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6-08 10:1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正在进行的“西气东送”工程是将新疆的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  )
A.
东北地区
B.
青藏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长江中下游地区
2.针对图中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  )
A.
跨流域调水
B.
修建水库
C.
生产纯净水
D.
治理水污染
3.下列事实能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体现我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是(  )
A.
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B.
派团参加世博会
C.
国家领导人出访非洲
D.
派中国救援队飞赴海地抢险救灾
4.我国“十一五”计划已基本完成,在此期间,我国的四大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于南水北调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珠江水引入华北、西北地区
B.
改善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C.
会严重影响南方地区居民的用水
D.
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5.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2020年碳排放量下降40-45%。为了实现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承诺,我们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下列能源中的(  )
A.
石油
B.
太阳能
C.
天然气
D.
煤炭
6.1
100名科学家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勾画出了这样一幅景象:30年后,地球上70%的自然环境将遭到破坏,许多物种灭绝,一半以上的国家严重缺水,而可怜的地球还要养活20亿的新增人口。30年后地球上70%的自然环境将遭到严重破坏,请你猜测一下,将会遭到破坏的环境包括以下哪些(  )
①温室效应,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②板块运动异常,地震、火山、海啸频繁
③森林资源进一步受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④过度开采,各类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面临枯竭问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第一位的任务是(  )
A.
提高粮食总产量
B.
调整产业结构
C.
发展
D.
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
8.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西部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A.
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
草场超载,草质下降
C.
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D.
土地价格过低
9.对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我们中学生能够做到的是(  )
①随手关灯关水
②出行少坐私家车,多坐公交车或步行
③纸张双面打印
④垃圾分类回收,废旧电池单独集中回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下列不属于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是(  )
A.
人口
B.
资源
C.
环境
D.
教育
11.“神舟十号”无人航天飞船顺利发射升空,这说明(  )
A.
中国已成为发达国家
B.
中国已经全面超过发达国家
C.
中国在一些领域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某些发达国家
D.
中国工业已超过发达国家,但农业还很落后
12.我国领海范围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的距离(  )
A.
12千米
B.
12海里
C.
120海里
D.
200千米
13.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新疆喀什为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深圳、珠海特区相比,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有(  )
A.
工农业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B.
位于西北边陲,利于和中亚国家贸易往来
C.
劳动力充足,科技力量雄厚
D.
毗邻海洋,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14.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开发活动正确的是(  )
①海水淡化
②石油开发
③煤炭开发
④珊瑚礁开发
⑤旅游观光
⑥海水养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⑤⑥
15.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  )
①我国平等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交往 ②促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③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技术进步 ④更好地保护民族工业不受国际竞争的冲击
A.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6.下列属于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的是(  )
①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②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③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
④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7.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居世界之首,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东部与西部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①资金不足
②地形地势复杂
③自然资源不足
④技术人才匮乏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18.下列哪个方面不能说明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A.
钢铁、汽车等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B.
粮食产量居世界首位
C.
人口总量居世界第一
D.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1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是地球村的一员,中国离不开世界
B.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不能没有中国
C.
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D.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之后,再来治理环境污染也不迟
20.我国一贯主张南海问题由南海有关国家共同协商解决,下列国家不濒临南海的是(  )
A.
印度
B.
菲律宾
C.
越南
D.
马来西亚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结合七、八年级学过的地理内容,谈一谈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我们这一代人所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22.把下面内容的代号,填入图中恰当的方框内,完善框图。
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砍伐森林,开垦草原
③粮食短缺
④贫困
⑤土地荒漠化
⑥自然灾害频繁
23.你是否具备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废弃物、保护环境的意识。请自测。
(1)你们家平常可以减少哪些物品的使用量?
(2)重复使用哪些物品?
(3)“抵制”哪些物品?
(4)回收哪些废弃物?
24.当前我国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请举出几例。
25.读材料,谈启示。
材料1:日本是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上最高收入国家之一,但是日本国民的节约观念根深蒂固,比如:各公司、实验室所用纸张大都使用再生纸,两面复印,白色好纸只在正式投稿和发文件时才能使用;坐地铁的车票要回收起来,制成洗手间的卫生纸等等。有人问一位博士生:“你们日本已经很发达了,还那么节省干什么?”他答:“哎呀,你不知道,我们日本除了人,什么都没有。”
材料2:据报道:一次性筷子一年“吃”掉的木材,相当于我国全年林木消耗总量的18%,曾有全国人大代表呼吁,要限制生产、使用,并且立法禁止出口一次性筷子,保护我们的森林资源。目前我国有近千家企业生产木制筷子,年消耗林木资源约500万立方米,约占年林木消耗总量的18%。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为65%,是我国的5倍,但却明令禁止用本国的林木加工一次性筷子,其用量的97%依靠进口,每年从中国进口200多亿双,占进口总量的99%。我国仅为向日本出口筷子每年就须砍掉250万棵大树。
根据以上材料,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西气东输工程将铺设两条直径1.5米的主干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2.【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漫画反映了水污染问题;针对该问题,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治理水污染。
3.【答案】D
【解析】参与世界各地的维和行动,以及救援队飞赴海地抢险救灾,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
4.【答案】D
【解析】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5.【答案】B
【解析】为了实现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承诺,我们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6.【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得知:30年后,地球上70%的自然环境将遭到破坏,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工厂和机动车辆的增加会使得全球的温室效应更加明显;过渡的开采使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受到进一步的破坏和资源枯竭。
7.【答案】C
【解析】我国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发展是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第一位的任务。
8.【答案】D
【解析】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如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草场超载,草质下降;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等。
9.【答案】A
【解析】①随手关灯关水;②出行少坐私家车,多坐公交车或步行;③纸张双面打印;④垃圾分类回收,废旧电池单独集中回收;都是我们中学生能够做到的保护环境的措施。
10.【答案】D
【解析】当今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粮食短缺,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是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环境污染。
11.【答案】C
【解析】“神舟十号”无人航天飞船顺利发射升空,这说明中国在一些领域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某些发达国家。
12.【答案】B
【解析】我国领海范围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的距离为12海里。
13.【答案】B
【解析】喀什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邻国较多,有利于和中亚国家开展对外贸易,但属于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
14.【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在开发的基础上保护海洋,保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保护海洋环境的意义所在。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包括对海洋生物的开发利用;海水淡化;从海水中提取氯、钠及盐等化学资源;深海锰结核的试采;海底油气田的开发;利用潮汐等动力资源发电等。
15.【答案】C
【解析】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经济的一个重大事件,它能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平等的贸易交往,而且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技术进步。
16.【答案】A
【解析】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等;故①③④正确。
17.【答案】A
【解析】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资金、技术不足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发展经济,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18.【答案】C
【解析】钢铁、汽车等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粮食产量居世界首位、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说明了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而人口数量庞大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19.【答案】D
【解析】我国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们绝不能等到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之后,再回过头来治理环境污染。
20.【答案】A
【解析】中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都濒临南海,而印度濒临印度洋。
21.【答案】国际地位:①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核心大国之一;②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的统一。
【解析】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绝对是不能轻视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作用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长,对外经济交往和国际贸易发展迅猛,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战略军事实力也不断增强,现代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大大增强。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核心大国之一。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现行的内外政策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这一切使得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维护世界和平是邓小平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工作确立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中国的壮大是世界维护和平力量的壮大。
22.【答案】
【解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但农业生产十分落后,人们生活贫困,粮食短缺,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过度放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引发了各种自然灾害,从而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23.【答案】(1)平时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
(2)重复使用水资源(一水多用:洗米水可以浇花);
(3)抵制使用一次性筷子;
(4)废弃电池、废弃塑料、玻璃瓶可回收利用
【解析】环境和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保障,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等所带来的严重破坏,保护资源和环境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并日益被人们所关注,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4.【答案】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解析】我国经济虽发展迅速,但人口众多,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地关系不够和谐,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25.【答案】为了我们的未来,要落实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解析】上述材料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深思: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但日本的节约意识很强;而我们中国人的节约意识相比而言,却差得多;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为了我们的未来,要落实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