占29%;其中360名自费留学者,学成回国的只有10人。
B.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C.人们记得,鲁迅先生讽刺那些反动御用文人,称他们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D.这是老先生最得意的作品,是老先生十多年的汗水——不,是他毕生的心血。
D
练习:
2、他进门喊了声:“起火了”,就跑了出去。(指出错误)
删掉此中的冒号。
分号改冒号
删去冒号
句号在引号外
3、“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接着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有道理。”
(此句中的冒号改为逗号)
4、我们并不讳言:前两年,我们的确有过相当困难的时期,但是这种情况改变得很快。
(冒号表示提示下文,提示的范围必须清楚,否则会造成误解。冒号只提示到“时期”,所以为了避免误解,应改为逗号。)
5、除了语言之外,人类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如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等。
(“即”“就是”“如”等词语的前面不用冒号。
此句中的冒号改为逗号)
6、老王说:近来网上有三多:绯闻多,脏话多,病毒多。
(一个句子中不宜套用两个冒号。
将其中一个冒号改为逗号。)
(五)、破折号
1.解说的部分插在一个句子中间,前后都要用破折号。
例如:蝉的幼虫需要寻找适当的地方——矮树、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2.解说的部分如果不是正文,那么不用破折号而用括号。
例如:女儿对妈妈说:“那个人卖相(上海话,‘外貌’
的意思)勿好。”
3、“即”字的前后不能用破折号。
例如:珍惜生命即珍惜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
辨析:
破折号和冒号辨析
名称
用法说明
例句
破折号
(——)
1.表示注释内容或解释说明?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2.表示意思递进?转换?跳跃或转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啊?”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表示话语中断或间隔。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
名称
用法说明
例句
破折号
(——)
4.表示声音的延长。
“呜——”火车开动了?
5.表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环境空气动力学?
6.用于连接歇后语,标明文章标题和词?诗?文的作者和出处等?
下雨天出太阳——假晴(情)
名称
用法说明
例句
冒号
(:)
1.用在总括性的话语后面,表示后面的句子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苏金生在9月1日举行的互联网大会上表示:政府已经意识到互联网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将采取措施,突破资源约束,加强配置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名称
用法说明
例句
冒号
(:)
2.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前面通常是几种并列的情况)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3.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后面,表示注释和说明?(如:想?证明?宣布?指出??????)
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就会走上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名称
用法说明
例句
冒号
(:)
4.直接引用他人的话时,一般使用冒号?间接转述别人的话一般不用冒号?
小强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学校上课了?
5.将说话人的话分成两部分,说话人放在中间时,“某某说”之后不使用冒号?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冒号和破折号的使用区别
(1)如果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果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说明,则应用破折号?
例1:联欢晚会节目还真是多彩多样: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分项叙述)
例2: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注释说明)
(2)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而冒号的则不行?
如上面的例2可以说成: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而例1不能删去“舞蹈??????和杂技”等节目,否则意思表达不完整?
(3)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发挥到句末,而破折号可以只管到句中的一部分?如果只管其中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例:这一切都像是在提醒这位声学家,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使用破折号和冒号的注意事项
1.使用破折号的注意事项:
破折号不能和“即”“就是”等词语同时使用?
2.使用冒号的注意事项:
(1)冒号不能和“即”等词语同时使用?
(2)一个完整句子不能连续使用两个冒号?
(3)表领起的插入语后不能用冒号?
(4)句中短暂停留不用冒号?
(六)、引号
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我告诉他:“古人说过的‘谦受益,满招损’
的道理”
。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的外面。
例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不完整,成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
3、如果转述别人的话,不直接引用,不用引号。
例如:老师说,小明昨天迟到了。
小明昨天迟到了,这是老师说的。
引用之语未独立,句末点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句末点号引号里。
引号使用口诀:
4、如果引用语末尾的点号原文是问号或叹号,则要保留。
例如:
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反复吟咏了几遍。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
B.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是一条很重要的教学原则,希望老师们认真体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这一目的。
C.我们搞教育,要以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为原则。
D.织女心中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儿女,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喊了一句“快去找爸爸。”
D
2、“你这个孩子,真是的!”妈妈很激动地说:“回头再跟你算账。”
将冒号号改为逗号
3、经济学家马歇尔有句格言:“知识是生产中最有力的发动机”。
将句号放到引号里
4、他很欣赏贾岛的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将句号移到引号外
1.品牌、证件、会议、表格、药品等非文化产品的名称,话题、栏目名称等不能用书名号,可以用引号。
例如:对于“雅思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
2.不能把出版物后面的普通名词放在书名号里。
例如:我爱看《语文世界》杂志,《人民日报》等报刊。
(七)、书名号
辨析
:引号和书名号辨析
名称
用法说明
例句
引号
(“”)
(‘’)
1.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名称
用法说明
例句
引号
(“”)
(‘’)
4.含有概括性的专有名词?术语?成语等?
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5.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名称
用法说明
例句
引号
(“”)
(‘’)
6.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
“5·12”汶川大地震?
7.需要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可连用事件或节日一起标引?
纪念“九一八事变”88周年?
名称
用法说明
例句
书名
号
(《》)
(<>)
1.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
我刚刚读完《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2.标示电影?电视栏目?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作品的名称?
2005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的影片《百万美元宝贝》虽然获得了7项奥斯卡提名,但是有关一位主人公死亡的情景却引起了争议?
名称
用法说明
例句
书名
号
(《》)
(<>)
3.当书名号中还需要使用书名号时,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
《<第一财经报>发刊词》发表于2004年11月15日?
★引号和书名号的使用辨析
(1)使用书名号时,必须弄清楚,句子本身是否在强调需要加书名号内容的名称性,如果强调其名称性,则用书名号,如果侧重强调题目的内容,则用引号?
例:这篇文章,题目为“驿路梨花”,其实是表达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强调题目的内容,用引号)
(2)专栏名?主题名?活动名等只能用引号;书名?篇目名?报刊杂志?歌曲?电视电影剧作节目等一般用书名号?
例1: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由谈”专栏
例2:《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四大名著/《流浪地球》电影/《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千年书法》综艺节目
★引用语中句号的位置
(1)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且引号前用冒号?
例: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虽然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引号的外面,且前面不用冒号?
例: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八)、括号
1.句内括号要紧挨着被解释的成分后面,被解释成分后面的点号要放在括号后面,并且括号里面最末处不要加句号,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要加上。
例如:最先拍摄的是喜剧片《李阿毛与唐小姐》(唐小姐是李阿毛信箱中虚构的一个女秘书),由张石川导演。
2.句外括号则要放在全句句末点号的后面,并且括号里面最末处应该加句号。
例如:人们阅读应用文时,一般不包括欣赏的因素。(书信、日记有时侯被当作文学创作的形式,那是例外,不能看作一般应用文。)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1、
“等”“之类”等词语不能和省略号同时使用。
例如:妈妈上街买了鸡、鱼、肉、蔬菜……(等)年货。
例如:中国农民画的题材很广,有经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人情……真是包罗万象。
2、省略号后一般不用点号。
(九)、省略号
(此句中的省略号应该删去或删去“等”。)
★省略号误用类型分析
(1)省略号不与“等”“等等”连用?
例1: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
例2:游客从凯里带走了民间的银饰?刺绣?芒苼等,也带来了各地的奇珍异货?
(2)一般情况下,句末的省略号连同标点符号一同省略?
例: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十)感叹号
名称
用法说明
例句
感叹号
(!)
1.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2.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哎呀!”阿德大叫一声?
3.倒装句中,感叹号放在句末?
多么雄伟壮观啊,万里长城!
牢记:标点符号顺口溜
文章若要好,意明很重要。停顿分清楚,语气莫混淆。标点使用好,句顺意明了。小不点儿妙,此歌请记牢。
引文特殊词,豆芽上下掀。【引号
“”
‘’
】文中要注解,弯弯两半月。【括号(
)】
意思还没完,六点紧相连。【省略号……】
转折或解释,一横添后边。【破折号——】起止与联系,短横插中间。【连接号
】前后有分界,中间加圆点。【间隔号
·
】书报和篇名,曲角镶边沿。【书名号《》〈〉】特别强调处,圆点字下贴。【着重号
﹒
】
说完一句话,莫忘画小圈。【句号
。】
疑问与发问,耳下垂圆点。【问号?】
句中有停顿,豆芽跟后边。【逗号,
】
并列词语间,点上瓜子点。【顿号、
】
并列句子间,豆芽顶圆点。【分号;
】
总括与提示,点儿上下叠。【冒号:
】
命令与欢呼,滴水下屋檐。【感叹号!】
几种重要标号的作用:
㈠、引号的作用:
1、表直接引用。
俗话说:“瓜果半年粮”。
2、表强调突出。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3、表讽刺否定。
于是点上一支烟,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4、表特殊意义。
一个人错误的“梦”中醒来,就会以新的智慧和力量奔向真理。
5、表特定称谓。
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
㈡、破折号的作用。
1、表解释说明。
2、表意思递进。
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
他们指着,描述着一些美丽的花纹——事实上它们并不存在。
3、表话题转换。
我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4、表声音延长。
“呜———”火车开动了。
5、表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梅家的一个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
6、表语意的跳跃或转折。
“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说。
7、表总结上文。
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
8、用在副标题前。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9、表事项的列举分承。
研究司马迁的《史记》就要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
———《十二本纪》
———《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十表》
———《八书》
㈢、省略号的作用。
1、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我第一次听见唱: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
2、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3、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的省略。
图书馆的书种类可多了,有哲学类的、文学类的、科学类的……
要打垮敌人,第一,要摸清底细;第二,要审时度势;第三……
4、表示静默或思考。
读过书,
……我便考你一回。
5、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
6、表示语言的中断。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7、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保尔·柯察金,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
B.我梦见了那条熟悉的大街,像我当时一样
大小的孩子们,在街上奔跑、嬉闹,他们的笑脸显得格外好看……
C.“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5G网络的结合,
会让以前觉得难以实现的事情变得简单。”史广顺说:“这将催生更多创新运用及业态。”
D.善于学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不善于学习,其结果或者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甚至会适得其反。
C
,
“说”在中间用逗号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看了媒体的报道,我们才知道电影“流浪地球”到底有多火。
B.上海的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沙漠……等六大元素。
C.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D.“进化论嘛!”鲁迅先生笑着说:“我懂得你
的意思。”
C
《
》
,
电影电视名称用书名号
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出现
“说”在中间用逗号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小一把座椅,安放在哪,怎么安放,如何满足游客需求,如何让座椅和环境浑然一体,考验着景区管理人员的智慧。
B.一部七、八分钟的中国风短片《包宝宝》,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C.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
D.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为
了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
A
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活动名称用引号
“
”
”
”
“
“
冒号使用不正确
4.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青翠的山
柔情的水和多彩的文化
都是遵义市旅游发展的天赐优势。十五个
县、区、市各具特色,地域优势明显,数也数不完:碧波浩荡的赤水竹海,郁郁葱葱
巍峨挺拔的桐梓娄山,云雾缭绕;水清酒烈的仁怀茅台,酱香四溢
、
,
;
……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
B.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
C.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判断和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
D.华为荣耀四曲面3D玻璃机身设计为两种版式,蓝水翡翠版,将蓝色与绿色进行了结合;幻夜星河版,将黑色与紫色进行了结合。
B
括号内容是对“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的注释,句中括号,应该在句号前
(鲁迅语)。
不是疑问句
,
,
提示下文
: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能最广泛地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什么?是小说。B.梦想的花朵,需要用汗水浇灌,美好的生活,需要用双手创造。
C.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
D.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海军成立、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
B
;
两个分句都是独立意思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活得洒脱的人,容易幸福,
活得拘谨的人,容易烦恼。
B.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C.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D.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利哈乔夫《论教养》)。
B
;
选择问句
是
还是
,
。
句外括号
?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
项是(
)
A.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B.调查显示:消费投拆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
C.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起来,还重点考虑了诗词文化的意境和表现形式。
D.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追求,这“美”是什么?看到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我们有一个最强烈的感受:大写的人,才最美!
D
倒装感叹句,叹号放在句末
,
!
,
同一个单句不能出现两个冒号
《
》
,
!
9.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
B.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
D.“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他!哎哟……哎呦!”
D
十七八岁是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使用
,
选择问句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B.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阿发、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D.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C
,
,
11.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
A.“知人论世”实际是一种方法论。起初,它只是一种读书方法、文学批评方法;后来,又成为一种著述方法、一种研究人物的方法。
B.好的教育是美的教育,那是一个发现美、理解美、享受美的过程;然而,如果没有对美的渴慕,最初的教育就不会发生。
C.在探险路上,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训练有素,你就会生还。若疏于训练,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D.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C
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用分号
;
12.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学校对面的三、四十米处有一间小书店。(删去句中的顿号)
B.电影都快开映了,你是去呢?还是不去?(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C.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我们应该从长远角度看待中美关系。(把顿号改为分号)
D.经过长期实践,古人创制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筏子,将树干或竹子并排扎成扁平状即可。(把第二个逗号改为破折号)
,
C
并列的两个主谓结构作谓语
1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
B.读《水浒传》,我对林冲、武松等人印象最深。C.妈妈生气地问道:“今天到哪去了,你?”
D.春天是美丽的,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的。
,
A
较长的句子成份,用逗号
14.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利,还是埋下了隐患呢?
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朝如青丝暮成雪”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C.《辞海》已形成一个“家庭”,《辞海(彩图版)》
便是这个家庭的新成员。
D.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
,
快吃枣吧。
A
(彩图版)
——
意思的转换、
跳跃或转折
自然是读着
读着
强记着
而且要背出来。
意思的递进
,
,
——
引号书名号连用,中间不用标点
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
声音的延长
我国古代秀才四艺——琴、棋、书、画,对文化发展有很大贡献
解释说明
1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②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动着我们的
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③它要得到传承,就应
融入公众生活。④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
对它缺乏热情,
缺少感受它的机会。
(1)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
横线上。
(3)第④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将句中顿号改为逗号。
不是
而是
将“启动”改为
“启发”或“启迪”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P20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P20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