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回顾:
1、人体对付病原体的2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______、黏膜等的_____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___
__和
_物质;
2.
皮肤
屏障
吞噬细胞
杀菌
溶菌酶破坏细菌的______,从而杀死细菌。
细胞壁
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等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作抗原。
抗体
抗原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
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
清除;或促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清除抗原,或使抗原失去致病性
病原体
(抗原A)
抗体A
刺激
结合
淋巴细胞
产生
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第三道防线的组成: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抵抗抗原(病原体等异物)。
免疫的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免疫)
来源:是人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特点: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专一性)
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来源:人类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特点:是先天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
人体抵御病原体侵害的防线
狭义上: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和有害物质的抵抗力。
二、免疫的意义
广义上:是生物有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生物有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也就是机体对异物的识别、排除或消灭等一系列过程,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思考
1.人类在许许多多病菌、病毒存在的环境中为什么能健康地生活?
2、人体内的细胞在不断衰老、死亡,又不断产生新的细胞,为什么人体内不觉得新细胞过剩或死细胞堆积呢?
3、为什么老年人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人肿瘤发病率较高?
免疫的功能
抵抗抗原的入侵,防止疾病的产生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是不是免疫功能越强大越好?
过
敏
原
刺
激
机
体
抗
体
产
生
某
些
细
胞
吸
附
释放物质
(组织胺等)
再次刺激
导致免
疫反应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
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皮肤过敏反应
(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
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消化道过敏反应(食物过敏性胃肠炎)
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免疫系统过于灵敏、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________当作__________进行攻击。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心脏病
自身物质
外来异物
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
用免疫抑制剂提高移植的成活率
一、看谁选得对
1、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粘膜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B、唾液中溶菌酶溶解病菌
C、呼吸道粘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D、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会患天花
(
D
)
2、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A、吞噬细胞
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
C、皮肤和黏膜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
C
)
3、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
)。
A、病原体
B、病毒
C、抗原
D、病菌
4、下列免疫活动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细菌杀死
B、白细胞吞噬病菌
C、溶菌酶杀死细菌
D、抗体抵抗天花病毒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的是(
)。
A、皮肤的角质有助于防止病菌侵入人体
B、消化道黏膜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C、血液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
D、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黏附细菌形成痰排出体外
C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