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3.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间合作的精神,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直线和射线的认识。
难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线段、射线
创设情境,贴近生活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一)认识线段
1.引出线段,激趣导入
师: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像我们数学王国里的哪位朋友呢?(线段)
师:假如我是孙悟空,现在把金箍棒变成4厘米长。如果让你用线段表示4厘米长的金箍棒,你会画吗?请在课堂练习本画出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认识线段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条线段,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师板书:线段,并画一条线段)
生:直直的,线段有两个点。
师:同学们,线段上的这两个点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端点。
师: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呢?它的端点在哪里?
生:线段有2个端点,分别在起点和终点。
师:如果把第一排的同学看做一条线段,它的端点在哪里?
生:第一位同学和最后一位同学。
师:从课件上我们知道这条线段的长度是4cm,是用什么工具来测量的?
生:尺子或三角板来测量。
师:哪位同学愿意说说怎么测量线段的长度呢?
生:把一个端点对准0刻度线,另一个端点指向几厘米,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长。
?师:所以线段是可以测量的,它的长度也是有限的。
3.用字母表示线段
师:为了表述方便,可以把两个端点用字母A、B来表示,这条线段就叫做线段AB。
4.小结过渡
师:同学们能找到生活中的线段吗?
(二)认识射线
1.感知射线
师:瞧!现在孙悟空又给金箍棒下了什么命令?(课件演示:金箍棒向一端无限延伸)
请同学们根据金箍棒的变化,再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AB,现在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看看又得到什么图形?
生动手画,师巡视。
师:谁来给这个图形取个名字?
生:射线。
师:这位同学和数学家想到一块了,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射线。(板书:射线)
2.感知射线的特点
师: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课件上的这条射线,小组讨论射线有什么特点?
生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师质疑:射线的端点是哪一个?B是端点吗?
生:不是,B只是射线上的一个点。
师:射线可以用端点A和射线上的另一点B来表示,叫做射线AB。(板书:射线AB)
(2)感知射线无限长
生:射线无限长,不可度量长度。
师:你是怎么判断射线无限长的?
生;因为射线向一端无限延伸,可以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所以射线无限长。
师:射线的长度是无限的,无法测量。(板书:不可测量)
3.找生活中的射线
(三)认识直线
1.感知直线
师:同学们,瞧!现在孙悟空又给金箍棒下了什么命令呢?(课件演示:金箍棒向两端无限延伸)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习本,在本子的中间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AB。接着请你像老师这样,把线段AB向两端无限延伸,会得到什么图形了?
生动手延长线段AB。
师:同学们,像这样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直线。(板书:直线)
2.用字母表示直线
师:这条直线我们把它叫做直线AB,还可以用字母l表示直线,叫做直线l(师板书:直线AB或直线l)
3.认识直线的特点
生:直线有什么特点呢?
生汇报:无端点或有2个端点;无限长;不可测量
感知直线无端点
师:(手指着AB两个点)问,AB是端点吗?
生:不是,AB这两点只是直线上的两个点。所以直线没有端点。
(2)感知直线无限长
师:刚才同学说直线是无限长的,到底是正确的吗?我们一起来验证!
师:现在请同学们继续把线段AB向两端延伸再延伸。告诉老师,可以延伸到什么地方?
生:本子的尽头。
师:再延伸出去呢?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现在我们这条线要延伸出本子,超过桌子,延伸出窗外,延伸出我们的学校,延伸出习水县?
师:就这样不断地延伸再延伸,到底可以延伸到哪里?
生:没有尽头。
师: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如果孙悟空没有喊停,它就会无限延伸出去。当把一条线段向它的两端无限延伸得到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到底有多长?
生:很长很长,无法说明有多长。
师;在数学上我们就把它称为“无限长”。
师:既然直线无限长,那有办法测量吗?
生:无法测量。
(四)总结线段、射线、直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联系。
三、巩固应用
1、认一认。
2、判断。
3、数一数。
4、提示课题。
四、欣赏图片,老师寄语。
【导入】线段、射线、直线
创设情境,贴近生活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一)认识线段
1.引出线段,激趣导入
师: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像我们数学王国里的哪位朋友呢?(线段)
师:假如我是孙悟空,现在把金箍棒变成4厘米长。如果让你用线段表示4厘米长的金箍棒,你会画吗?请在课堂练习本画出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认识线段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条线段,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师板书:线段,并画一条线段)
生:直直的,线段有两个点。
师:同学们,线段上的这两个点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端点。
师: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呢?它的端点在哪里?
生:线段有2个端点,分别在起点和终点。
师:如果把第一排的同学看做一条线段,它的端点在哪里?
生:第一位同学和最后一位同学。
师:从课件上我们知道这条线段的长度是4cm,是用什么工具来测量的?
生:尺子或三角板来测量。
师:哪位同学愿意说说怎么测量线段的长度呢?
生:把一个端点对准0刻度线,另一个端点指向几厘米,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长。
?师:所以线段是可以测量的,它的长度也是有限的。
3.用字母表示线段
师:为了表述方便,可以把两个端点用字母A、B来表示,这条线段就叫做线段AB。
4.小结过渡
师:同学们能找到生活中的线段吗?
(二)认识射线
1.感知射线
师:瞧!现在孙悟空又给金箍棒下了什么命令?(课件演示:金箍棒向一端无限延伸)
请同学们根据金箍棒的变化,再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AB,现在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看看又得到什么图形?
生动手画,师巡视。
师:谁来给这个图形取个名字?
生:射线。
师:这位同学和数学家想到一块了,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射线。(板书:射线)
2.感知射线的特点
师: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课件上的这条射线,小组讨论射线有什么特点?
生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师质疑:射线的端点是哪一个?B是端点吗?
生:不是,B只是射线上的一个点。
师:射线可以用端点A和射线上的另一点B来表示,叫做射线AB。(板书:射线AB)
(2)感知射线无限长
生:射线无限长,不可度量长度。
师:你是怎么判断射线无限长的?
生;因为射线向一端无限延伸,可以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所以射线无限长。
师:射线的长度是无限的,无法测量。(板书:不可测量)
3.找生活中的射线
(三)认识直线
1.感知直线
师:同学们,瞧!现在孙悟空又给金箍棒下了什么命令呢?(课件演示:金箍棒向两端无限延伸)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习本,在本子的中间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AB。接着请你像老师这样,把线段AB向两端无限延伸,会得到什么图形了?
生动手延长线段AB。
师:同学们,像这样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直线。(板书:直线)
2.用字母表示直线
师:这条直线我们把它叫做直线AB,还可以用字母l表示直线,叫做直线l(师板书:直线AB或直线l)
3.认识直线的特点
生:直线有什么特点呢?
生汇报:无端点或有2个端点;无限长;不可测量
感知直线无端点
师:(手指着AB两个点)问,AB是端点吗?
生:不是,AB这两点只是直线上的两个点。所以直线没有端点。
(2)感知直线无限长
师:刚才同学说直线是无限长的,到底是正确的吗?我们一起来验证!
师:现在请同学们继续把线段AB向两端延伸再延伸。告诉老师,可以延伸到什么地方?
生:本子的尽头。
师:再延伸出去呢?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现在我们这条线要延伸出本子,超过桌子,延伸出窗外,延伸出我们的学校,延伸出习水县?
师:就这样不断地延伸再延伸,到底可以延伸到哪里?
生:没有尽头。
师: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如果孙悟空没有喊停,它就会无限延伸出去。当把一条线段向它的两端无限延伸得到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到底有多长?
生:很长很长,无法说明有多长。
师;在数学上我们就把它称为“无限长”。
师:既然直线无限长,那有办法测量吗?
生:无法测量。
(四)总结线段、射线、直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