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例谈快速提升中考小说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指导
小说阅读是中考语文考试阅读题的重要题型。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社会环境来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
中考真题展示:2019福建省中考真题《火车上的见闻》
许锋
虽然是冬日,但广州不太冷,尤其是拖着行李箱,挤了一阵子地铁,在人丛中穿梭、摩擦,浑身竟有些燥热。今年车站将进站口“前置”,几十个口子“一”字排开,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着车次,坐哪趟车,就从哪个口进。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饱满,耐心地为返乡心切的人们提供问答服务。如此疏导,秩序井然。
我们往西去。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尸家三口,一上,一中,一下。先安置妻女,有一个行李箱很重很大,我往下铺的座位底下塞,塞不进去。我吃力举起箱子往行李架放,行李箱摇搖欲坠,我也摇摇欲坠。一个壮小伙儿眼尖手快,迅速托住,我顺势借力,箱子妥妥地归位。我说了声谢谢,壮小伙儿说不用。我一扭头,人不见了。
一对愁容满面的小夫妻边走边打电话,说的是乡音,我听了个大概:他们仨,上来俩,还有一个,是他姐,还在赶地铁。这时离开车不到二十分钟估计赶不上了。我也替他着急。春运一票难求,亲人赶不上这趟车,就要改签,但改签恐怕连硬座都没有。退票也不行,退了更难买上,真是急煞人也!果然,直到列车徐徐启动,落下的人还没上来。幸好事情还是解决了,怎么解决的?退票,直奔机场。机票有,虽然贵点,但没有什么能阻挡游子回家过年的脚步。
小夫妻在惠州的一个镇上开餐馆,以川菜为主。我以为男青年会炒的菜不是很多,不料,看到他手机里的菜谱,密密麻麻,好几张。我们吃过的川菜,他都会做,我们没吃过的,他也会做,还有很多菜名,我没听过。一个二十来岁的人,会做这么多菜,不简单。
男青年的餐馆规模中等,食客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做餐饮,熬人。有时候,客人一聊就聊到晚上十一点,只能等。我问他,你不是有营业时间么?他笑了笑,哪有赶客人的道理?要是赶客,人家下回就不来了。累是累点,但收入还不错。
镇上房价不高,我以为他们的理想是就地安居乐业,可他们却不想买房。他们的想法是趁着年轻,多干几年,等攒够些钱后,回老家开餐馆。伴随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但有一句话,他说了好几遍,“千好万好,还是家乡好”
车快到长沙站时,已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年轻的女列车员提前收拾妤三大包垃圾,列车停稳,她提着两大包垃圾下车,放在站台的垃圾堆放点,当她返身准备提另一包垃圾时,我顺手提起垃圾袋递给了她。靠近车门的瞬间,寒风拂面,凉气袭人。女列车员的发丝在风中飘舞。
女列车员是个勤快的人。上班时间,一遍又一遍拖地,清理卫生间,千着脏、累、苦的工作。面对我这个素不相识的乘客的意外称赞,她莞尔一笑,这不都是应该做的嘛!
晚上八点,是列车员换岗的时间。老车长召集列车员开短会,叮嘱大家,晩上值班格外重要,要确保旅客人身和财物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报告。老车长最后问大家,听明白没有?列车员齐齐回答,听明白了!
随后,一个个矫健或倩丽的身影隐没于两侧车厢,开始守护一个个返乡人的梦。
一站又一站,人潮退去又通上,冬日的温暖,一路蔓延。
(有删改)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主要讲述春运期间一列西去火车上的见闻。
B.车站进站之所以秩序井然,是因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咨询服务。
C.文中多处使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如“他们仨,上来俩……”。
D.本文与杨绛的《老王》都选取了生活中的凡人“善”事来表达主旨。
11.“青年”身上表现出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12.“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5分)
(1)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赏析加点词语)(3分
(2)女列车员的发丝在风中飘舞。(赏析句子)(2分)
14.请从两个层面各举文中一个事例,简要分析文末“冬日的温暖”的深层含意。(6分)
参考答案:
10.(3分)B
11(4分)①吃苦耐劳;②好学能干;③服务态度好;④关心亲人,重视亲情;⑤爱乡恋乡。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2.(4分)①“我”起线索作用串联起一件件事;②以第一人称叙事,能真实地展现社会风貌。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3.(5分)(1)“抢”字形象地写出票源紧、下手快的特点,表达出“我”内心的急切。
(2)用细节描写写出了女列车员在寒风中工作的辛苦,暗含“我”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说明:赏析符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
14.(6分)
①要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体现人性的“温暖”。
事例:壮小伙帮“我”托行李;小夫妻为姐姐赶不上火车而着急;“我”为别人赶不上火车而着急;“我”帮女列车员提垃圾;“我”称赞女列车员
②要点:贴心周到的管理和服务,体现社会的“温暖”。
事例:进站口“前置”;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车次;志愿者耐心提供问答服务;小夫妻耐心为顾客服务;女列车员不辞辛苦打扫卫生;老车长叮嘱列车员认真值夜班列车员尽心尽责守护乘客。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接下来以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课的思考探究题为例:
一、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联系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谈谈你的理解。
二、小说多次写到人们的“笑”,找出具体语句,看看人们每次都是为什么而笑的。作者用“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三、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一处用“排”,一处用“摸”,分别传达出孔乙己怎样的境况?)
2.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捞”字表现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笼”字又揭示出孔乙己怎样的心态?)
3.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结合前面的对话,想一想,掌柜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
这三个题目,三个题目都在分析描写,但分析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解读人物。并且不仅要分析主要人物,也有次要人物。而第1题考察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题与第3题又与情节有关——第2题必须要联系相关情节,第3题所选取的句子也都是相关情节中具有代表意义的语句。同时,第2题则分析人物的社会意义,也就是考察社会背景与人物的关系。由此可见,小说的阅读理解,无论考察的内容是什么,都离不开人物。
以孔乙己为例,或许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样的人物,但有许多具有孔己己身上那些特点的人,鲁迅先生将这些特征提炼出来,通过描写融合到一个人身上,这个人物就成了那个时代底层知识分子的代表。于是,这个形象就不仅存在于鲁迅先生的小说中,我们会发现在钱钟书先生、汪曾祺先生的小说,与类似的人物同样存在。
情节则是小说的主体,正是通过情节的发展,或者情节中展现的矛盾冲突展现并丰富了人物的形象。我们从《孔乙己》这篇小说中,从别人对他的嘲笑,从他分辨偷书等情节中,可以发现他的迂腐;但从他教写“茴”字,给孩子们分豆中,又可以发现这个人物的热心善良,正是通过这些情节,我们全面地认识孔己己。
而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情节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社会环境赋予人物以内涵。《孔己己》中当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时,那个寒冷衰败的秋天,正是暗示了主人公悲惨的结局。而通过众人的“笑”,通过大家对孔乙己的嘲讽,我们又能感受当时社会上把科举看成是评价读书人的唯一标准,而底层人虽然生活困苦,但依然会嘲笑不如自己的人,可见当时人际关系的冷酷,这些社会背景都有力地表现了那旧社会的残酷无情。
那么,小说的阅读理解主要考察这三要素的什么内容?如果我们大致分析一下题目,就会发现,情节主要考察梳理与作用,而对于人物与环境,除了考察其作用之外,还要考察相关的描写,而这些题目之间往往有着紧密的联系。
考察情节的梳理,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全面地把握文本内容,从情节的发展中梳理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及思想情感,为完成下面相关人物及环境的题目做好准备,因此这是小说阅读理解中几乎不会缺少的考察形式。考察情节的作用,主要是考察某个情节对人物塑造、主题表达所起的作用。前面已经说过了,人物的形象是在情节的发展中体现并丰富的。那么,分析情节的作用,虽然只是某个情节所起的作用,但也要将其放在整体情节中,联系其所处的位置来考察。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因此考察人物的作用,往往就要落实在人物身上表现了什么情感,传达了什么精神,引发了什么思考。小说中的一些拓展题,如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之类,回答时也要从主要人物身上这些精神情感出发。同时,在情节中,往往会通过一系列的描写来塑造人物。赏析这些描写的语句,也是考察的重点内容。
小说环境的描写及作用与前面考察人物的形式大致相同,同样也是赏析相关的语句,说出起到的作用。但是,环境是为烘托人物而塑造的,因此分析环境的描写与作用必须要与人物联系起来。具体来说,环境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什么作用,给人物赋予了哪些深刻的内涵。
下一讲,我会结合具体的题目,来说说可以用哪些具体方法来完成小说的阅读理解。
(二)
上一讲已经指出,情节是小说的主体,对于情节的考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就先谈谈有关情节的阅读理解如何完成。
对于情节的考察,主要考察情节的梳理和作用。梳理情节,往往采取这样的问法:围绕这个人物写了哪些事,归纳一下人物的经历,当然也会涉及到情节中相关的细节描写。
例如前面提到《孔乙己》思考探究的第2题,“笑”这一细节就贯穿于所有情节之中。遇到这类题目,一定要做到归纳比较。归纳相关情节中体现出的主要人物及次要人物性格特征,比较其相同点与不同点。结合文章内容,我们看到,在这些“笑”中,除了孩子们在分豆时的笑还有些许善意外,都是对孔乙己的嘲笑,而嘲笑他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没有取得过功名,就成了大家任意嘲弄的对象,这可见科举制度这一人才选拔制度已经成为了等级划分的标志。而当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时,他仅仅想维护人的最起码的尊严,得到只是嘲笑,又可以看到这个社会的冷漠。
另一种常见的形式就是填空、填表。要完成好此类题目,首先必须弄清格式,因为此类题目一般会给学生一些例子,后面的填写就要与示例格式一致,主语一致、结构一致。其次,必须做到准确全面,此类题目,层次划分可能不仅仅是段落之间的层次,有时一个自然段之中也会分为不同的层次,而这恰恰是容易被学生忽略的。
以下面这篇文章为例:
《蛐蛐》
汪曾祺
1.
宣德年间,宫里兴起了斗蛐蛐。蛐蛐都是从民间征来的。这玩意陕西本不出。有那么一位华阴县令,想拍拍上官的马屁,进了一只,试斗了一次,不错,贡到宫里。
2.
打这儿起,传下旨意,责令华阴县每年往宫里送,县令把这项差事交给里正。
3.
有个叫成名的,是个童生,多年没有考上秀才,为人很迂,不会讲话。衙役看他老实,就把他报充了里正。成名托人情,送蒲包,磕头,作揖,不得脱身。一出暑伏,按每年惯例,该征蛐蛐了,成名不敢挨户摊派,自己又实在变卖不出这笔钱。每天烦闷忧愁,唉声叹气,跟老伴说:“我想死的心都有。”老伴说:“死,管用吗?买不起,自己捉!说不定能把这项减速应付过去。”成名说:“是个办法。”于是提了竹筒,拿着蛐蛐罩,破墙根底下,烂砖头堆里,草丛里,石头缝里,到处翻,找。清早出门,半夜回家。鞋磨破了,胳膝盖磨穿了,手上、脸上,叫葛针拉出好些血道道,无济于事。即使捕得三两只,又小又弱,不够分量,不上品。县令限期追逼,交不上蛐蛐,二十板子。十多天下来,成名挨了百十板,两条腿脓血淋漓,没有一块好肉了。走都不能走,哪能再捉蛐蛐呢?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除了自尽,别无他法。
4.
迷迷糊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座庙,庙后小山上怪石乱卧,荆棘丛生,有一只“青麻头”伏着。旁边有一只癞蛤蟆,将蹦未蹦。醒来想想:这是什么地方?猛然醒悟:这不是村东头的大佛阁么?于是挣扎着起来,拄着拐杖,往村东去。到了大佛阁后,一带都是古坟,顺着古坟走,蹲着伏着一块一块怪石,就跟梦里所见的一样。是这儿?——像!在蒿莱草莽之间,忽然,蹦出一只癞蛤蟆。成名一愣,赶紧追!癞蛤蟆钻进了草丛。顺着方向,拨开草丛:一只蛐蛐在刺棘丛里伏着。好模样!蛐蛐蹦,成名追。罩住了!细看看:个头大,尾巴长,青脖子,金翅膀。大叫一声:“这可好了!”一阵欢喜,提着蛐蛐笼,快步回家。举家庆贺,这可好了:不会再挨板子,剩下的房产田地也能保住了。
5.
成名有个儿子,小名黑子,九岁了,非常淘气,上树掏鸟蛋,下河捉水蛇,飞砖打恶狗,爱捅马蜂窝。性子倔,爱打架。比他大几岁的孩子也都怕他,因为他打起架来拼命,拳打脚踢带牙咬。三天两头,有街坊邻居来告“妈妈状”。成名夫妻,就这么一个儿子,只能老给街坊们赔不是,不忍心重棒打他。成名得了个这只救命蛐蛐,再三告诫黑子:“不许揭开蛐蛐罐,不许看,千万千万!”
6.
不说还好,说了,黑子还非看看不可,他瞅着父亲不在家,偷偷揭开蛐蛐罐。腾!——蛐蛐蹦出罐外,黑子伸手一扑,用力过猛,蛐蛐大腿折了,肚子破了——死了,黑子知道闯了大祸,哭着告诉妈妈,妈妈一听,脸色煞白:“你个孽障!你甭想活了,你爹回来,看他怎么跟你算帐!”黑子哭着走了。成名回来,老伴把事情一说,成名掉在冰窟窿里了。半天,说:“他在哪儿?”找。到处找遍了,没有。做妈的忽然心里一震:莫非是跳了井?扶着井栏一看,有个孩子,请街坊邻居帮忙,把黑子捞上来,已经死了,这时候顾不上生气,只觉得悲痛。夫妻二人,傻了一样,傻坐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找不到一句话。这天他们家烟筒没冒烟,哪里还有心思吃饭呢,天黑了,把儿子抱起来,准备用一张草席卷卷埋了。摸摸胸口,还有点温和,探探鼻子,还有气。先放到床上再说吧,半夜里,黑子醒来了,睁开了眼,夫妻二人稍得安慰,只是眼神发呆,睁眼片刻,又合上眼,昏昏沉沉地睡了。
7.
蛐蛐死了,儿子这样,成名瞪着眼睛到天亮。
8.
天亮了,忽然,听到门外蛐蛐叫,成名跳了起来,远远的一看,是一只蛐蛐,心里高兴,捉他!蛐蛐叫了一声跳走了。追,用手掌一捂,好像什么也没有。四面看看,蛐蛐伏在墙上。细一看,个头不大,黑红黑红的。成名看它小,瞧不上眼。墙上的小蛐蛐,忽然落在他袖口上。看看:小虽小,形状特别,像一只土狗子,梅花翅,方脑袋,好像不赖。将就吧。右手轻轻捏住蛐蛐,放在左手掌里,两手相合,带回家里,心想拿他去交差,又怕县令看不中,心里没底,就想试着斗一斗,看看行不行。村里有个小伙子,是个玩家,走狗斗鸡,提笼架鸟,样样在行。他养着一只蛐蛐,自命“蟹壳青”,每天找一些少年子弟斗,百战百胜。他把这只“蟹壳青”居为奇货,索价很高,也没人能买得起。有人传出来,说成名得了一只蛐蛐,这小伙子就到成家拜访,要看看蛐蛐。一看,捂着嘴笑了:这也叫蛐蛐!于是打开自己的蛐蛐罐,把蛐蛐赶进“过笼”里,放进斗盆。成名一看,这只蛐蛐大得像个油葫芦,就含糊了,不敢把自己的拿出来。小伙子存心看个笑话,再三说:“玩玩嘛,咱又不赌输赢。”成名一想,反正养这么只孬玩意也没啥用,逗个乐!于是把黑蛐蛐也放进斗盆。小蛐蛐趴着不动,蔫哩吧唧,小伙子又大笑。使猪鬃撩拨它的须须,还是不动。小伙子又大笑。撩它,再撩它!黑蛐蛐忽然暴怒,后腿一挺,直窜过来。俩蛐蛐这就斗开了,冲、撞、腾、击、劈里卜碌直响。忽见小蛐蛐跳起来,伸开须须,跷起尾巴,张开大牙,一下子钳住大蛐蛐的脖子。大蛐蛐脖子破了,只流水。小伙子赶紧把自己的蛐蛐装进过笼,说:“这小家伙真玩命呀!”成名也没想到。他和小伙子正在端详这只黑红黑红的小蛐蛐,他们家一只大公鸡斜着眼睛过来,上去就是一嘴,蛐蛐蹦出了一尺多远。公鸡一啄不中,撒腿紧追,眨眼之间,蛐蛐已经在鸡爪子底下了。成名急得不知怎么好,只是跺脚,再一看,公鸡伸长了脖子乱甩。走近一看,只见蛐蛐叮在鸡冠上,死死咬住不放。公鸡羽毛扎撒,双脚挣蹦。成名惊喜,把蛐蛐捏起来,放进笼里。
9.
第二天,上堂交差。县太爷一看:这么个小东西,大怒:“这么小,你不是糊弄我吗!”成名细说这只蛐蛐怎么怎么好。县令不信,叫衙役弄几只蛐蛐来试试。果然都不是对手。又抱一只公鸡来,一斗,公鸡也败了。县令吩咐,专人送到巡抚衙门。巡抚大为高兴,打了一只金笼子,又命师爷连夜写了一通奏折,详详细细表述了蛐蛐的能耐,把蛐蛐献到宫中。宫里的有名有姓的蛐蛐多了,都是各省进贡来的。什么“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黑蛐蛐跟这些“名将”斗了一圈,没有一只能经得三个回合,全都不死即伤望风而逃。皇上龙颜大悦,下御诏,赐给巡抚名马衣缎。巡抚饮水思源,到了考核的时候,给华阴县评了一个“卓异”,就是说该县令的政绩非比寻常。县令也是个有良心的,想起了他的前程都是打成名那儿来的,于是免了成名里正的差役;又嘱咐县学的教谕,让成名进了学,成了秀才,有了功名,不再是童生了;还赏了成名几十两银子,让他把赔累进去的薄产赎回来,成名夫妻,说不尽的欢喜。
10.
只是他们的儿子一直是昏昏沉沉地躺着,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死不活,这可怎么了呢?
11.
树叶黄了,树叶落了,秋深了。
12.
一天夜里,成名夫妻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见他们的儿子黑子。黑子说:
13.
“我是黑子。就是那只黑蛐蛐。蛐蛐就是我。我变的。”
14.
“我拍死了‘青麻头’,闯了祸。我就想:不如我变一只蛐蛐吧。我就变成了一只蛐蛐。”
15.
“我爱打架。打架总要打赢。打赢了,爹就可以不当里正,不挨板子了。我九岁了,懂事了。”
16.
“我跟别的蛐蛐打,我想:我一定要赢,为了我爹,我妈。我拼命。蛐蛐也怕蛐蛐拼命。它们就都怕。”
17.
“我打败了所有的蛐蛐!我很厉害!”
18.
“我想变回来。变不回来了。”
19.
“那也好,我活了一秋。我赢了。”
20.
“明天就是霜降,我的时候到了。”
21.
“我走了,你们不要想我。——没用。”
22.
第二天一早,黑子死了。
23.
一个消息从宫里传到省里,省里传到县里,那只黑蛐蛐死了。
梳理小说情节,完成下面的填空。
成名①蛐蛐→成名喜得蛐蛐→成名②蛐蛐→成名惊得蛐蛐→成名③蛐蛐→成名上供蛐蛐→成名④蛐蛐
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划分层次,找到每个部分对应的章节。其次在填写时,还要注意格式要与已经提供的内容相一致,在这里也就是每个空中填两个字,且都是要与成名有关的。完成这个题目时,第3空的错误最多。许多同学都写成“成名再得蛐蛐”“成名再获蛐蛐”之类。究其原因,如果我们按题目划分层次,会发现第3空与前面“成名惊得蛐蛐”都在第8节。而许多同学读文章不仔细,看一下第8节内容就立刻填上去,却忽视了这节内容分成两层,后面还写了“试斗”这一内容,“再得”与前面的“惊得”重复了。由此可见,梳理情节一定要仔细全面,不仅要看文章的相关的部分,还应当注意文章的前后部分,更要注意前后的示例,唯有此才能准确全面地梳理情节。
考察情节的作用,主要是考察某个情节所起的作用。前面已经说过了,人物的形象是在情节的发展中体现并丰富的。那么,分析情节的作用,虽然只是某个情节所起的作用,但也要将其放在整体情节中,联系其所处的位置来考察。例如,所要考察的情节在开头,往往是总领全文,在结尾则起到总结全文,以及呼应开头或前文内容、升华拓展主题的作用。而在文章中间,则是承上启下。同时,一些情节还可以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情节叙述顺序的变化,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常见的叙述方法有三种,其作用也不尽相同: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时间顺序展开,平铺直叙,事件的发展脉络清晰,但往往通过对比变化让文章情节有起伏。例如《桃花源记》就是按时间顺序来写,但读来却觉得跌宕起伏,就是因为作者处处安排了对比。例如开头渔人迷路了,应当是很焦急的,但“急逢桃花林”,就忘了寻找道路而是“欲穷其林”,这就是一处对比,形成了情节的变化起伏。顺叙的文章,往往要注意文章的这类变化起伏。《社戏》这篇小说同样也有着这样的片断,月夜行船一段,只是描写了去看社戏的途中所见,也是顺叙。但通过文中“我”心情在变化——由放松到焦急,再到沉静,而这变化又与周围的景色,多感官的描写相对应,就让内容显得丰富多彩。
而倒叙的方式,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容易产生悬念并强调了结果,形成了情节上的波折。例如绝大多数侦探小说都采取倒叙的方式,首先把犯罪结果呈现给读者,然后通过情节的发展,一步步回溯发生过的事,最终到达真相。这种方式也出现在诗歌中,例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前三句都是在倒叙,末句写现实,不仅突出了越王昔日建功之伟,并且与后句对照,形成了巨大的转折。因此,对于有关倒叙的作用,要关注其所强调的内容,与后文的对比。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插叙往往是情节更加紧凑并完整,也能起到前后对照,使情节发生波折的作用。《故乡》中插叙少年闰土的经历,给全文低沉灰暗的色调增添了绚烂的色彩,与中年闰土形成对比,又铺垫了结尾作者对人生的认识。
下面来看一篇文章及相关的题目。
《木匠的儿子》
程世伟
1.
马木匠的儿子怕血。这使他有办法催儿子弹钢琴了。那天,马木匠边磨刨刃边催儿子弹琴,连叫三声,儿子仍不动。小家伙正用铅笔往木板上画着什么。马木匠喊第四声时,他的拇指被锋利的刨刃碰出了血。马木匠用嘴去吮,两唇立刻染成红色。儿子放下手中的笔,愣愣地瞅,然后乖乖地弹钢琴去了。这下马木匠省了不少事,不然他有可能喊第五声第六声……最后把儿子揪到钢琴前,再替他打开琴盖,拿出应弹的谱子……总之要费好多事。马木匠发现自儿子学钢琴以来头一次这样自觉。他想,如果儿子见到血就去弹琴,那真是妙极了,要比打孩子的办法强得多。儿子挨打后自然会弹琴,但效果不佳,一边呜咽,一边按键,常把谱子搞错。马木匠决定用流血的办法督促儿子弹钢琴。
2.
马木匠不想让儿子再干木匠了,尽管这门手艺已在他家传了四代。马木匠用全部积蓄给儿子买了一架钢琴。马木匠是在一位教授家做木凳时听说钢琴是贵族乐器,他决定让儿子学钢琴。
3.
马木匠慢慢拿出刨刃走到儿子身边。儿子正专心做一把木枪。他从儿子手中夺过木枪,将刨刃立在左臂上,说:“从现在起,让你弹琴,你就要认真去练。不然,这东西就要割爸爸的肉。”儿子不懂老子的话,只管去抢那木枪。马木匠见儿子仍不动地方,真的在刨刃上用了力,鲜红的血立刻涌出皮肤。开始儿子只是傻傻地看,接着杀猪般地叫着奔向钢琴。马木匠用湿毛巾擦去臂上的血,站在儿子身后欣赏儿子弹琴。琴键上两只小手不停地跑动,时而腾出一只手抹去面颊上的眼泪。马木匠拍拍儿子的肩,说:“以后让你弹,你马上就弹,不要……”儿子突然转过身,握着拳吼道:“不弹!不弹!永远不弹了!”
4.
这是马木匠完全没有料到的事,愤怒的火焰直冲到马木匠的喉头。他转身抄起一根桌腿粗的方木,狠狠朝钢琴砸去。儿子真正地吓傻了,蜷曲着身子躲在墙角发抖。马木匠没有打儿子,却连续向钢琴猛劈,直至孩子妈跑进来。钢琴表面木板均已零碎了,孩子妈心疼地坐地大哭。
5.
钢琴不能再学下去了。马木匠承认自己做了一个钢琴梦。待冷静下来一算,三年来仅学费一项就花掉2000元人民币。
6.
马木匠决定卖掉砸坏的钢琴,价格多少无妨,免得看见它生气。星期六晚上,马木匠就领来了买主,但给的价钱实在可怜,尽管马木匠连说,里面的机器没坏。买主却只给1000元,多一分不给。
7.
第二天下班,马木匠连澡都没来得及洗便坐着买主开来的汽车回家拉琴了。老马推开家门,一个奇迹出现了:一架完好无损的钢琴立在那里。马木匠惊呆了,买琴人惊呆了,只有木匠妻在一边微微地笑。她告诉丈夫,钢琴是儿子修复的……马木匠弯下腰用那双粗糙的手仔细摸着钢琴,最后走到儿子身边,抱起他的头,猛烈地亲起来。买琴人在一边问:“他是你儿子?”马木匠骄傲地说:“是的,一个木匠的儿子,他只有十岁。”
1.写出小说第2段在文中的作用。
2.“马木匠骄傲地说:‘是的,一个木匠的儿子,他只有十岁。’”小说这样的结尾有哪些妙处?
这两个题目就都与情节的作用有关。回答两个题目,首先要明确这个情节的内容,还需要联系上下文内容。如第1题,就可以发现这个情节交代了马木匠逼儿子学琴的原因,而且可以发现他希望儿子也能成为“贵族”的愿望很迫切,这就为下文他怒砸钢琴埋下了伏笔。而结尾的这句话,则说明他开始赏识并认同孩子在学木匠方面的天赋了。其次,还要注意其特殊的顺叙方式及位置。第2段为插叙,补充了马木匠让孩子学琴的原因。而结尾处的内容则总结了全文,与前文他的态度形成了对比,并且也引发我们思考该如何去对待孩子的天赋。
参考答案:
1.①插叙,②交代了马木匠逼儿子弹钢琴的原因,③表现他对儿子能脱离“手艺人”生活迈入“贵族生活”的希望之大,④为下文马木匠气急砸坏钢琴的情节做铺垫/使小说情节结构更紧凑。(四点,一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
2.①点明了儿子木工手艺的天赋;②写马木匠转变了对儿子的态度,开始赏识儿子;③突出主题:善于教育孩子,发挥特长;④照应前面伏笔;⑤马木匠结尾态度与前文形成对比。
(三)
下面就谈一谈阅读理解中有关小说人物及环境试题阅读方法
前面
(?https:?/??/?www.toutiao.com?/?i6833746917944459784?/??group_id=6833746917944459784"
\t
"_blank?)已经说了,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因此考察人物的作用,往往就要落实在人物身上表现了什么情感,传达了什么精神,引发了什么思考。小说中的一些拓展题,如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之类,回答时也要从主要人物身上这些精神情感出发。上一讲
(?https:?/??/?www.toutiao.com?/?i6834490658820981259?/??group_id=6834490658820981259?group_id=6834490658820981259"
\t
"_blank?)那篇《木匠的儿子》的第2题,同样也是通过主人公马木匠前后态度的变化来引发我们思考如何对待孩子的天赋。人物的精神是通过情节展开的,因此我们在分析人物时,一定要其放在情节中思考,联系上下文,否则分析必将是片面的。
同时,在情节中,往往会通过一系列的描写来塑造人物。赏析这些描写的语句,也是考察的重点内容。要完成好这类题目,首先要了解有哪些描写的方法。从形式来说,包括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句式及风格的变化(整齐的句式,长短句并用,雅俗并用等)。从描写的角度来说,包括正面、侧面描写(环境及次要人物的烘托),多感官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此外,还有象征、托物喻意等手法。我们在赏析相关的描写语句时,一定要注意思考要全面,无论是形式、角度还是手法都需要考虑到。其次回答要有条理,上述的内容,要分门别类,不能混杂。但关键还是要将其放在情节中,要注意在情节中描写的呼应对照,要紧扣住人物不同情节中展现的人物的精神来回答。
以下文为例:
《拉面王》
作者:行云
1.
老梅的面馆开在蝉街东头。
2.
每天一早,老梅围了围裙,案前一站,手里眼里全是活儿。他出手如电,“唰”,揪出一把醒好的面,“啪”,丢案板上,一拉一搓,成蛇样长条。一捏一甩,“啪”,拍在面案上,一抻一合,扭成大闺女辫儿,叫人眼花缭乱。没回过神,一大海碗面,盛着牛肉丁,撒着芫荽、萝卜片,浮着满天星辣椒油花儿,红是红、白是白、绿是绿,香喷喷、热腾腾便撂在了你面前。麻溜儿!
3.
传说老梅有绝活---面穿针孔,抻出细过发丝的面从针孔穿过去。多少根?说法不一。但都只听说,没见过。有人撺掇老梅露两手。老梅浅浅一笑:“雕虫小技,有啥看头?”
4.
雪天。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伙儿哆嗦着站在面馆前。老梅二话没说,捞出一碗面端给他。热汤面下肚,小伙儿像换了个人,精精神神跪地上给老梅磕了头。
5.
老梅收徒了!徒弟叫红子——被一碗汤面救活的小伙。
6.
寒来暑往,红子跟老梅学艺三年了。那夜,师徒俩有一场对话。
7.
“这两天心神不宁,想啥呢?”“师父,我……”
8.
“行了,我知道你想啥,想单干?”“嗯……”
9.
“说实话,你那面活儿不坏。但能再跟我一年不?就一年。”红子没吭声。
10.
老梅叹口气:“好吧。这里有笔钱,你拿去开店。记住,可别丢我的脸。”红子给老梅磕了仨响头,当夜走了。
11.
半月后,蝉街上新开了一家“红子面馆”,店里有个新媳妇在打下手。
12.
蝉街人念旧,还是觉得老梅的面地道,大都上他那去。后来听说,红子媳妇成天在家闹,嫌男人没出息。
13.
某天,老梅的面馆关门歇业了。蝉街人一片惋惜声。
14.
红子面馆生意好起来了。面馆前竟挂起了“拉面王”的牌子。蝉街人叨叨:你号称拉面王,老梅搁哪呢?
15.
这一天,红子当众给大伙表演了面穿针孔的绝活。老梅的绝活只是传说,而红子却当众让大家开了眼。乖乖,十根比发丝还细的拉面,顺顺当当就从小小的针眼里穿了过去,赛比魔术。这以后,大伙再没话了。
16.
红子每天给顾客演一场面穿针孔的绝活,人气越来越旺。可细心的人发现,面馆里盛面的大海碗,不知不觉间换成了中不溜的平底碗。
17.
这天,生意口上,有个人走进红子的拉面馆。是老梅。吃面的人纷纷起立问候。
18.
红子一愣,立马堆起笑脸,迎上去叫了声:“师父您来了!”
19.
“红子,有出息啊。”老梅笑说。红子回笑:“师父见笑,都是闹着玩儿的。”
20.
老梅径直走向水池。净了手,朝大伙说:“红子天天给大伙儿演绝活,今儿,我来替一回,算给徒儿捧个场。”
21.
老梅一出手,馆里一下静了。他手一张,揪下一块面,一下,两下,扯过来,拉过去。面条摆得稳、准、狠;胳膊抡得圆、柔、韧。身子在一处,精神却贯穿到了四面八方。大伙看得目瞪口呆。
22.
突然,老梅身手骤定,好似满院欢腾的雀儿忽地归了巢。细看,老梅手擎一根绣花针,针眼里穿着根线。哪是线?分明是面!只见他捏着这根“线”轻轻一抖,哗一下抖出无数银丝。大家伙挤上前一数,我的个娘哎,不多不少,整整二十根,全在针眼里!
23.
“神!”一片喝彩。
24.
红子羞红了脸,“扑通”跪在了老梅的面前。
25.
第二天,红子面馆不见了“拉面王”招牌。平底碗又换回了大海碗。
26.
而老梅,真正的拉面王,早已飘然而去。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五期,有删改)
1.根据小说情节填空。
序
幕:众人神往绝活,
老梅浅笑推辞;
第一幕:红子(1)_____,老梅仗义收徒;
第二幕:红子执意单干,老梅(2)___;
第三幕:红子(3)_____,老梅歇业隐退;
第四幕:红子挂牌换碗,老梅献演绝活;
尾
声:____________,老梅飘然离开。
2.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老梅是“真正的拉面王”。
3.结合语境,比较红子两次下跪所体现的不同心理。
(1)小伙儿像换了个人,精精神神跪地上给老梅磕了头。
(2)红子羞红了脸,“扑通”跪在了老梅的面前。
4.结合选文及链接材料,说说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使人物鲜活、更具传奇色彩。
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随后手一停,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吃饭的人伸脖子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泥人张》)
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精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水浒传》)
这几个题目,第1题属于梳理情节,但却是完成好后几个题目的基础。因为第2题是对主人公老梅的全面概括,必须要一一对应情节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例如在红子落魄求助时,老梅仗义收徒这一幕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善良,而在最后一幕中,又可以发现老梅教徒有方,不仅重授义,更重授德。第3题更与情节密切相关,并且体现了描写的呼应与对照,唯有放在情节中才能把握其含义。特别是第2次下跪,可以发现这里不仅表现出了红子的悔悟,联系下文他换回碗,也可以发现他以这种方式表达对师傅教诲的感激,而这恰恰是学生们容易忽略的。第4题,则涉及到上面提到的描写的方法,既包括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也有多感官的描写、次要人物的烘托等侧面描写手法,还有口语俗语并用,长短句并用,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思考全面。
参考答案:
1.(1)落魄求助
(2).
(2)赠钱赠言(告诫)
(3).
(3)生意清淡(被妻嫌弃)
(4).
(4)
红子痛改前非
2.
示例:(1)老梅崇尚诚信。(听说红子面馆的大海碗变成了中平碗之后,出现在面馆表演绝技,以此震慑红子。)(2)他谦逊稳重、深藏不露。(老梅不愿纯粹为了炫耀手艺而表演绝活。(3)老梅善解人意、豁达大度。红子学艺未成就要另立门户,老梅劝说后还是尊重红子的决定)(红子挂出“拉面王”招牌后老梅并没有因此出面阻止)(4)老梅心地善良仗义。(一碗热汤面救了乞丐红子,赠钱帮红子开店。)(5)老梅技艺高超。(文中详细描写老梅日常拉面和最后展示绝技。)(6)老梅教徒有方。(红子三年就学到了不少真功夫,又在徒弟有违手艺人的诚信之德时用表演绝活的方式委婉劝诫。)(7)不贪名利。(当红子面馆生意不好的时候自己歇业,展示绝活获得喝彩后飘然离去。)
3.(1)表达了红子对救命恩人的感激之情;(2)表达了红子对自己行为的悔悟之情和对师傅一片教诲之心的感激之情。
4.
示例:(1)作者都重视通过场面(人物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风貌;(2)善于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来表现人物的高超能力;(3)都善于把多种感觉角度相结合,写得有声有色;(4)
都善于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5)
善用口语俗语等使语言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6)长短句结合,文章语言极富节奏感。
而考察小说环境的描写及作用与前面考察人物的形式大致相同,同样也是赏析相关的语句,说出起到的作用。但是,环境是为烘托人物而塑造的,因此分析环境的描写与作用必须要与人物联系起来。具体来说,环境起到了什么作用?小说中的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自然环境不仅能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还渲染了故事发生时的氛围,从而烘托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衬托人物情感。
例如《孤独之旅》中,无论是杜小康离家时渐渐走入那片荒凉而孤独的环境中,还是最后遇到的那场暴风雨,都与杜小康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社会环境更是表现了故事发生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故事的现实意义,使这一形象更加深刻。
而在《故乡》中,杨二嫂、闰土生活的困境,就是揭示当时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深刻危机,从而使这两个形象有了典型性及社会意义。同时,环境还起到了铺垫情节的作用。
例如《社戏》在看戏前后对戏台的描写,都如仙境一般,这既呼应了上文“我”沉醉于美好的水乡风情之中,也为下文描写水乡纯朴的人情铺垫。
这里需要强调,环境描写往往相互呼应,通过对相同环境的不同描写,或不同环境中相似的描写,表现情节的变化、人物心情的转变。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对大海的描写,从“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到“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人物心情从兴奋到低落就通过环境表现出来了。
在《社戏》中,在看戏途中,周围的群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到归来途中“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都是表现了船行之快,心情之轻松。此外,环境描写往往还具有一些象征性含义。
例如《故乡》最后对于路的描写,这是一段环境描写,但其实象征着作者渴望在这样的社会中开辟出新道路,为那些辛苦活着的人们找到新的出路的思想。这些象征意义,往往是对人物精神的一种拓展与升华。
由此可见,完成小说阅读理解中考察环境的描写与作用的题目,同样也要将之放在情节中,表现其对情节所起的铺垫作用,注意其在不同情节中的呼应。同时,无论是分析环境的含义,还是品读其中的象征描写,都要紧扣住人物的形象与精神,思考其对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或者在此基础上拓展,才能准确把握住这类题目的要点。
以下面这篇文章为例:
归来
[法]莫泊桑
(1)马丹·莱韦斯克家孤零零地立在大路旁边。这是一所渔夫住的小屋,墙是粘土做的,屋顶是茅草盖的,门口一块小得像手帕似的园地。
(2)
男的出海捕鱼去了,女的在屋前修补一张棕色大渔网的网眼。园子门口,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坐在一把向后倾斜的椅子上,正在缝补穷苦人家那种补了又补的衣服。另一个小姑娘,比她小一岁,摇摇晃晃地哄着怀里抱着的一个婴儿。两个男孩子,一个两岁,一个三岁,坐在地上,用他们还不灵巧的小手在挖泥。一只猫睡在窗台上。靠墙一排盛开的紫罗兰好像给墙脚垫上一道白色美丽的垫圈。一群苍蝇在上面嗡嗡地飞着。
(3)在园子门口补衣服的那个小姑娘突然喊道:“妈妈!”
(4)
妈妈答道:“什么事啊?”
(5)
“他又来了。”
(6)
从早晨起她们就非常不安,因为有个男人坐在门对面的沟边上,直瞪瞪地望着房子。他好像有病,样子很穷困。坐在那里一动未动。
(7)
母亲怕起来,她的男人要到天黑才能从海上回来。
(8)
由于他像一根木桩似的坐在那里,而且眼睛死死地盯住她家的房子,马丹大婶发慌了,“您在这儿干什么?”她朝这个流浪汉叫道。他用嘶哑的声音回答:“我又没有妨碍任何人,连在大路上坐一坐都不准吗?”她找不出话来回答。
(9)
这一天过得很慢。晚上没有再见到他。
(10)
天黑后莱韦斯克回来了。她们告诉他这件事。他肯定地说:“要么是个爱管闲事的人,要么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家伙。”
他毫无挂虑地睡了。
(11)天亮后刮起了大风,莱韦斯克不能出海,就帮助妻子补渔网。
(12)九点光景,去买面包的大女儿气急败坏地跑回来,神色紧张地叫道:“妈妈,那个人又来了!”母亲顿时不安起来,脸色紧张得发白,对她的男人说:“你去对他讲,莱韦斯克,叫他不要再像这样窥视我们了。”
(13)
莱韦斯克来到这个流浪汉身边。他们交谈起来。母亲和孩子们远远地提心吊胆地看着他们。突然,那个陌生人起身和莱韦斯克一同向房子走来。马丹大婶吓得直往后退。她的男人对她说:“拿点面包给他,再倒一杯苹果酒。他已两天没吃东西了。”
(14)他们俩走进屋里,这个流浪汉坐下,在众人的眼光下低着头吃起来。
(15)莱韦斯克拉了一把椅子坐下来,问他道:
(16)“您叫什么名字?”
(17)
他低着头回答说:
(18)
“我叫马丹。”
(19)这个母亲浑身不由得一哆嗦,她跨前一步,好像要靠得更近一些看一看这个流浪汉似的,她张着嘴,垂着双手,一动不动地站在他的面前。没有人再说一句话。莱韦斯克最后又问了一句:“您是这里人吗?”
(20)“我是这里人。”
(21)他终于抬起了头。这个女人的眼睛和他的眼睛相遇后,两个人的眼珠子都一下子停住不动了。
(22)
她突然开口了,声音却变了样子,颤抖地说:“是你吗,当家的?”
(23)
他缓慢却清楚地回答说:“不错,是我。”
(24)他一边说一边继续咀嚼着他的面包,并不激动。
(25)
莱韦斯克结结巴巴地说:“是你吗,马丹?”
(26)那一个答得很简单:“不错,是我。”
(27)“那么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28)“从非洲海岸来的。我们的船触礁沉没了,我被野人捉住,一扣就是十年。一个英国游客路过那里将我救出来,然后我就回来了。”
(29)马丹大婶用围裙捂住脸哭起来。
(30)莱韦斯克说道:“现在我们怎么办呢?”
(31)他们互相看看,都没有吭声。
(32)这时马丹仔细打量了几个孩子,朝两个小姑娘点了点头:“她们两个是我的吧?”
(33)莱韦斯克答道:“这两个是你的。”
(34)
他既没有站起来,也没有抱吻她们,只是说了一句:“我的老天,长得这么大了!”
(35)
莱韦斯克又重复了一句:“我们怎么办呢?”
(36)马丹也很为难。后来他下了决心:“由你决定,我照你的意见办。我不想和你过不去。我有两个孩子,你有三个,各人的孩子归各人的。至于孩子他妈,归你还是归我,随便怎么办我都同意。不过房子是我的,这是我的父亲留给我的,我就出生在这所房子里,证明在公证人那里。”
(37)
马丹大婶一直用蓝布围裙蒙着脸,抽抽噎噎地哭泣着。
(38)
他吃完了。这一下他也发问了:“我们怎么办呢?”
(39)
莱韦斯克想出一个主意:“到神甫那里去吧,他会帮我们做出决定的。”
(40)马丹站起来,朝他妻子走过去;她扑到他的怀里,呜呜咽咽地哭着说:“我的丈夫!你回来啦!马丹,我可怜的马丹,你回来啦!”
(41)她紧紧抱住他,过去种种回忆突然纷至沓来,掠过脑际,她回想起他们二十岁时的生活。
(42)莱韦斯克站在那里等候着。
(43)“走吧,”他说,“先去把事情办妥吧。”
(44)随后两个男人一起走出去了。
(45)他们走过咖啡馆门口时,莱韦斯克说:“我们去喝一杯,怎么样?”
(46)“好啊,我赞成。”马丹说。
(47)他们走进来坐了下来。莱韦斯克高声说道:“?。”
(48)小酒馆老板脸色安详地问道:“啊!你回来啦,马丹?”
(49)马丹回答道:“我回来啦!”
(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有删减)
1.在倒数第三段中,请以莱韦斯克的口吻,向小酒店老板简要介绍马丹及其经历。(3分)
2.为文中两处画线句作批注(分别自选一个角度)。(5分)
(1)他终于抬起了头。这个女人的眼睛
和他的眼睛相遇后,两个人的眼珠
我的批注:
子都一下子停住不动了。
(2)小酒馆老板脸色安详地问道:
我的批注:
“啊!你回来啦,马丹?”
3.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对后文情节设置的作用。(5分)
我们发现,前面两个题目都是围绕着情节与人物形象设置的。同样,要回答好第3题,必须对情节有着准确的把握。因为这段环境描写,就在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从家庭的穷困与几个孩子年龄差距极大,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曾经发生的变故及马丹大婶不得不改嫁的原因。而后面第2题,第1段描写则表现了情节的奇转,与前面环境描写中的暗示呼应。第2段描写可以分析为老板对此类故事见怪不怪,但更好的分析应当是表现人在苦难面前表现出的平静。因为这与整篇小说的氛围是一致的,一个遭遇到如此巨大变故的人回来,看见自己的房子与妻子都属于了他人,但两个人之间依然是友好的,可见在当时这种贫困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和谐的,这就是全文的社会背景。了解了这一切,再来回答第3题就清楚了。我们不仅能发现这段环境描写对情节的铺垫作用,也能感受到人性的美丽,而这是由紫罗兰象征的。回答这个题目,首先要把相关的描写找到并概括其特征,然后将之放在情节中,与人物的精神联系起来分析,而这也是分析小说阅读理解中环境描写的基本步骤。
参考答案:
1.(3分)这是马丹,你还记得他吗?我妻子之前的丈夫。他失踪了十年,经历了很多磨难,现在他回来了。(介绍马丹的身份、经历各1分,口语化1分)
2.(5分)
(1)(2分)示例1:情节设置妙!四目相对证实了上文马丹大婶不安的原因,引出男人“归来”和相认,为“归来”之后这个家庭要面对的尖锐的矛盾冲突作铺垫。
示例2:神态描写妙!四目相遇,眼珠子都停住不动了。形象地写出了隔绝十年的夫妻相遇,给双方带来的内心情感冲击。
(2)(3分)示例1:“脸色安详”是神态描写,“啊!你回来啦,马丹?”是语言描写,老朋友似的寒暄,脸色和语调显得并不惊讶。可见,类似马丹的悲剧在当时并不少见。
示例2:侧面描写,用老板的见怪不怪烘托故事的主人公的悲剧性。
示例3:暗示小说主旨:人在苦难面前镇定自若、安详自处。
3.(5分)围绕环境、家庭成员、紫罗兰的象征意义来阐释,合理即可。答出一点3分,答出两点5分。
示例:小屋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突出了主人公家庭的穷困,为全文的苦难故事设置了背景。
家庭成员的介绍,突出几个孩子年龄结构的脱节,为后文马丹归来埋下伏笔。
紫罗兰花朵的开放,象征了人性的美丽,为苦难的故事增添了一抹亮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