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8 16:4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综合能力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御聘(pìn)
 
赏赐(cì)
滑稽(jī)
妥帖(tiè)
B.孪生(luán)
称职(chèng)
爵士(jué)
澄澈(chéng)
C.陛下(bì)
愕然(è)
庇护(bì)
附和(hé)
D.嬉戏(xī)
寻觅(mì)
跛脚(bǒ)
爱慕(mù)
2.下面是某同学的词语笔记,请找出其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吆喝  头衔  勋章  踪迹  眩耀
掺和  绵延  蔷薇  篷勃  缥渺
霹雳  旷野  兴高彩烈  不可救药
眉开眼笑  莽莽榛榛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机器人会更加神通广大,将在更多领域造福人类。
B.他的一番话有理有据,大家十分佩服,不由得随声附和起来。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亟待整顿。
D.现在雾霾越来越严重,呼吁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这不是杞人忧天。
4.某同学为活动拟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4分)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公民意识,营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的美好环境,我校团委号召广大青少年坚守网络公约,【A】抵制网络谣言,为了避免不犯错误,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
  【B】同学们,让我们进一步增加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正义感,坚决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杜绝虚假信息,共建诚信网络。
①A句有不合逻辑的语病,应将“     ”或“    ”删去。(2分)?
②B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一词改为“    ”。(2分)?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文章围绕“新装”展开,让各色人物尽情表演,丑态百出。
B.《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全集》,诗人运用奇丽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天上街景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
C.《女娲造人》这篇神话记述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汉民族先祖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和探索,极富想象力。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篇寓言讽刺和批评了那些固执己见、主观臆断的人。
6.名著阅读。(3分)
  写出下列故事涉及的人物名字。
  《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是      ,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是      。?
7.育星中学七年级(3)班开展了以“放飞想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6分)
(1)请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2分)
(2)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图,写出你得出的结论。(2分)
(3)在为此次活动设计的校黑板报上,有同学搜集到下列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材料一 莫言说,要写好作文,就要在生活中去感触,还要去阅读经典名著,多读一些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如看《安徒生童话》等。
材料二 科学巨擘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材料三 歌德母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小歌德自己发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乙】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国人道之           
   ?
(2)闻之于宋君
   ?
(3)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
(4)愿王察之矣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分)
(2)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2分)
10.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3分)
丑小鸭(节选)
[丹麦]安徒生
①一天晚上,当美丽的太阳要落下去的时候,有一群漂亮的大鸟从灌木林里飞出来。小鸭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美丽的东西。他们白得发亮,脖颈又长又柔软。这就是天鹅。他们发出一种奇异的叫声,展开他们美丽的长翅膀,从寒冷的地带飞向温暖的国度,飞向不结冰的湖泊。
②他们飞得很高——那么高,丑小鸭不禁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他在水上像一个车轮似的不停地旋转着,同时把自己的脖子高高地向他们伸着,发出一种响亮的、奇异的叫声,连他自己也害怕起来。啊!他再也忘不了这些美丽的鸟儿,这些幸福的鸟儿。当他看不见他们的时候,他就沉入水底;但是当他再冒到水面上来的时候,却感到非常空虚。他不知道这些鸟儿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要飞到什么地方去。不过他爱他们,好像他从来还没有爱过什么东西似的。他并不嫉妒他们。他怎能梦想有他们那样美丽呢?只要别的鸭儿准许他跟他们生活在一起,他就已经很满意了——可怜的丑东西。
③冬天变得很冷,非常的冷!小鸭不得不在水上游来游去,好使水面不至于完全冻结成冰。不过他游动的这个小范围,一天晚上比一天晚上缩小。水正在结冰,人们可以听到冰块的碎裂声。小鸭只好用他的一双腿不停地游动,免得水完全被冰封住。最后,他终于昏倒了,躺着一动也不动,跟冰块冻结在一起。
④大清早,有一个种田人经过这儿。他看到了这只小鸭,就走过去用木屐把冰块踏破,然后把他抱回家,送给他的妻子。小鸭这时才渐渐地恢复了知觉。
⑤小孩子们都想跟他玩,不过小鸭以为他们想要伤害他。他一害怕就跳到牛奶盘里去了,把牛奶溅得满屋子都是。女人惊叫起来,拍着双手。这么一来,小鸭就飞到黄油盆里去了,然后就飞进面粉桶里去了,最后才爬出来。这时他的样子才好看呢!女人尖声地叫起来,拿着火钳要打他。小孩子们挤作一团,想抓住他。他们又是笑,又是叫!——幸好大门是开着的。他便钻进灌木林中新下的雪里面去。他躺在那里,几乎像昏倒了一样。
⑥要是只讲他在这严冬所受的困苦和灾难,那么这个故事也就太悲惨了。当太阳又开始温暖地照着大地的时候,他正躺在沼泽地的芦苇里。百灵鸟唱起歌来了——这是一个美丽的春天。
⑦忽然间,他举起了翅膀:这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马上就把他托起来飞走了。他不知不觉地已经飞进了一座大花园。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散发着香气,它那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啊,这儿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三只美丽的白天鹅从树荫里一直游到他面前来。他们轻飘飘地浮在水上,羽毛发出飕飕的响声。小鸭认出了这些美丽的动物,于是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⑧“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这比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鸭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于是他飞到水里,向这些美丽的天鹅游去。这些动物看到他,马上就竖起羽毛向他游来。“请你们弄死我吧!”这只可怜的小鸭说。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但是他在这清亮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
(有删改)
11.请结合上下文,说说画线句中丑小鸭感到空虚的原因。(2分)
12.请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别谈谈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3.在丑小鸭成为天鹅之前,选文中哪些地方暗示了它是一只天鹅?(3分)
14.文中第①段和第⑥段分别出现“太阳”,有哪些用意?(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9分)
古井的春天
麦 子
春天到了,四处一派盎然,一派生机,但这一切对于一口荒废的古井来说却毫无意义。
“伙计,春天到了。”一位流浪汉高兴地对古井嚷道。在刚刚过去的整个寒冬里,他就住在古井旁的那栋快要坍塌的小石屋里。
“是啊,春天来了,可是我的冬天却依然存在。”古井在水面上画了一圈涟漪,那是它的叹息。
“你不是已经解冻了吗?覆盖你的冰雪不是已经融化了吗?难道你不能嗅到远处飘来的花香,听见鸟儿的歌唱吗?”流浪汉不明白古井在说什么。
“你说得没错,可是我的心却仍停留在冬天。”古井又在水面上画了一圈涟漪。那涟漪继而一圈一圈地不断荡漾开去。
这次,流浪汉听懂了古井的话。
“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你的吗?”年迈的流浪汉问。
“不,我想你无法帮助我。”
流浪汉离开了古井,春天来了,他可不想再待在那栋快要坍塌的小屋里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古井始终生活在冬天里。它的心日渐苍老,它的身体里淤泥递增,井水滞流。可就在那些荆棘快要遮蔽整口古井时,却来了一位年轻人。
“你好,古井。”凶猛的荆棘划破了年轻人的手,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全力站在古井的面前。
“你好。”
“我是一位旅行者。途中,我遇到了一位老者。在我遇见他时,他已经行动不便了。不过,他听说我要走这条路时,却让我为你捎来这个。”年轻人摊开掌心,那里有一粒红色的种子。
“那位大发善心的人是谁?为什么要给我带来它?”
“他说自己曾经在你的身边度过了整个冬天。”年轻人说,“他还说,也许有了它,你的春天就会来。”
“哦,我知道他是谁了。”除了那位年迈的流浪汉,古井记不起还有谁曾停留在它的身边,和它聊起过春天。
年轻人将那粒种子放进了古井。
“好吧,也许它真能让我寻到春天。”古井让那粒种子停留在了自己长满青苔的井壁上。
种子长得很慢很慢,经过三个严冬和三个春天,才冒出了一点点红色的小芽。但是,一旦开始生长,它便噌噌噌地不可遏制地向上,向上。一开始,古井很不适应种子的飞速生长。不过,还好,它知道该如何让小苗紧紧地抓牢自己,也知道该怎样引导小苗的根努力向下汲取自己体内的营养。有时,它也担心那株幼苗一不小心就掉入水中,或是被呼啦啦钻进井里的风刮跑。但不知为什么,虽然如此地紧张,它的心里却满怀淡淡的欢喜。还好,还好,一切都顺利。
小树很快冒出了井沿,高过了荆棘。它的根、它的茎往古井的深处不停蔓延。它感受到古井将它紧紧地拥抱在怀,感受到古井在不停地冒出一串又一串欢快的气泡。
“亲爱的井,我觉得在你的怀里好暖和。”小树对古井说。
“是的,我也觉得好暖和。”古井说。
在风的吹拂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在野草们惊诧的目光中,在那栋已经坍塌的石屋的静默中,小树长成了一株参天大树。它全身绯红,像燃烧的火焰,像高擎着的巨大火炬,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能望见,方圆几百里的鸟儿都能看见。人们手挽着手来到古井边,成群的鸟儿纷纷结伴飞了过来。
“好绚烂的树啊!”诗人们赞叹。
“好奇特的树啊!”鸟儿们歌唱。
一股又一股的暖流从树干、树叶、树茎哗啦啦地涌向了古井。好温暖好温暖,古井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如此温暖过。难道这就是春天?
“田野的尽头有一只小鹿在奔跑,山坡的尽头有一只兔子在跳舞,小河里有一条金色的鱼正在寻找它的伴侣……”无论外界如何喧嚣,红树总会微微低下头,轻轻对古井说着话。
“是吗?那现在一定是春天了。”古井说,然后它为红树哼唱起一首从前的从前听来的歌谣。在哼唱中,它们彼此都看见了翠绿的草、鲜红的花,还有一幅又一幅绚丽无比的春天的画。
(有删改)
15.文章标题为“古井的春天”,作者却在前半部分写古井经年累月生活在冬天里,其作用是什么?(4分)
16.“哦,我知道他是谁了”,“他”指的是谁?从哪些地方可以判断出来?(3分)
17.“但不知为什么,虽然如此地紧张,它的心里却满怀淡淡的欢喜”一句中的“如此地紧张”与“满怀淡淡的欢喜”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1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它全身绯红,像燃烧的火焰,像高擎着的巨大火炬。
19.你认为古井迎来春天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作答。(6分)
五、作文。(50分)
20.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50分)
(1)题目一 古人云:“万物贵其真。”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是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做事,都贵在一个“真”字。请将“    贵在真”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题目二 假设你走进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鸟鱼虫的交谈、泉水山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在那里,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数在600—800之间;(2)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第六单元 综合能力检测卷
1.D A项,“帖”应读“tiē”。B项,“称”应读“chèn”。C项,“和”应读“hè”。
2
.
3.B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用于贬义,用在此句不合语境。A项,神通广大:形容本领极大,办法极多。C项,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D项,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4.【答案示例】 ①避免 不(每空1分)
②增加 增强
(每空1分)
【解题思路】 A句,滥用了否定词造成句子不合逻辑,应删去“不”或“避免”。B句,“增加”与“责任感”“正义感”搭配不当,应将其改成“增强”。
5.D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6.孙悟空 太白金星 太上老君(3分)
7.(1)【答案示例】 插上想象的翅膀,你我携手共成长(2分)
【解题思路】 拟写宣传语,一要围绕“放飞想象”的主题,二要注意富有感染力,可采用一定的修辞。
(2)【答案示例】 与美国、日本相比,中国科幻作家数量不多,长篇新书少,科幻文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分)
【解题思路】 比较统计图中的数据,并根据图中的提示性文字进行概括。
(3)【答案示例】 我们应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对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写作水平及扩展知识非常重要。(2分)
【解题思路】 分别仔细阅读三则材料,抓住关键语句,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8.(1)讲述 (2)使知道 (3)距离 (4)明辨(各1分)
9.(1)(我家)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里得到一个人。(2分。关键词:使)
(2)集市上没有老虎是很明显的事,但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好像真的有老虎了。(2分。关键词:市、明、成)
10.【答案示例】 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求实求真精神。(2分)魏王听信三人成虎,可以看出他缺乏主见,立场不坚定,缺乏智慧与清醒的头脑。(2分)
【解题思路】 对于传言,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这表明他对传言将信将疑,且有求实求真的精神。对于“三人言市有虎”,魏王“信之矣”,可以看出他听信传言,且缺乏主见。
【参考译文】 
  庞葱要陪魏太子到赵国的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说:“不相信。”
庞葱说:“有两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道:“我会将信将疑。”
庞葱说:“有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道:“我相信了。”庞葱说:“集市上没有老虎是很明显的事,但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好像真的有老虎了。现在邯郸离大梁,比王宫距离集市远多了,但是批评我的人超过三个。希望大王明辨啊。”
魏王道:“我自己会判断。”
于是庞葱辞别而去,(庞葱还在途中,)而诽谤他的话已先传到魏国。后来魏太子归国,庞葱果然没有再得到魏王的信任。
11.【答案示例】 因为他不知道这些鸟儿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要飞到什么地方去。他爱他们,他们却离开了。(2分)
【解题思路】 结合文中关键句,如“他再也忘不了这些美丽的鸟儿”“他不知道这些鸟儿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要飞到什么地方去”等分析小鸭的心理即可。
12.【答案示例】 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总结上文,开启下文)。(2分)内容上,点明他困苦和灾难的终止,写出随着春天来临,故事将由悲转喜。(2分)
【解题思路】 中间段落的作用一般有承上启下(过渡)、引起下文、拓展思路、丰富内涵等。根据第⑥段的具体内容和中间段落的基本作用回答即可。
13.【答案示例】 第①段写天鹅“他们发出一种奇异的叫声”,第②段写丑小鸭“发出一种响亮的、奇异的叫声”,暗示这是天鹅的叫声。(2分)第⑦段说“这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暗示了他由小鸭到天鹅的蜕变。(1分)
【解题思路】 从文中筛选出描写丑小鸭和天鹅特点的句子,从中找出相同点,比如两者的叫声一样,进行简要分析即可。
14.【答案示例】 ①交代时间,如第①段“美丽的太阳要落下去”,点明是傍晚时分;第⑥段“太阳又开始温暖地照着大地”,点明春回大地。②渲染气氛,如第⑥段“太阳又开始温暖地照着大地”渲染了春天来临的喜悦气氛。③具有象征意义,“太阳”在文中象征光明。(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解题思路】 根据段落的具体内容,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进行多角度思考,如这两处对太阳的描写都点明了时间。
15.【答案示例】 写古井经年累月生活在冬天里,与下文写古井的春天,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爱的主题;(2分)也为下文写流浪汉为帮助古井而托人带来红色种子做铺垫。(2分)
【解题思路】 解答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冬天与春天进行对比,突出文章的主旨;二是推动情节发展,正是因为古井一直生活在冬天里,所以流浪汉为了帮助它而托人带来种子。
16.【答案示例】 流浪汉。(1分)年迈的流浪汉在古井的身边度过了整个冬天,曾和它聊起过春天。(2分)
【解题思路】 先找出“哦,我知道他是谁了”一句在文中的位置,然后从这句话前后的内容中查找答案。
17.【答案示例】 不矛盾。(1分)“如此地紧张”写出古井对幼苗的关心和爱,担心幼苗掉入水中或被风刮跑。“淡淡的欢喜”是写古井看到幼苗飞速生长后很欣慰。两者都是古井对幼苗付出爱心后的真实心理写照,并不矛盾。(2分)
【解题思路】 联系上下文,分析古井“如此地紧张”“满怀淡淡的欢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组织答案即可。
18.【答案示例】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红色树木比作“燃烧的火焰”“高擎着的巨大火炬”,(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色树木的美丽外形和蓬勃生机。(2分)
【解题思路】 由“像燃烧的火焰”等可判断出句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再根据比喻修辞的作用与句子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19.【答案示例】 ①年轻人的责任心:“凶猛的荆棘划破了年轻人的手,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全力站在古井的面前”,为了完成陌生人的嘱托,年轻人不畏艰险。②年迈的流浪汉的关心:“他已经行动不便了。不过,他听说我要走这条路时,却让我为你捎来这个”,年迈的流浪汉行动不便,还托别人为古井带去种子,可见他对古井的关心。③古井的爱心:“它知道该如何让小苗紧紧地抓牢自己……汲取自己体内的营养”等可见古井对幼苗的爱心。④红树的爱:“无论外界如何喧嚣,红树总会微微低下头,轻轻对古井说着话”,可见红树对古井的爱。(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题思路】 找出围绕古井发生了哪些事,涉及哪些人,这些人与事对古井的春天的到来有什么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选文进行概括即可。
20.(1)【写作指导】 写好这篇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审清题意,明确内涵。这是一道半命题式作文,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贵”,这个词表明了文章的态度。“真”表明是真人、真事、真情感。解析关键词,我们就会发现对于“真”的解读直接影响我们对于半命题作文前面“    ”的解读。例如:表现真诚,那我们就可以填“友谊”“交往”等;表现认真,那我们就可以填“读书”“考试”等。这是一道鼓励学生吐露心声、抒写真情的半命题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看法。?
(二)精心选材,补全文题。一般来说,第一个涌入脑海的词语我们要抛弃掉,因为这容易和他人撞车。我们要尽可能选择别人想不到而自己又能驾驭的材料,补写文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补出自己熟悉的、感悟最深的、最容易写出新意的题目。
(三)要写有“我”之文。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真实地书写生活,真实地抒发情感,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悟从自我理解的角度抒写出来才能写出好文章。
【佳作展台】
考试贵在真
“你在抄什么呢,这么入神?”
“你没听课代表说吗?第三节课考试!”
“啊!你说什么?考试?哦,天啊!世界末日啦!”“哎呀完了,我一个字都没看呢!”“肚子里没有墨水,怎么写呀!”
瞧吧!班里没有一个人不开始惊慌失措,临时抱佛脚。
“丁零零……”一阵铃声中夹杂着一些“啊”“完了”之类的声音。随后,老师进来了,抱着一大堆试卷。
一会儿,一条“美丽”的弧线出现了!随之,又出现了一条!“南北半球”的人居然可以把纸团一抛一个准。
“干什么呢!不准传纸条!”小动作没能逃过老师的火眼金睛!
咦?张三低头在课桌底下翻着什么?啊!原来是在翻一本参考书!“天啊!好大胆呀!”我想。可是不久,随着一声斥责,课本被“俘虏”了。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考场终于安静了,静得连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得见。
忽然,老师下了一个“死令”:“交卷!”
“A君、B君和C君来下办公室!”老师又下达了一条命令!
不一会儿,他们从办公室回来了,个个像霜打了的茄子——蔫了!
随后,老师走进了教室:“这次考试不会计算分数,我们就把这次考试当成是一次道德考试,你们要知道考试作弊就是诚信缺失!是自欺欺人的做法!考试贵在真!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效。不仅考试贵在真,实际上‘万物贵其真’。无论是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做事,都贵在一个‘真’字。”
大家的眼睛都定定地望着老师,若有所思。
那次考试风波后,我们每次考试都认真对待,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在生活中,我们也都万事求真。
相信,未来的我们将生活在一个“真”的空间里!
【名师点评】 选材:作者从身边取材,选取了学生考试作弊这一素材。选材精当,能反映学生生活实际。立意:考试要求真!万事当求真!我们要塑造一个真的社会!立意切合题意,以老师的训诫点明中心,并在结尾强化。语言:通过对话来构建情节,塑造人物。同学们的投机取巧,老师的严肃都是通过对话展现的。
(2)【写作指导】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首先,要创造一个奇遇,在这个奇遇里,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鸟鱼虫的交谈、泉水山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
然后联系现实,现实中人和动物植物相处得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动植物们会给你说什么呢?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最后注意描绘场面,让自己的作文充满画面感。
【佳作展台】
一棵树的故事
一个周末,我去森林里玩儿,据说那里有原始次生林。
走了一段时间,我感觉太累了,就想找个地方休息。环视四周,不远处有一片树木,地面上有很多粗大的树桩,还有很多碗口粗的绿树。没多想,我就坐在树桩上,背靠着一棵树休息。
“喂,你好吗?”好像有人说话,我吓了一跳,站起来:“谁?谁在说话?”
只见我背靠的那棵树,枝条簌簌作响,仿佛在给我招手:“是我,是我在跟你说话啊!我心里苦啊,我想跟你说说话。”枝条轻抚着我,好像想让我靠近点。
“你知道吗?我出生在1998年6月7日,那天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摆脱了黑暗!‘嗨,你好呀,小家伙!’我循声望去,原来是草爷爷。‘草爷爷,你好。这是什么地方呀?’‘这是一片大森林,有好多好多的草,好多好多的树,有的还同你一样小呢!’爷爷和蔼地对我说。‘噢!’我恍然大悟。‘快看,快看,树苗苗。’我抬头望去,原来是一群鸟儿。他们叽叽喳喳地飞过我的头顶。我兴奋地向他们招手。‘宝贝,你终于出来了。’一棵大树和蔼地对我说。‘你是谁呀?’‘我是你的妈妈呀!我已经400多岁了。’我高兴极了,拍着手叫道:‘噢,噢,我有妈妈喽,我的妈妈400多岁喽!’……”
听到这里,我对那棵树说:“这不是挺好的吗?你为什么还说心里苦呢?”
“唉,好景不常在啊!这几年来,我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差。太阳成天被一层厚厚的云笼罩着,透不出一丝光来。我的妈妈——一棵400多岁的大树,她的体质在不断下降,还有草爷爷,他也快不行了。就连我出生时见到的那几只鸟儿,也已无影无踪了。最近,来了一种像你一样的两条腿的动物,他们拿着一种带锯齿的东西,用力地在别的树身上划几下,树也就死了。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听到这里,我的脸很烫,觉得人类很对不起这些树儿、鸟儿、草儿……
“果不其然,妈妈就在我20岁生日的前几天被人类残忍地砍死了。草爷爷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昔日美丽的大森林,现在只剩下我们这些小树了。就在此刻,人类正开着专门杀我们的机器过来了,下一个死去的可能就是我了,为什么?为什么我的妈妈能活400岁,而我却只能活20岁……”
我侧耳倾听,真的,远处是电锯的轰鸣……
【名师点评】 构思奇特:写自己偶遇一棵树,而且自己能够听懂树的语言和其进行交流,想象丰富。
立意深刻:通过小树之口,控诉人类乱砍滥伐、不知道保护环境的丑恶行为。
结尾蕴藉:结尾通过电锯的轰鸣,暗示了人类的乱砍滥罚仍在继续,富有警醒意义。
第六单元 综合能力检测卷
1.D A项,“帖”应读“tiē”。B项,“称”应读“chèn”。C项,“和”应读“hè”。
2
.
3.B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用于贬义,用在此句不合语境。A项,神通广大:形容本领极大,办法极多。C项,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D项,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4.【答案示例】 ①避免 不(每空1分)
②增加 增强
(每空1分)
【解题思路】 A句,滥用了否定词造成句子不合逻辑,应删去“不”或“避免”。B句,“增加”与“责任感”“正义感”搭配不当,应将其改成“增强”。
5.D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6.孙悟空 太白金星 太上老君(3分)
7.(1)【答案示例】 插上想象的翅膀,你我携手共成长(2分)
【解题思路】 拟写宣传语,一要围绕“放飞想象”的主题,二要注意富有感染力,可采用一定的修辞。
(2)【答案示例】 与美国、日本相比,中国科幻作家数量不多,长篇新书少,科幻文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分)
【解题思路】 比较统计图中的数据,并根据图中的提示性文字进行概括。
(3)【答案示例】 我们应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对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写作水平及扩展知识非常重要。(2分)
【解题思路】 分别仔细阅读三则材料,抓住关键语句,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8.(1)讲述 (2)使知道 (3)距离 (4)明辨(各1分)
9.(1)(我家)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里得到一个人。(2分。关键词:使)
(2)集市上没有老虎是很明显的事,但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好像真的有老虎了。(2分。关键词:市、明、成)
10.【答案示例】 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求实求真精神。(2分)魏王听信三人成虎,可以看出他缺乏主见,立场不坚定,缺乏智慧与清醒的头脑。(2分)
【解题思路】 对于传言,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这表明他对传言将信将疑,且有求实求真的精神。对于“三人言市有虎”,魏王“信之矣”,可以看出他听信传言,且缺乏主见。
【参考译文】 
  庞葱要陪魏太子到赵国的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说:“不相信。”
庞葱说:“有两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道:“我会将信将疑。”
庞葱说:“有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道:“我相信了。”庞葱说:“集市上没有老虎是很明显的事,但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好像真的有老虎了。现在邯郸离大梁,比王宫距离集市远多了,但是批评我的人超过三个。希望大王明辨啊。”
魏王道:“我自己会判断。”
于是庞葱辞别而去,(庞葱还在途中,)而诽谤他的话已先传到魏国。后来魏太子归国,庞葱果然没有再得到魏王的信任。
11.【答案示例】 因为他不知道这些鸟儿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要飞到什么地方去。他爱他们,他们却离开了。(2分)
【解题思路】 结合文中关键句,如“他再也忘不了这些美丽的鸟儿”“他不知道这些鸟儿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要飞到什么地方去”等分析小鸭的心理即可。
12.【答案示例】 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总结上文,开启下文)。(2分)内容上,点明他困苦和灾难的终止,写出随着春天来临,故事将由悲转喜。(2分)
【解题思路】 中间段落的作用一般有承上启下(过渡)、引起下文、拓展思路、丰富内涵等。根据第⑥段的具体内容和中间段落的基本作用回答即可。
13.【答案示例】 第①段写天鹅“他们发出一种奇异的叫声”,第②段写丑小鸭“发出一种响亮的、奇异的叫声”,暗示这是天鹅的叫声。(2分)第⑦段说“这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暗示了他由小鸭到天鹅的蜕变。(1分)
【解题思路】 从文中筛选出描写丑小鸭和天鹅特点的句子,从中找出相同点,比如两者的叫声一样,进行简要分析即可。
14.【答案示例】 ①交代时间,如第①段“美丽的太阳要落下去”,点明是傍晚时分;第⑥段“太阳又开始温暖地照着大地”,点明春回大地。②渲染气氛,如第⑥段“太阳又开始温暖地照着大地”渲染了春天来临的喜悦气氛。③具有象征意义,“太阳”在文中象征光明。(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解题思路】 根据段落的具体内容,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进行多角度思考,如这两处对太阳的描写都点明了时间。
15.【答案示例】 写古井经年累月生活在冬天里,与下文写古井的春天,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爱的主题;(2分)也为下文写流浪汉为帮助古井而托人带来红色种子做铺垫。(2分)
【解题思路】 解答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冬天与春天进行对比,突出文章的主旨;二是推动情节发展,正是因为古井一直生活在冬天里,所以流浪汉为了帮助它而托人带来种子。
16.【答案示例】 流浪汉。(1分)年迈的流浪汉在古井的身边度过了整个冬天,曾和它聊起过春天。(2分)
【解题思路】 先找出“哦,我知道他是谁了”一句在文中的位置,然后从这句话前后的内容中查找答案。
17.【答案示例】 不矛盾。(1分)“如此地紧张”写出古井对幼苗的关心和爱,担心幼苗掉入水中或被风刮跑。“淡淡的欢喜”是写古井看到幼苗飞速生长后很欣慰。两者都是古井对幼苗付出爱心后的真实心理写照,并不矛盾。(2分)
【解题思路】 联系上下文,分析古井“如此地紧张”“满怀淡淡的欢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组织答案即可。
18.【答案示例】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红色树木比作“燃烧的火焰”“高擎着的巨大火炬”,(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色树木的美丽外形和蓬勃生机。(2分)
【解题思路】 由“像燃烧的火焰”等可判断出句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再根据比喻修辞的作用与句子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19.【答案示例】 ①年轻人的责任心:“凶猛的荆棘划破了年轻人的手,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全力站在古井的面前”,为了完成陌生人的嘱托,年轻人不畏艰险。②年迈的流浪汉的关心:“他已经行动不便了。不过,他听说我要走这条路时,却让我为你捎来这个”,年迈的流浪汉行动不便,还托别人为古井带去种子,可见他对古井的关心。③古井的爱心:“它知道该如何让小苗紧紧地抓牢自己……汲取自己体内的营养”等可见古井对幼苗的爱心。④红树的爱:“无论外界如何喧嚣,红树总会微微低下头,轻轻对古井说着话”,可见红树对古井的爱。(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题思路】 找出围绕古井发生了哪些事,涉及哪些人,这些人与事对古井的春天的到来有什么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选文进行概括即可。
20.(1)【写作指导】 写好这篇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审清题意,明确内涵。这是一道半命题式作文,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贵”,这个词表明了文章的态度。“真”表明是真人、真事、真情感。解析关键词,我们就会发现对于“真”的解读直接影响我们对于半命题作文前面“    ”的解读。例如:表现真诚,那我们就可以填“友谊”“交往”等;表现认真,那我们就可以填“读书”“考试”等。这是一道鼓励学生吐露心声、抒写真情的半命题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看法。?
(二)精心选材,补全文题。一般来说,第一个涌入脑海的词语我们要抛弃掉,因为这容易和他人撞车。我们要尽可能选择别人想不到而自己又能驾驭的材料,补写文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补出自己熟悉的、感悟最深的、最容易写出新意的题目。
(三)要写有“我”之文。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真实地书写生活,真实地抒发情感,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悟从自我理解的角度抒写出来才能写出好文章。
【佳作展台】
考试贵在真
“你在抄什么呢,这么入神?”
“你没听课代表说吗?第三节课考试!”
“啊!你说什么?考试?哦,天啊!世界末日啦!”“哎呀完了,我一个字都没看呢!”“肚子里没有墨水,怎么写呀!”
瞧吧!班里没有一个人不开始惊慌失措,临时抱佛脚。
“丁零零……”一阵铃声中夹杂着一些“啊”“完了”之类的声音。随后,老师进来了,抱着一大堆试卷。
一会儿,一条“美丽”的弧线出现了!随之,又出现了一条!“南北半球”的人居然可以把纸团一抛一个准。
“干什么呢!不准传纸条!”小动作没能逃过老师的火眼金睛!
咦?张三低头在课桌底下翻着什么?啊!原来是在翻一本参考书!“天啊!好大胆呀!”我想。可是不久,随着一声斥责,课本被“俘虏”了。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考场终于安静了,静得连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得见。
忽然,老师下了一个“死令”:“交卷!”
“A君、B君和C君来下办公室!”老师又下达了一条命令!
不一会儿,他们从办公室回来了,个个像霜打了的茄子——蔫了!
随后,老师走进了教室:“这次考试不会计算分数,我们就把这次考试当成是一次道德考试,你们要知道考试作弊就是诚信缺失!是自欺欺人的做法!考试贵在真!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效。不仅考试贵在真,实际上‘万物贵其真’。无论是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做事,都贵在一个‘真’字。”
大家的眼睛都定定地望着老师,若有所思。
那次考试风波后,我们每次考试都认真对待,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在生活中,我们也都万事求真。
相信,未来的我们将生活在一个“真”的空间里!
【名师点评】 选材:作者从身边取材,选取了学生考试作弊这一素材。选材精当,能反映学生生活实际。立意:考试要求真!万事当求真!我们要塑造一个真的社会!立意切合题意,以老师的训诫点明中心,并在结尾强化。语言:通过对话来构建情节,塑造人物。同学们的投机取巧,老师的严肃都是通过对话展现的。
(2)【写作指导】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首先,要创造一个奇遇,在这个奇遇里,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鸟鱼虫的交谈、泉水山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
然后联系现实,现实中人和动物植物相处得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动植物们会给你说什么呢?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最后注意描绘场面,让自己的作文充满画面感。
【佳作展台】
一棵树的故事
一个周末,我去森林里玩儿,据说那里有原始次生林。
走了一段时间,我感觉太累了,就想找个地方休息。环视四周,不远处有一片树木,地面上有很多粗大的树桩,还有很多碗口粗的绿树。没多想,我就坐在树桩上,背靠着一棵树休息。
“喂,你好吗?”好像有人说话,我吓了一跳,站起来:“谁?谁在说话?”
只见我背靠的那棵树,枝条簌簌作响,仿佛在给我招手:“是我,是我在跟你说话啊!我心里苦啊,我想跟你说说话。”枝条轻抚着我,好像想让我靠近点。
“你知道吗?我出生在1998年6月7日,那天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摆脱了黑暗!‘嗨,你好呀,小家伙!’我循声望去,原来是草爷爷。‘草爷爷,你好。这是什么地方呀?’‘这是一片大森林,有好多好多的草,好多好多的树,有的还同你一样小呢!’爷爷和蔼地对我说。‘噢!’我恍然大悟。‘快看,快看,树苗苗。’我抬头望去,原来是一群鸟儿。他们叽叽喳喳地飞过我的头顶。我兴奋地向他们招手。‘宝贝,你终于出来了。’一棵大树和蔼地对我说。‘你是谁呀?’‘我是你的妈妈呀!我已经400多岁了。’我高兴极了,拍着手叫道:‘噢,噢,我有妈妈喽,我的妈妈400多岁喽!’……”
听到这里,我对那棵树说:“这不是挺好的吗?你为什么还说心里苦呢?”
“唉,好景不常在啊!这几年来,我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差。太阳成天被一层厚厚的云笼罩着,透不出一丝光来。我的妈妈——一棵400多岁的大树,她的体质在不断下降,还有草爷爷,他也快不行了。就连我出生时见到的那几只鸟儿,也已无影无踪了。最近,来了一种像你一样的两条腿的动物,他们拿着一种带锯齿的东西,用力地在别的树身上划几下,树也就死了。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听到这里,我的脸很烫,觉得人类很对不起这些树儿、鸟儿、草儿……
“果不其然,妈妈就在我20岁生日的前几天被人类残忍地砍死了。草爷爷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昔日美丽的大森林,现在只剩下我们这些小树了。就在此刻,人类正开着专门杀我们的机器过来了,下一个死去的可能就是我了,为什么?为什么我的妈妈能活400岁,而我却只能活20岁……”
我侧耳倾听,真的,远处是电锯的轰鸣……
【名师点评】 构思奇特:写自己偶遇一棵树,而且自己能够听懂树的语言和其进行交流,想象丰富。
立意深刻:通过小树之口,控诉人类乱砍滥伐、不知道保护环境的丑恶行为。
结尾蕴藉:结尾通过电锯的轰鸣,暗示了人类的乱砍滥罚仍在继续,富有警醒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