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稼先-讲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 邓稼先-讲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8 20:3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邓稼先
杨振宁
导入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民饱受欺凌,经过奋起抗争,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这是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胜利!他们傲骨铮铮,挺起了民族的脊梁。这些划时代的“巨星”光耀中外。但有一颗“巨星”,也许是被“两弹”的蘑菇云遮没了光辉,也许是“一星”的光亮过于璀璨,反而鲜为人知,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杨振宁走近邓稼先,认识邓稼先。(板书:邓稼先,杨振宁)
学习目标
目标是我们学习的灯塔,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读大屏幕上的学习目标。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细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3、感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检查预习
在此之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谁能来展示一下你的预习成果?
这位同学手举得最快,你来。资料搜集得真全面,看来课下做足了准备。请坐。
现在请同学们来看这节课的生字词,谁能自告奋勇起来读一下?
这位同学露出了自信的微笑,你来。嗯,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但有一个字音读错了,大家听出来了吗?
对,殷(yan)红读成了殷(yin)红,这是一个多音字,有三个不同的读音,同学们课下查查字典并积累下来。
学习过程
接下来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读完之后概括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什么?
同学们都读完了,谁能来说一说。手举得最高的这位同学。
概括的既准确又简练。本文就是写了作者与邓稼先生平交往的几件事来歌颂邓稼先的奉献精神。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本文主要写了六个部分,那老师有一个疑问了,作者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呢?
对。“时代呼唤邓稼先这样的人,需要邓稼先这样的精神”,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民族的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那邓稼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伟人。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找一找让你感动的事例,圈点勾画出来,并试着分析是什么触动了你的心弦,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同学们讨论的都兴高采烈。1小组代表跃跃欲试,你先来说。他参与研制原子弹,但守口如瓶,表现出他做事谨慎认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他能说服工宣队,表现出他无私、朴实、可信的人格魅力。
3组代表不甘示弱,你来说。嗯,邓稼先力破谣言,证实在中国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中,除了得到苏联极少“援助”之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这表现了一名有着极高爱国热情的科学家的坦荡胸怀、诚实态度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5组代表后来居上。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从侧面描述邓稼先工作环境之恶、艰苦,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战役,突出了他极高的工作热情和坚韧执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引用五四时期的《中国男儿歌》,赞颂了邓稼先就是只手撑天空的响当当的中国男儿。
这几个小组分析的真精彩,对文章理解的非常透彻。大家给他们鼓鼓掌。
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了,作者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呢?
2组代表迫不及待了,你说。嗯,通过这样的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忠厚平实、真实坦白的性格品质和纯正无私的奉献精神。他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分析的真准确,语言也很流畅。请坐。
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
班长来说。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
拓展延伸
如果你让为邓稼先写一段墓志铭,你会怎么写呢?请同学们试着写下来,一会儿找同学来说一说。
刚才这几位同学说的都非常精彩,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其他同学也能积极参与到我们的探究活动中来,勇于分享你们的想法和观点。
总结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这句邓稼先临终前的遗言,今天依旧响彻在我们的耳畔。邓稼先,用他的朴实的语言和满腔的热血,诠释了一个大写的中国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一颗热情澎湃的中国心。邓稼先,用他忠厚纯正的品质,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精神铸就荡气回肠的中国魂,让我们踏着这位名人的足迹,去开拓、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
作业
这节课上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课下请同学们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下课,同学们再见!
板书
邓稼先
杨振宁

核武器

奇丈夫

民族魂