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分类》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角的分类》。
一、先说教材分析:
《角的分类》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中第三课时的内容。关于角,在以前的学习里已有了初步的接触,对于直角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大多是属于直观的描述。本册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恰当抽象出图形的特征,系统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角的画法等等,《角的分类》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
二、说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于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2、使学生感悟到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建立各种角的概念。
难点:区别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四、说教学方法:
1、以角为内容,生活化情境导入、探究生活与科学数学的转化规律,突出课堂的平等对话。
2、通过师生互动,探究科学分类法。同时使用课件,创设情境,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探究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意义与特点,提升学生的认知与思维层次,让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整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五、说教学过程:
本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体验中获取新知”的思想,我设计了一下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让学生回顾一下什么叫角?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角的大小由什么来决定的?从而说出角有大有小,引出今天所学的知识:角的分类
2、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体验角的分类。
利用转动活动角的一边的方法,而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再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与这些角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各角的特点。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平角等于90°,周角等于360°。通过用直角比较,学生们很清楚的了解到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3、巩固练习
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我设计了几道练习题。
第一题
当
∠1
=120°时,∠2,∠3,∠4各是多少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这道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平角的掌握情况。
第二题分一分,考查了学生对各种角的概念的掌握程度。
第三题看钟表上时针和分钟形成的角,主要是告诉同学们在我们我身边角是无处不在的。
4、回顾与小结、评价。
这结课,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我们是怎样学习的?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谁学的最认真?
5、总结:大千世界有无数个角,我们借助分类的方法,就可以整理的清清楚楚,用你的双眼看看周围,角无处不在,说明角的知识很有用,有的学问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